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风险管理视角下我国大学生体育活动猝死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现代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我国大学生体育活动猝死问题.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活动猝死具有客观性,偶然性、突发性、隐蔽性和后果严重性特征;大学生体育活动猝死风险来自学生、教师和校方3个方面,其主要风险因素是学生自身,一般风险因素是学校,其他风险因素是教师.大学生体育活动猝死的风险管理包括大学生体育活动猝死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3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张建宇 《精武》2012,(22):60-61
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以广州市部分高校内的大学生体育社团作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体育社团在高校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大学生体育社团在高校中存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加强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学生通过社团体育活动得到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拓展了在校大学生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的平台。它的存在带动了高校体育的繁荣与发展,是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给高校校园文化生活带来了新鲜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是导致高原徒步登山事故发生的主要风险之一。系统综述、田野调查等方法的使用,有助于深入分析风险因素,梳理风险发生过程。经实地研究发现,贡嘎山自然环境变幻莫测,徒步登山者受到“封闭空间”的限制,只能依赖“轨迹重叠”的路线行进,导致难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行程计划;从社会环境而言,徒步登山者缺乏获取专业知识和信息的渠道,管理者也未能合理限制徒步登山区域,导致事故救援处于被动局面;徒步登山者往往仅凭个人经验评估身体状况,低估了高原徒步登山的风险,非理性的风险观念导致其采取错误行为;从装备维度而言,风险发生具有延后性,最终与其他因素共同影响徒步登山者的安全状态。以此形成由前因、经过、结果组成的AMS风险发生模型。风险因素激发后,徒步登山者应当及时识别并控制病情发展,增强救援能力避免事故损失进一步扩大。建议:建造生态步道,降低环境风险;拓展教育渠道,普及预防知识;建立信息平台,强化风险识别;完善救援体系,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
查娜  宗同昌 《新体育》2004,(7):54-55
当把“死亡之海”、“徒步”、“冒险”,“第一人”这样的字眼输到网络的搜索引擎中,它们殊途同归地“拽”出了这样一个名字——宗同昌。 塔克拉玛干,我国最大的沙漠,维吾尔语的意思是“走得进,出不来”,西方探险家则叫它“死亡之海”。近百年,无数人尝试穿越,成功者寥寥;而北纬39度线,塔克拉玛干沙漠鸭蛋形状的长轴,沿着它完成徒步穿越,更是史无前例。 2004年1月23日,宗同昌和全日本探险协会、中青旅一行人沿着这条线出发了。73天后,作为惟一的徒步穿越者,他创造了历史。 ——编者  相似文献   

5.
李艳杰 《体育科技》2023,(6):125-127
以“社课融合”一体化模式为切入点,在非营利组织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创建了适合大学生体育社团绩效评估的平衡计分卡,并以此对社课融合模式下高校体育社团组织管理、组织活动、场地设施、社团宣传和社团经费等5个层面的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社课融合”一体化模式能极大地提升大学生体育社团绩效,是践行“教会、勤练、常赛”核心理念、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均衡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借鉴风险管理理论来探讨高校体育活动的风险问题。从教师因素、学生因素以及管理因素三个维度对高校体育活动风险进行识别,并在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控性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对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厦门市大学生体育社团现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厦门市三所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体育社团尚处于发展的初期,规模小,学生参与程度低;体育社团会员构成中,男生与女生有显著差异;会员对体育社团开展活动的评价总体较好;有近七成的大学生希望选择体育社团作为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大学生对体育社团运动项目的选择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要从体育政策、组织管理、项目设置、舆论宣传等方面入手,推进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又有人徒步穿越了新疆“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但不同的是这次徒步穿越的是位女性,而且是位已到52岁的女性。这位不平凡的女性是意大利职业探险家——卡拉·佩罗蒂。只身穿越“死亡之海”的卡拉1998年10月26日下午,卡拉·佩罗蒂身背装有帐篷、睡袋、燃气炉、小锅、水瓶、照相机、摄像机等25件物品  相似文献   

