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的国防教育不应限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还应渗透到其他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中国古典文学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值得当代青年人学习和继承。教师可在教学中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学生传递其思想精髓,发挥其国防教育功能,把古典文学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渗透到高校青年学生的灵魂深处。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迫在眉睫.结合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应将爱国主义教育点滴渗透到教学中,使爱国主义思想和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课外的独立阅读和自由讨论中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作为古典文学中最为精华的古典诗词,对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对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对于开拓视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古典诗词的教学,并在教学中注意下  相似文献   

4.
<正>江西省文艺学会古典文学专业委员会,江西省高等学校古典文学研究会一九九五年年会以文天祥爱国思想及其创作为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对赣文化研究,古典文学研究与教学等议题作了分析探讨。 一、文天祥研究:1995年是文天祥赣州起兵抗元(1275年)720周年,又值抗战胜利50周年,因之,深入研究文天祥的思想与创作,追溯华夏儿女爱国传统的历史渊源、历史发展意义深远。代表们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作了发掘: 1、以文天祥为标帜探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文化特征及其在古典文学中的表现。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爱国传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爱国志士,他们崇高的爱国思想、伟大的爱国主义文学作品是我国人民的精神长城,激励鼓舞着炎黄子孙奋发向上、拼搏进取。无数革命先烈、有志之士正是吟唱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壮志饥誓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壮丽诗句而走向战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因此,“修我精神长城”,弘扬光大这一人类珍贵文化遗产,不仅于振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十分必要,而且唯其如此,才能加强古典文学研究教学的深度力度,发挥体现它在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中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2、文天祥“气节观”的形成及内涵表现。文天祥是中华气节之上的杰出代?  相似文献   

5.
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作为古典文学中最为精华的古典诗词,对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对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对于开拓视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古典诗词的教学,并在教学中注意下面几个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主体部分的道德精神,在古典文学著作里体现得尤为突出,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笔者主要抽取了古典文学著作里体现的3种主要的道德精神———整体为上、自强不息和诚实守信来阐述古典文学著作里蕴涵的道德精神及其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提出在高校古典文学教学中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首要渠道和有力措施。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从小就逐步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的需要。在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是思想教育的主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突出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考试》2008,(6)
爱国主义教育并非政治课中对学生进德育教育的专利,爱国主义教育同样可以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入选的一些文质兼美的古诗文蕴含着爱国主义精神,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材料。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应责无旁贷。语文  相似文献   

9.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政治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政治课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几年来,我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主体部分的道德精神,在古典文学著作里体现得尤为突出,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笔者主要抽取了古典文学著作里体现的3种主要的道德精神--整体为上、自强不息和诚实守信来阐述古典文学著作里蕴涵的道德精神及其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提出在高校古典文学教学中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古今中外历来都把爱国主义视为凝聚民族精神、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最鲜艳的旗帜。挖掘化学学科中蕴藏的爱国主义因素,把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和学科爱国主义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将民族精神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是素质教育对化学  相似文献   

12.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美术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在美术教学中,努力挖掘德育内容,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则会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前,古典文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問題——如何正确理解古典文学作品的人民性、爱国主义和現实主义。这一問題相当复杂,需要大家好好研究。赵北柯同志在这方面提出了他的看法和经验。希望教师同志們也来参加研究,写出文章,寄給我們。  相似文献   

14.
古典文学作品是古代文学宝库中的宝藏,学习古典文学能让学生拓展视野、陶冶性情。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学习古典文学能让学生了解历史风貌,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促使学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然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文学的教学却存在模式化的问题,教师一般都会引导学生先解决字词问题,然后理解作品的内容,总结其中的内涵。这样的学习模式过于呆板,将古典文学教学推入了误区,同时也无法体现出时代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在曲折和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作为古典文学所表现的主题之一:爱国主义,可谓日月高悬,激发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毅然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推动了古典文学的发展。最早体现爱国思想的是《左传》。弦高遇秦兵侵郑,机智地以犒师为名,因而保全了郑国。吴师入郢,昭王奔随。申包胥如秦乞师,七日夜哭不绝声,勺饮不入口。秦竟出兵,败而复楚。作者记载这些动人的历史事件,充分地表现了爱国精神的客观性,也是有意表扬他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屈原是楚国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离骚》,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打开古典文学作品,爱国主义思想随处可见,它是贯穿古典文学的一条红线,不论时代怎样发展,这种思想永不衰退,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去为国奔走,为国分忧。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爱国主义精神具体表现为忧国忧民思想,这种忧国忧民思想在不同的背景下,又产生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当国家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时局平稳时,文人们表现出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心态,他们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希望在政治上施展才华,干一番为国为民的大事业。这些文人们大多有宏伟的抱负,远大的理想,他们生当盛世,强大…  相似文献   

17.
职高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王剑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职高物理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在教学中选好结合点,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疑会振奋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实现物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有以下一些基本途...  相似文献   

18.
乔德胜 《考试周刊》2008,(48):169-170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美术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在美术教学中,努力挖掘德育内容,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会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的整个语文教学中,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古典文学都被选入了教材,走进了课堂。如何运用这些古典文章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我们语文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也是历代教育家们提倡的“传道”精神的体现。一、运用古典文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代炎黄子孙,不爱自己的母亲,不爱自己的祖国,不爱自己的古典文化,那么,我们怎么会认为我们身上有龙的血脉,我们怎么配作龙的传人,我们怎么会称是一个中国地地道道的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其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目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它表现为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和高度的爱国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我们培养的是跨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斑人。他们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去承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重任,需要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其中,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最基本的。通过中国历史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激发昂扬、异彩纷呈的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优势独具的生动教材。中国近代史教学,理应在日益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着力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