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与精神命脉,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课程。因此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定位要准确。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存在融入目标淡化、融入评价失当、融入内容不足和融入方式固化等问题。研究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的策略主要有: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目标,改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评价,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内容,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
《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绝大多数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见微知著,使学生通过学习思想品德知识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此,本文基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分析,略谈《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并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散发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绝大多数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见微知著,使学生通过学习思想品德知识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此,本文基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分析,略谈《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并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散发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人民不断传承与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有效地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结合文本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内化、传承和发展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 法治教学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对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高道德 与法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芳芳 《教师》2023,(24):9-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需要一代代人传承和弘扬下去,如何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近些年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立德树人的目标高度耦合。文章主要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必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路径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更有利于优化该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该课程教学资源,增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儿童核心素养的作用,践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有机融合的实现,需要解决好教材容量的有限性与文化的丰富性、儿童认知的初级性与文化的成人性、社会发展的现代性与文化的传统性这三大难点。因此,在内容选择上,要构建内容体系,厘定文化选择范围,并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社会的现代性需求筛选文化内容;在内容编排上,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各个主题,融入儿童的生活实际及现代化要素之中。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李春燕同志以"延续文化血脉"教学内容为例,从教学背景、理念方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设计说课稿。该课内容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系统化,也是对后续学习的文化引领。道德需要文化引领,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人格塑造与价值引领的教化育人功能,道德与法治教师更是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历史使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李春燕同志的文章,就是人以文化、以文化人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88):99-100
初中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教材各个板块都设计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德育课程,须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诵读、解读、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其魅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学生的心灵,从而深化学生文化认同,坚定学生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点是:彰显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意识教育的启蒙。在推广使用的部编教材中,巧妙加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涵,使儿童的道德品质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滋养,获得道德情操与法治意识的熏陶。  相似文献   

11.
孙尤建 《教育》2022,(8):71-73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而承担这项任务的专属科目就是道德与法治.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是其核心教学目标.基于此,小学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本文将针对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论述,提出几点浅薄的建议,以供广大道德与法治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瑰宝,作 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 发扬光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很有必要渗透中华民族 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初中生更好地建立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本文论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文化的重要性,力求为我国道德与法治教学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13.
陈乐 《新教师》2022,(4):60-6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我国灿烂的历史, 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可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力, 巧妙利用其丰富多样、富有哲理的教育价值, 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的心里, 赋予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丰盈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何培华 《学苑教育》2023,(5):52-53+56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而怎样在学生的幼小心灵中从小就植入爱国主义的情怀,渗入好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充分利用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地域特色文化教育融入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促进青少年更意愿去接受、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精髓,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章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大背景下,思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的有效策略,更好地突出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思政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理解、思考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从而拓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本论文着重于研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佛山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及日常教学的重要资源,这比纯粹的教化更加具有育人性和实效性。本文通过探讨筛选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内容、目标相适应的佛山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探索佛山市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意义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不失为教育教学的积极尝试。周红梅同志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凸显政治学科德育价值、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中,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的意义,以建立学科自信、提升教学品位;在变革课程内容、学习方法、校本课程中拓宽融入路径,以全方位、多角度地丰富教学内容、突破学科壁垒;从因课制宜、连贯性与系统化思维、时代性、创新性原则入手,以细化融入要求,准确把握原则方向。党中央将教育的根本任务设定为立德树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肩负重要时代使命,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累、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实现良好道德素养及人格修养的进阶提升。  相似文献   

18.
史俊丽 《上海教育》2023,(S1):86-87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包含很多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一年级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书法文化为切入点,丰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素材,为学生创设新年节日氛围,潜移默化地进行美育。  相似文献   

19.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教育中,并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和语文等课程教材。这为基础教育尤其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在课堂渗透传统文化又大大提升了课堂意蕴。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  相似文献   

20.
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价值理念之一是立人。人之所以为人,其本质在于具有人性,即道德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性,如自强不息、孝亲敬长、尊重他人等,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文化基因,涉及与自己、他人、社会、国家及人类文明的生命关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传承文化精神、立德树人之有效途径,可通过品诗词之韵、悟典故之情、思人物之运等策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实现形神俱佳之韵、内外兼修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