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偏义复词”新说“虚义趣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顾炎武等古今语言学家论证倡说的连类或偏义现象,现在定名为“偏义复词”,在语言研究或教学中常常称说。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大词典》已纳入“偏义复词”一目。偏义复词的特点是连及的虚陪语素形成理解困难。另有小同而大异的语言现象,虚陪语素虽使理解困难,但兼有情趣,有设难成趣的修辞效果,可以另称为“虚义趣连”。它们是偏义复词的衍生发展,数量多,主要见于元明清及现代方言,是方言俗语词,结构也较复杂。  相似文献   

2.
“交还”一词,在大多数辞书中解释为归还,这是无可置疑的;然而除此之外,在买卖、租赁、典当等内容的契约文书中,它还可以表示交给、付给,其中的“还”没有表义,词义由“交”字承担,即“交还”发展为一个偏义复词.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说明复合偏义和偏义复词的类别、特点,探索由复合偏义辞式到偏义复词的演变规律及演变原因.  相似文献   

4.
5.
偏义复词是古代汉语书面语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其往往是用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素组合成词,在句中使用时只采用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词素作为陪衬存在,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使用非常频繁。通过对"利害"单个词语的出现、作为偏义复词的形成以及词义的演变和最终现代词义定型的整体过程进行梳理,能够理清该词语义演变过程中各类语义出现的时间及变化过程,从而填补单个偏义复词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胡星林 《语文知识》2001,(10):27-29
“多少”是一个常见的偏义复词。有时表“多”,有时表“少”,但“多少”究竟是“多”还是“少”,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作为偏义复词的“多少”,其形成和发展有一个有趣的过程。先秦汉语中,“多”“少”尚未凝固成词,都有实义,表多寡或数量的大小。例如:《管子-七法》:“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多少也,谓之计数。”《韩非子·五蠹》:“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故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  相似文献   

7.
人们往往把“廉恥”用为偏义复词,撇开“廉”的意义,只用“恥”的意义,当羞恥或羞恥感或体面讲。  相似文献   

8.
偏义复词是古代汉语复合词中独特存在的一种词汇现象。偏义复词在文言文中广泛使用,后形成一种固定的词语格式在现代汉语中也常常出现。它由两个语素构成,但在表意时只有一个语素表意,另一个语素起陪衬作用,用来补足音节。由于偏义复词中一个语素意义的消逝,人们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文章基于国家语委语料库[1]的检索研究,梳理了偏义复词“缓急”的词义演变过程,分析了这类偏义复词语序确立的影响因素,探析了其形成的路径,并从社会历史、文化心理、交际应用和语言内部四个角度总结了其形成的原因,说明了古代汉语中存在这一独特词汇现象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现代汉语共时角度出发,首先对“偏义复词”这一术语进行界定,然后在索绪尔价值理论的指导下,从构成偏义复词的语素的语素义与偏义复词本身的词义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简单的讨论,最后指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相较于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的主要特点是语义的明确性和语素次序的固定性.类义偏义复词的语义多偏向前一个语素,反义偏义复词的语义多偏向语言禁忌,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3.
古汉语偏义复词具有由临时组合阶段向凝固、稳定的合成词方向发展的特点;到了现代汉语,这类词大都已凝固成一个复音合成词,词义偏向一方,并且成为单一、明确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古典诗文中 ,常有一类特殊复合词———偏义复词 ,这类复合词产生的原因及形式过程并不是偶然的 ,它和我们汉民族的文化思维方式及汉语本身的音节节奏密切相关。这类偏义复词 ,应根据语素间的逻辑关系及上下文的语意来识别。  相似文献   

15.
古代汉语词汇中的偏义复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义复词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的一个另类。它是指两个意义相近、相对、相反或相关的语素合成的复音词。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义,另一个只起陪衬作用。本文探讨了它的构成途径、另类特点和消长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汉语中,同义复合词由来已久。学界对于它的语素分析、语义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对于同义复合词的分类,目前涉及较少。同义复合词的各个语素之间意义相似或相近,有些同义复合词语素之间的意义表面上看起来相同,但是仔细考察就能发现它们之间意义的细微差别。笔者试图通过探索这种细微差别对汉语同义复合词的分类作出大胆尝试,再结合大量具体词例佐证,以期使人们对同义复合词进行宏观上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语素义的模糊与失落是汉语词汇演变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双音化是汉语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在双音化的作用下,从形式的角度而言,偏义复词在现代汉语表现为双语素;就意义的嬗变而言,双音化机制促使偏义复词实现由短语向词的身份的转变,意义稳固融合,并最终促使其中一个构词语素失落原义,形成语素义的模糊与失落现象.  相似文献   

18.
古今汉语偏义复词是大量存在的,但其形成原因很少有人探讨。因为古今汉语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追源溯流才是最好的解决偏义复词成因的办法。事实证明.偏义复词的形成有其语言环境和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上述句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古汉语中的偏义复词.你能在语境中做出恰当解释吗? 2003年上海高考试题中.有一题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译成现代汉语.结果闹出译为“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原因在于对偏义复词缺乏了解,没有看出“开合”在这里是一个偏义复词。  相似文献   

20.
论述"休"、"闲"二字的原初构形意图,梳理二者意义发展的线索及其与相关字词的意义联系.指出休的字形构意与表示哺乳的乳字有相似之处,人对自然物的依赖犹如小孩对母亲的依赖,是文章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