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并强调了人文精神对各个学科的渗透,而教育恰恰是人文精神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追求文学教育的真善美,积极构建和谐语文课堂,是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主要方向之一。针对目前在文学教育中存在的追求假大空的现象,本文对如何追求文学教育的真善美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真善美的追求:理科素质教育的价值回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出发,分析什么是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指出传统理科教育中过分追求固定知识而忽视真善美的统一的科学教育模式的局限,进一步阐述了理科素质教育中真善美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3.
真善美是陶行知执着追求的德育目标,也是当前我们所提倡的生命教育的关注点之一。二者的共通之处在于都体现了对人性的关怀,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陶行知德育思想中所包涵的生命教育思想对我国受功利追求影响和科学主义的桎梏的现代教育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艺术乃至哲学、宗教都在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在追求真善美的境界上与上述领域的人士有着非常近似的状态。班主任工作有科学属性:教育方针、教育理论、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知识素质基础;有哲学属性:教育思想和理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威望基础;也  相似文献   

5.
黄婧 《新疆教育》2012,(15):153-154
“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真和善的。”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和音乐特殊的表达方式,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永远追求真善美、有着良好素质的人。中学音乐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首先是对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审美教育就是真善美的教育。《歌德谈话录》是歌德畅谈审美与人生的“审美教育谈话录”。奋发向上、永不停息地追求真善美,是歌德对青年诗人的忠告,也是每一个现代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温婷 《中国德育》2008,(2):17-19
幸福是个体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所获得的一种体验。人获得幸福体验最有效的途径是教育。幸福教育可视为在知识上科学“求真”、在品德上积极“扬善”,两者完美统一,最终达到“唯美”境界的教育。只有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幸福教育才能使受教育者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佳 《职教通讯》2023,(12):61-66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高素质”培养的根本途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教育观念有待更新、教育合力有待提升、教育路径有待完善等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根植本真,健全思政教学体系;追求至善,探索协同育人路径;崇尚大美,培育全面发展新人,以期推动技术技能人才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潘永辉  梁燕玲 《文教资料》2008,(18):107-108
以德治班是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性基础性原则.以德治班的教育原则,可以界定为"以诚为本,爱字在心,严字当头".真善美是统一的,所以以德治班同时也意味着以真治班、以美治班.以德治班、以真治班、以美治班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就是借助于真善美辩证关系引导学生追求宇宙人生之善、宇宙人生之真、宇宙人生之美的一条基本教育原则.真善美的统一,必然会造就出高素质的个体和集体.而把以德治班作为主导,和谐地融会进以真治班、以美治班,就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最高明的教育管理艺术.真善美和谐统一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真善美的属性表达,在内容向度上表现为真理性,在目的向度上表现为合德性,在精神向度上表现为审美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真善美的三种价值尺度,蕴含了真善美的统一规律和价值追求,其逻辑起点在于人的价值内化与外化,生成机理包含"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的双向转换,客观基础是人的实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真善美的统一,达到普遍性和特殊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设计思想作为一种设计的理念、思维方式、方法和技术,具有问题性、目标性、系统性和体验性。设计思想从顶层设计进入政治领域,对思政教育而言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设计思想创新运用于高职思政教育,是高职思政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有助于发挥设计思想的特点和作用,调动高职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积极主动性,提高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助力高职学生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思政课”理念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大思政课”理念的实质,是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影视教育是一种融合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实践教育,具有感性价值、参与价值和导向价值,能够充分体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理念,具有特殊的教育优势。当前,中小学影视教育因其特殊形式较难融入学校教育体系,加之缺乏影视教育师资力量及影视教育模式单一,导致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无法充分发挥。总结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的影视教育实践,可以通过跨学科融合开设微电影校本课程、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并积极借助专业影视团队力量、举办微电影节且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的方式,充分发挥影视艺术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也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终极的价值追求。学校教育的价值导向在于培养学生对人生与理想的自觉意识,建立他们作为未来社会公民所必需的道德责任感与价值观,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寓艺术教育于丰富的校园文化中,弘扬传统文化,坚持科学与艺术相融合,打造综合艺术课程是实施艺术教育、培养学生气质、重构校园生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灵魂.高等教育的本质决定大学必须具有追求真善美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本文探讨了大学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的实施途径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正>这位中学思政教师的课追求"抬头率",更追求"走心率"。思政课是教莘莘学子学做人的学科,是塑造学生生命和灵魂的课程,关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要用一辈子上好一门思政课,上得有意思、有力量,当好学生的引路人。这是我27年从事中学思政课教学的基本信念,也是我的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原则。身正为范,点亮每个学生的爱国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思政课的重要内容。那么,思政课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热爱脚下  相似文献   

16.
高校人文科学教育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工作的价值追求。高等学校管理要研究人教育、科学教育,努力实施“完人教育”,培养具有真善美相统一的“完人”。  相似文献   

17.
闫颖 《教书育人》2002,(10):10-11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而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作为塑造人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是“美”的,那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核心的课堂教学则更应该努力追求美的境界。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自觉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的审美理想,不断提高其审美能力和积极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还要塑造美的心灵,从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对语文教学的美学思考也正日益受到教师的关注,从审美的角度来把握语文教学活动,实现…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取向,应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教育的原则进行。生命教育必须坚持生存价值与生活意义、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三者相互统一协调的原则,借鉴国内外经验,开展学术交流,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和生命教育研究,可以促进生命个体真善美的自我追求,使学生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个性鲜明、掌握创造智慧的个体。  相似文献   

19.
真善美是人类社会的本质,更是艺术的本质,是艺术教育的审美底线。在艺术教学中离不开真善美这一基本意识形态。”善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统一的意义所在,也是艺术创作所追求真善美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前,剧本杀以独特的沉浸式体验备受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追捧。在此形势下,“红色剧本杀”将红色教育和剧本杀相结合,将内容与形式有机融合,深刻诠释“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理念,创新思政教育路径。将“红色剧本杀”融入思政教育,利用沉浸式的游戏体验营造思政教育独特的情景空间,将思政教育内容传递形式优化升级,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为充分发挥“红色剧本杀”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在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基础上,文章从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实践逻辑三个维度深入探索思政教育模式,通过创作剧本内容、打造符合思政教育需求的剧本,创新剧本形式、提升“红色剧本杀”教育意义;创立教育模式,构建“红色剧本杀”教育模式,以更好地发挥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