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便秘按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两大类:慢传输型和出口梗阻型。 1.慢传输型便秘。 是由于肠道收缩运动减弱,使粪便从盲肠到直肠的移动减慢,或由于左半结肠的不协调运动而弓起。 最常见于年轻女性,在青春期前后发生,其特征为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少于1次),少便意,粪质坚硬,因而排便困难;肛直肠指检时无粪便或触及坚硬粪便,而肛门外括约肌的缩肛和用力排便功能正常;全胃肠或结肠传输时间延长;缺乏出口梗阻型的证据,如气囊排出试验和肛门直肠测压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起搏器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W C H型胃肠起搏器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体外胃肠起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不尽感、直肠阻塞感、排便频率及胃肠电图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不尽感、直肠阻塞感、排便频率均明显改善。疗效好和很好者占35%,有效率70%。治疗后胃电节律紊乱纠正率为68.4%。结论胃肠起搏对功能性便秘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幼儿常常发生便秘。一般因粪便干燥而不能正常排便,严重的可导致外痔及直肠脱垂,孩子十分痛苦。小儿发生便秘有如下常见原因; 一、食物成分不科学。便秘与饮食有很大关系。如一味用牛奶喂养孩子,孩子会因食物中含蛋白质过多,碳水化合物太少而发生便秘。再如,小孩不吃蔬菜,食物中缺少含渣成分(如纤维素),也会引起便秘。  相似文献   

4.
一、儿童便秘的原因。1.排便习惯改变。如家里用坐式便池,学校为蹲式排便;怕羞不愿在校解决;早晨来不及,晚上作业做到很晚,太困,又顾不上排便等,次数多了就打乱排便习惯。一两天不排便,粪便积存直肠,水分被吸收形成干燥便,干便对肛门刺激性较小,孩子常感觉不到有便意。而上部肠内容物仍按时下移,直肠内粪便形成又粗又硬的棒形便,发生排便困难,粪便甚至擦破肛门皮肤而出血、剧痛,使孩子对排便产生恐惧,在努力排出最粗硬的先端粪便后,就不愿继续排空,到下次腹胀难忍时再排,仍然粗硬难排,造成越不能排,粪便越干粗,排出越困难的恶性循环。长期充…  相似文献   

5.
正很多孕妈妈总是开玩笑地说:一天的心情好不好,完全取决于当天是否顺利上了"大号"。孕期便秘一直是困扰着孕妈妈的难题,这样的"难言之隐"应该如何破解呢?便秘是孕期最常见的烦恼之一,同时也因为"吃喝拉撒睡"是人类生理本能而常常被忽视。如何捕捉便秘的信号?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少于每周3次、粪便干硬或者排便困难。孕妈妈如何判断自己便秘了呢?我们先来看看医生给出的便秘诊断标准:至少25%的排便需尽全力;至少25%的排便是块状或者硬便;至少25%的排便有排便不尽感;  相似文献   

6.
儿童便秘比较常见,主要症状是大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燥坚硬、排出困难,往往两三天或更长时间才排便1次。排便时,因患儿用力,易引起其肛门破裂出血。不少患儿还同时出现腹痛、食欲减退等症状。儿童便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定时大便好     
有些小朋友解大便很随意,想什么时候解就上厕所,玩高兴了就强忍不解。时间久了,大便没有规律, 出现便秘、肛裂等病状。这样可不好! 大便主要是由食物残渣和水分混合成的粪团块, 在大肠里由上向下缓慢推进。行程中,水分还会被肠道吸收,使粪团越来越干。长时间不排便,粪团会干结难排,撑破肛门皮肤。同时,  相似文献   

8.
<正>便秘是指孩子排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疼痛,粪便干、硬、粗、体积大。便秘和饮食、排便习惯及心理都有关系,不同原因,需要不同应对。便秘的原因及预防1饮食与补钙因素4月龄以下的孩子如果吃奶粉便秘,可能是奶粉调配得过浓,也可能是奶粉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家长需要调整奶粉的配比水量,或尝试更换奶粉的品牌。大孩子出现便秘,主要原因是膳食纤维摄入不够。膳食纤维能吸收肠道内的水分,软化大便,使大便更容易排出。  相似文献   

9.
正常幼儿平均每天大便一次或两天一次。粪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长,便使水分继续被吸收,使粪便干结,会成为便秘。幼儿便秘大多是功能性的,原因很多。一是为饮食不足,腹肌和肠肌力量弱,推动力弱,致顽固便秘;二是为饮食结构不合理,吃主食和蔬菜太少,体内缺乏促进肠蠕  相似文献   

10.
孩子若有便秘问题,不可忽视。近年来儿童便秘呈增多趋势,发生率达到3%-8%,其中90%-95%是功能性便秘。孩子便秘是父母亲很焦急的事情。便秘的主要表现是大便干燥,有时呈羊粪球状,落到地上丁当响;有的是排便困难,时有肛门被撑破情况,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粪质坚硬,排便时感觉不适,这说明发生了便秘。儿童的便秘常常被家长们认为是"小毛病"不予重视,其实,便秘对儿童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它导致  相似文献   

