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科技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社会巨大的变革,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面对新的科技发展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与进步需要立足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导向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与转变。  相似文献   

2.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人工智能既是实践背景,也是技术工具,更是发展契机。从现实来看,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入与标准化应用能够为有效识别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提升教育内容的精准程度、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维度注入新的技术动能,且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价值前提、技术限度和具体操作层面也存在隐私保护与意识形态安全隐患、教育主体性迷失、教育关系数据化、专门人才匮乏等诸多潜在风险及现实难题。因此,必须辩证看待人工智能的技术动能与潜在风险,高扬教育价值理性,加强技术监管,锻造智慧型育人队伍,合理界定人工智能的融入边界和适用范围,将人之主体能动性与机器之智能优势强强结合,积极探寻教育与技术的共存共荣之路,自觉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形态。  相似文献   

3.
重大疫情之下运用人工智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契合国家需求,也能发挥其独特优势。本次疫情中人工智能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提高了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及速度,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直观性,增强了思政工作者的宣传效率,促进了辅助心理咨询、在线思想政治教育及虚假信息甄别等工作的开展。通过这些应用带来的反思包括:AI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蕴含广阔空间,也对思政工作带来了挑战,AI运用于思政工作需要有效制度规范,AI无法取代思政工作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现在是人工智能时代,也是算法时代,算法作为人工智能的技术本质,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信息传播的作用,让社会、文化、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智能算法与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内容供给短缺、认同消解、思想政治教育者职责理念解构、凝聚共识受阻等风险.必须优化算法,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更高价值;反思算法,把思想政治教育者及网民的"算法素养"提升起来;用好算法,利用算法优势,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者角色正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在多向度上发展其角色:在角色意识上,要用"解放"弥补"规训";在角色关系上,要用"我与你"弥补"我与它";在角色方法上,要用"传道"弥补"说教";在角色空间上,要用"虚拟"弥补"现实"。  相似文献   

6.
王静 《河南教育》2014,(8):68-69
新媒体已深入渗透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他们的生活、心理和价值观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存在着课程与社会实践脱节严重、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僵化等不足,无法适应大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因此,应当进行大胆革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实践结合的力度,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和多种教学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学技术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必须始终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这是人工智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价值前提。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真""假"交织、"冷""暖"重叠、"动""静"共存的基本特点,因此,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担负起应有的角色担当,构建精准思政和智慧思政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用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大数据、算力、算法为定义法则的人工智能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实践背景,也是技术工具,在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资源、个性定制、传播媒介的同时,也带来了消解话语意义、离散话语内容、干扰话语管理、弱化话语认同等前所未有的风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要统筹兼顾、趋利避害,依托人工智能优化话语内容体系、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拓展话语传播平台、重塑话语外部环境,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与空间须臾不可分离。相比以往,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镶嵌在一个更为复杂的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网络之中。人工智能不仅创设并呈现出更为丰富而复杂的空间,而且对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形塑的影响力越来越深刻。人工智能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物理空间、精神空间与实践空间。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生产,是借助于先进的智能技术手段,把道理学理哲理之思想政治教育的“产品”生产得更好、运输得更好,以更好满足受教育者的“思想消费”与?“精神需求”。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生产需要做好转变空间思维、优化空间设计、深化空间交往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从立场、范式、范畴、要素等方面均迎来深刻变革,但同时也带来了价值固化、情感缺失、主体性消解等问题。为此,亟需从资本规制、技术突围、情感纠偏的角度出发,把握住“恒定与变化”中的逻辑主线,构建出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渗互嵌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1.
12.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建构面临新的冲击和挑战,智能算法正在重塑传统的话语生成与传播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话语主体的行为与价值引导产生权力效应.在此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话语意义流失、话语场域离散、话语认同消解的困境,因此需要结合人工智能时代算法传播机制的新特点,从话语引导的权力效应、话语空间的多...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可以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技术赋能,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为人工智能发展赋予价值导向,二者深度融合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亲和力。因此,高校应以主流价值规避智能思政局限、以法律法规化解智能思政风险、以教育智慧弥补智能思政不足、以规章制度保障智能思政效果,不断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智慧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应然要求。人工智能在给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带来战略机遇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主体弱化、对象钝化、内容窄化等潜在风险,迫切需要谋划应对之策。规避“机器替人”引发的主体弱化的风险,关键要树立科学的“人工智能观”,促进人机协同;规避“全景监狱”引发的对象钝化的风险,关键要处理好规训与自由、监视与信任、监管与服务之间的关系;规避“信息茧房”引发的内容窄化的风险,关键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驾驭智能算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圈粉”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环境约束变量,也是创新进程的驱动性因素.人工智能驱动助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态势呈现为决策科学性、管理个性化、实施精细化、评估实效性增强.人工智能驱动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面临数字鸿沟、隐私侵犯、刻板效应等挑战,需...  相似文献   

16.
邱叶 《教育探索》2023,(10):44-48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优势在于实现信息传播的精准高效、成为师生交互的有益补充、促进学生管理的全面及时和有利于构建虚实相融的教育形态等,但同时也存在数据思维压制思政教育的人本属性、算法逻辑削弱思政教育的情感交流、智能技术不成熟不完善干扰思政教育的系统性等问题。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要积极开展创新实践,切实提升教育质量,凸显“智能思政”教育理念的人本意识和价值原则,增强教育模式的情感联结和虚拟体验,推进教育系统的互联共享和紧密协同。  相似文献   

17.
信息科学技术是新时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化发展的助推器。在科技浪潮风起云涌的当今社会,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浪潮中的人工智能,正深刻地改变着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作为承载马列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神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和形塑万千学子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使命,其与人工智能在未来谋求共同发展已成必然趋势。在新时期积极探索和寻找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发展的契合点,以新兴科学技术为驱动力,促进精神生产力的提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由ChatGPT掀开的科技盛宴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合和共生”的基本逻辑,从人机交互、智能升级和共生发展等维度出发,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新机遇。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体系、价值功能、智慧形态和关系性质方面的内在张力也使得转型实践备受掣肘,难以体现教育内容的聚合性要求、彰显意识形态治理功能、凸显思政育人的实践智慧、生成人人交往的精神共同体。因此,须辩证地看待生成式人工智能赋权增能的历史实践,挖掘技术潜能的同时也应认识到技术限度,从整合教育形态、形塑技术生态、坚持价值赋魂和培育主体素养入手,激活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赋能密码,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向善向好。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是驱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因素。人工智能通过嵌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议题设置、内容生产以及信息传播的整体性话语实践过程,能够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说理”的有效性以及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生活化”渗透。然而在具体运行中,“智能依赖”、“资本僭越”以及“技术过载”又致使这一赋能过程面临诸多潜在风险。为此,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立场和视角出发,从确立价值前提、创新协作模式、打造数字平台以及推进制度供给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工智能和教育相互融合,人工智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提供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严峻的挑战。我们要积极地抓住发展的机遇,迎接严峻的挑战,借助AI技术探索更高层次的智能化思政教育,提高思政教师的综合能力,明晰思政教育的感性和AI智能的理性,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