9.
秦巍峰 《体育科技》2007,28(1):25-27
从风险管理的层面对学校体育活动中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体育教师和学生的体育活动风险意识不强,学校体育设施和医疗保障系统存在管理上的疏漏。提出要加强对学校体育活动风险的认识和学校体育活动风险的教育,建议选择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并定期或适时对管理策略进行评估和改进。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走访等研究方法,分析高校学生武术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功效,并从制约高校学生武术社团发展的诸多因素入手,提出相应发展对策,旨在为高校正确认识发展学生武术社团的意义,积极推动武术社团在高校中健康而规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普通高校健美操俱乐部开展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山东省高校健美操俱乐部开展情况来看,由于健美操俱乐部模式开展较晚,俱乐部在管理机制、场地器材以及俱乐部宣传力度等方面与开展较好的高校健美操俱乐部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山东省高校健美操俱乐部基本现状进行细致的调查,结合山东省高校实际情况,找出山东省健美操俱乐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Sports clubs create conditions for people of all ages to pursue a healthy lifestyle through exercise in sports and attend to constructive pedagogical work which creates much value for society.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olescents' sports clubs participation and self-reported mental and physical conditions and future expectations. The participants were 10,987 pupils in the final three years of thei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Iceland (aged 14–16 years). The participants completed questionnaires administered to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relating to health and behaviou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clubs influences adolescents positively; adolescents who work hard at sport not only believe they are in better mental and physical condition, they also believe they can succeed in other areas such as their studies. Sports clubs promote positive influence on adolescents' mental and physical conditions and their future expectations toward work and happines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participation in organised sports clubs affects the participants in a positive way.  相似文献   

13.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高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分析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构成要素,衡量俱乐部组织吸引力发展水平,进而对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高校体育俱乐部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武术社团规范化管理的研究,提出了武术社团管理的和谐发展观可以正确处理好政府、社会、社团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当前武术社团发展的状况,提出了武术社团的管理模式:即外部环境的打造和内部机制的建设。外部环境的打造包括: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打造适合武术社团生存的文化环境;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发展武术社团;充分发挥和利用武术社团在武术产业中的中介作用;争取行政部门的认可与支持,开发政策资源;内部机制建设包括:加强武术社团的组织能力;加强武术社团管理者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武术社团的监督机制;完善武术社团的经济制度;组织赛事交流,推进产业化之路;加强武术社团志愿者队伍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5.
《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15,18(4):596-608
The Australian Football League's (AFL's) Father–Son rule is a unique player drafting rule that allows sons of former players to be selected by their father's club. The rules that determine eligibility have undergone numerous changes since its introduction in 1949, including rules for new teams from outside of the traditional Victorian-based clubs that had no history of fathers from which Father–Son selections could be derived. The observed number of Father–Son selections to each club is marked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Victorian-based clubs, and between the Victorian and non-Victorian-based clubs. In this paper, a demographic model and player data from the AFL and the state leagues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annual number of available sons to each of the AFL clubs. Results show that the observed number of selections can largely be explained by the number of available sons. The model can also be used to predict the number of available sons into the future, and so can be used to guide management decisions regarding competitive balance if further modifications to the AFL's Father–Son rule are required.  相似文献   

16.
从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权利义务、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外部关系、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机构设置和民主决策三个方面讨论了职业体育俱乐部管理上的法律问题。作为企业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其基本权利为企业法人财产权;其特殊权利是指俱乐部依法所享有的各项优惠权利。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外部关系包括:俱乐部与政府、协会及其他俱乐部之间的关系。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机构设置尚未形成现代公司制的法人治理结构,因此其内部监督机制和民主决策方面都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韩国跆拳道运动的推广途径、经验以及我国高校武术俱乐部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并分析韩国跆拳道的发展经验对我国高校武术俱乐部发展产生的影响,为我国高校武术俱乐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提出相关建议:深化国民认识,扩大宣传;增加学时,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制定完整的高校武术俱乐部发展战略;加强武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深化高校体育俱部管理的新举措—锻炼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学军  刘望 《体育学刊》2000,(6):110-111
通过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试行“锻炼卡”制的操作办法,理论依据、实践效果的研究,探讨大力开发大学生外体育锻炼,深化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和管理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19.
徐州市健美操俱乐部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丰  李晓汝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372-374,377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观察和亲身参与等方法,对徐州市11家健美操俱乐部进行调查研究。研究显示,徐州市健身操俱乐部已初步形成规模,参加人数众多、开设健美操场次增多、种类增多,但健身设施不够健全,管理者的经营理念较缺乏,教练员水平较低,服务体系不健全,可适当改善硬件设施,积极引进体育相关专业的新人才,开放门户,竞争上岗,用真正有能力的人才,采取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同时开发,扩大俱乐部的影响力和亲和力,使之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创办高水平篮球俱乐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发展现状、内外部环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在我国高校创办高水平篮球俱乐部,符合国际潮流与高校竞技体育发展趋势,有利于高校体育的市场化,对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从对目前高校内、外因素的分析结果来看,在高校创办高水平篮球俱乐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