11.
包闽  李力 《生物学教学》2013,38(5):67-67,10
1排泄与排遗的废物来源不同 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水分是生物新陈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这些废物是由生物体自己产生的;粪便是由消化道内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形成的,是生物体从外界摄取的食物中不能被生物体消化吸收的部分。消化道虽在体内,但与外界相通,因此,粪便并非由人体内环境所产生的,这是粪便的来源不同于二氧化碳和尿液的主要原因。简言之,生物体将内环境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将消化道内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遗。  相似文献   

12.
孩子若有便秘问题,不可忽视。近年来儿童便秘呈增多趋势,发生率达到3%-8%,其中90%-95%是功能性便秘。孩子便秘是父母亲很焦急的事情。便秘的主要表现是大便干燥,有时呈羊粪球状,落到地上叮当响;有的是排便困难。时有肛门被撑破情况,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粪质坚硬,排便时感觉不适,这说明  相似文献   

13.
孩子若有便秘问题,不可忽视。近年来儿童便秘呈增多趋势,发生率达到3%-80%,其中90%-95%是功能性便秘。孩子便秘是父母亲很焦急的事情。便秘的主要表现是大便干燥,有时呈羊粪球状,落到地上丁当响;有的是排便困难,时有肛门被撑破隋况,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粪质坚硬,排便时感觉不适,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系统性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便秘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饮食、运动、按摩、药物等一系列系统性干预,干预期6周.采用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了解干预效果.结果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便秘患者进行系统性干预后,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排便频率,腹胀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性干预后的总有效率为70.83%.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积极进行系统性干预,可明显改善便秘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陈秀华 《母婴世界》2014,(11):26-27
小儿便秘是儿科的常见病证。可见大便干、硬,难解,或隔2~3天甚至更长时间才排便一次。一旦粪便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不仅给小儿带来身心痛苦,而且还会影响记忆力和胃肠功能.甚至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所以便秘虽为儿科之小疾,却是让家长很头疼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6.
孩子若有便秘问题,不可忽视。近年来儿童便秘呈增多趋势,发生率达到3%-8%,其中90%-95%是功能性便秘。孩子便秘是父母亲很焦急的事情。便秘的主要表现是大便干燥,有时呈羊粪球状,落到地上丁当响;有的是排便困难。时有肛门被撑破情况,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粪质坚硬,排便时感觉不适,这说明发生了便秘。儿童的便秘常常被家长们认为是“小毛病”不予重视,其实,便秘对儿童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它导致小孩胃肠功能紊乱,并能影响小孩的生长和智力发育,应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孩子若有便秘问题,不可忽视。近年来儿童便秘呈增多趋势,发生率达到3%-8%,其中90%-95%是功能性便秘。孩子便秘是父母亲很焦急的事情。便秘的主要表现是大便干燥,有时呈羊粪球状,落到地上丁当响;有的是排便困难,时有肛门被撑破情况,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粪质坚硬,排便时感觉不适,这说明发生了便秘。儿童的便秘常常被家长们认为是“小毛病”不予重视,其实,便秘对儿童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它导致小孩胃肠功能紊乱,并能影响小孩的生长和智力发育,应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孩子若有便秘问题,不可忽视。近年来儿童便秘呈增多趋势,发生率达到3%-8%,其中90%-95%是功能性便秘。孩子便秘是父母亲很焦急的事情。便秘的主要表现是大便干燥,有时呈羊粪球状,落到地上丁当响;有的是排便困难。时有肛门被撑破情况,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粪质坚硬,排便时感觉不适,这说明发生了便秘。儿童的便秘常常被家长们认为是“小毛病”不予重视,其实,便秘对儿童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它导致小孩胃肠功能紊乱,并能影响小孩的生长和智力发育,应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正婴儿体内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有些婴儿每天可排7次大便,有些婴儿则7天才排1次大便。不论排便规律怎样,婴儿排出的都是软便。便秘指的是大便干燥,而且排便过程也较困难的一种现象。是否存在便秘与排便的规律没有关系。比如,1个婴儿几天才排1次大便,但排出的是软便,就不能认为婴儿存在便秘。大便在大肠(即结肠和直肠)内存留时间越长,通常就会变得越硬。如果婴儿排便间隔长于正常的规律,大便就可变成稠糊状,干燥,甚至小硬球状。有时,父母可发现一段时间没有排便的婴儿会感到非常不舒服,比如将腿抬至胸部、吃  相似文献   

20.
培养婴幼儿良好的排便习惯,不但有利于卫生,而且能使婴幼儿的消化系统活动规律化,为正常的教养活动带来方便。婴幼儿时期,肠管的总长度是孩子自身身高的6倍(成人仅4、5倍),这有利于营养物的吸收,但婴幼儿的肠壁肌层组织及弹性组织发育较差,肠的蠕动能力比成人弱。肠内的容物如在肠内滞留时间过长,肠壁又有吸收水分的功能,很容易造成大便干燥而发生便秘。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还会产生毒素造成中毒而危害健康。3个月的婴儿,已开始固定每天排便的时间,父母可以开始把孩子大便。6个月时,可训练婴儿坐便盆排便,父母一边扶住孩子,一边嘴里发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