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深入推进,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得到持续改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有了稳步提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点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政课学生参与度和听课注意力,使学生对课程形成正确认知,除了真正理解思政课的意义与功能外,还要内化为情感认同与价值认知。  相似文献   

2.
对分课堂的教学改革通过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形式丰富起来,以模块化、多样化、互动性、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受到疫情时期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后疫情时期教学也应具备包容性、互动性、隐蔽性等特点,才能产生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从教学改革的成效来看,对分课堂的教改模式是实现高质量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自教育部提出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要求后,各高校纷纷对课堂教学作出一系列改革与探索,高校思政课是改革课程之一。高校思政课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授课方式单一、理论灌输为主,教师唱主角、缺少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等不足。由此,在高校思政课中采用对分课堂模式,能够做到教师讲解与学生学习相结合,改变授课方式单一状况;师生互动频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得益彰。在高校思政课中,可以从教师讲解、学生自学、师生交流3个方面去构建对分课堂的教学流程。通过在高校思政课中采取对分课堂模式,最终取得学生的“三率”改善、师生的获得感显然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4.
朱盼玲 《科教导刊》2022,(16):133-135
“对分课堂”是我国原创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等环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师生平等对话。将“对分课堂”应用在高校“概论”课中,既能增强其亲和力和针对性,又能加强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发展变迁的联系。文章基于教学改革实践,厘清了“对分课堂”在“概论”课程应用中的目标、工作重点,并进行了具体的课堂设计。最后,通过学生评价和教师自省,反思了该模式实践中的优势与不足,以期在后续教学中改进。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完善思政课建设便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围绕课程目标、教学流程、团队协作,从学习环境、数字化工具、教学法上设计和应用对分课堂,将知识讲授、个性化学习和课堂氛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现实生活中新思想的创造与实践,构建教学共同体,建立广大师生的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切实深化推动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思政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差等现象,提出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对分课堂的优势: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减轻教师负担,实现教师角色转型;增加生生、师生互动交流;关注学生实际需求。开展对分课堂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具体设计和实践,通过对实验班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得出对分课堂很受学生喜爱的结论,既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积极性,也减轻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要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高职院校应该根据生源多样化特点,从评价主体、指标、方法、标准等方面入手,探索构建适合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打造高职思政课金课,让思政课活起来,以增强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9.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包括"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环节。疫情背景下,思政课由线下转为线上,"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优势愈发凸显。将其融入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同时充分结合线上教学的优势,可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实现两次"PAD"循环。不仅有效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还为思政课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内在要求,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对分课堂”的实践本源相同、目的宗旨一致、教育优势互补。运用“对分课堂”实现理论、实践、网络三种教学有效配合,不仅是彰显红色文化时代价值的现实需要,而且是提升思政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应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传承庚续红色文化,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思政课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法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尝试.与传统理论灌输法相比,在思政课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法更有助于实现思政课的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素养教育和综合素养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讲深讲透讲活道理是思政课教学的难题,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益实践。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通俗化课堂讲授、学生个性化内化吸收、师生协同化隔堂讨论三部分组成,实现了“内容为王”和“学生中心”的有机统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科学性,也具有比较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杨慧 《江苏教育》2022,(84):73-74
<正>“对分课堂”即将完整的课堂进行细分,将部分时间交给教师呈现所授内容,将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学习,旨在逐步引导并提升学生自我学习及自我答疑的主动学习能力。“对分课堂”的环节包括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师生进行互动讨论。“对分”的实质在于学生将被动吸收与主动讨论内化相结合,有别于为了讨论而讨论,深层思考如何学。  相似文献   

14.
“云端课堂”是教育技术快速发展衍生的产物,思政课构建“云端课堂”具备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手段现代的内在优势,但在课堂系统性、实效性与教师信息素养等方面也存在不足。教学改革的推进,为思政课构建“云端课堂”提供了机遇,同时也面临投入有限及教学环境复杂的外部挑战。文章基于SWOT,从立足内外优势、补齐自身短板、规避外部风险等方面,探索了思政课构建“云端课堂”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慕课得到迅猛发展,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慕课所蕴含的核心价值取向:关怀、平等、开放、共享、精英教育、价值理性等代表了目前高校教学改革所追求的价值。慕课的存在形式、教学理念、教学特点等均与思政课教学存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因此,思政课教学应以慕课教学的特点为借鉴,在教学主体、教学内容、话语体系、平台搭建等各方面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必须聚焦教学改革创新,构建课堂教学因子绿色协调、互动生成、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以课堂教学的生态美赋能思政课教学。为此,必须正确认识思政课生态课堂的内涵与特征,准确把握生态课堂的理论基础,积极从四个方面推进生态课堂的实践构建:构建价值生态场,实现价值引领;巧设问题生态链,坚持问题导向;创造思维生态园,聚焦思维激活;营造人文生态圈,促进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17.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结合《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法。结果显示该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课程对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及生个人毕业要求指标达成度均提高。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全面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中发挥着引领作用。由课内教学课堂、校内特色讲堂、校外拓展学堂和网络云课堂有机构成的“四个课堂”是提升思政育人实效的关键渠道和有效载体。以“四个课堂联动”塑造“大思政”育人新格局,应做到提升“含金量”、站稳“大思政”主阵地,校内多方协同、共创“大思政”育人新平台,校内校外并进、创建“大思政”实践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落实“大思政课”要求,需要构建具有大目标、大视野、大资源、大实践的“四有”大课堂,使课堂具有培养时代新人的大目标,具有“三个面向”的大视野,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大资源,具有课内外和校内外的大实践。  相似文献   

20.
微课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在对分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成为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师课堂组织和讲授、学生自主内化和讨论等环节探讨了微课在高中英语对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