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就福建大学生接触2008奥运媒介传播现状对福建8所本科高校81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众媒介传播与人际传播是福建大学生接受奥运资讯的主要途径;奥运新闻、奥运动态、奥运人物、奥运竞技、奥运知识是福建大学生最关注的奥运资讯内容;休闲娱乐、爱国情感、知识认知、自我个性等4个因子构成大学生媒介动机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普通高校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社会调查、个案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奥林匹克 文化传播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一般的奥运知识掌握较好,而对专业性较强的 知识显得较为欠缺;大学生渴求奥运知识的愿望非常强烈,对北京筹备奥运会比较关注;河南省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奥运文化的传播教育欠缺。据此,提出8项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奥运舵手"所具备能力的分析,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忽略了与社会的衔接,有明显的短期行为;"奥运舵手"即情商的五种能力是学生对社会可能做出的贡献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教学模式应明确提出并重视培养学生的"奥运舵手"即情商的五种能力;评价体系应注重引导和加强对学生以后影响深远的"奥运舵手"所具备的五种能力,即情商的细化后分别评价。期望能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奥运为视角,研究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奥运选手中高学历运动员比例增多;高校的体育场馆承办奥运赛事为历届之最;"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理念得到广泛关注。不足是奥运选手中"学生运动员"比例不高,还是以"运动员学生"为主。研究结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在北京奥运后将得到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奥运会志愿服务与高等教育体系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林匹克主义、志愿服务精神与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在精神层面的相通互融构建了我国高校奥运志愿服务的内在基础。我国高校具有培养奥运会志愿服务人才的智力、组织、教学和人力资源优势。所以,应该尽快建立高校奥运志愿服务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奥运志愿服务与高等教育体系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聂秀娟  项立敏 《精武》2012,(30):93-94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较在奥运会筹办期和奥运后期课程开设不多、效果不好。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校方重视不够,课程难以开设;专业教师不足,培训不力;资金投入不足,教学资料缺乏;后奥运期,时效性缺失等。在奥运会筹办期,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奥运历史知识教育为主,而后奥运期,应以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奥林匹克人文知识、奥林匹克主义、精神、宗旨、理想等深层次的精神文化教育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利用各种手段,使高校奥林匹克教育深入持久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学视角探讨和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在奥运会后受到的影响,结合"后奥运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宏观背景的变化,从高校体育指导理念、竞技人才培养、体育教学、目标、内涵等方面对后奥运时代高校体育的职能走向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高校体育发展的方向,旨在为高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影响非奥运项目发展的最大因素是设施不够齐全,比赛少,宣传力度小等。据此提出相应对策:政府应加大对非奥运项目的投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促进非奥运项目在高校的发展;加大非奥项目在群众体育中的普及;大力推进非奥运项目产业化。  相似文献   

9.
<正>奥运五环是国际奥委会的标志,是由五个相连的圆环组成的,并选择了相应的色彩。五个圆环代表五大洲:大洋洲、非洲、美洲、亚洲和欧洲。更深一层的意思是代表着全世界的运动员都聚集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在体育教学和练习中充分利用奥运五环这一物殊图形开发出很多体育的练习方法和游戏,同时还向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对奥运五环进行开发与利用的练习。  相似文献   

10.
奥运礼仪在高校中的传播与普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奥运礼仪为突破口,将"人文奥运"落实到可操作的实践中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奥运礼仪知识和意识.目的在于通过在高校传播与普及奥运礼仪,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人文奥运",更好的理解奥运会,更好地为奥运会服务,从而有效保障2008北京奥运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孔子在文学上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他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文章着重探讨了其"文质观",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孔子的经历思想进行分析,力图打破就"论"而论,零碎散乱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评价孔子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12.
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意"审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美、“意”美进行辩证分析。认为:“形”美是“意”美的物质基础,“意”美通过“形”体现内在意象,两者和谐统一。“意”美是竞技武术套路创新的基础,发展的核心。含有攻防含义的“意”是一切“形”美的生命源泉;“形”的姿势美、节奏美、结构美创新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美键,是多角度反映“意”美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从伦理角度讨论了人们对于竞赛结果的价值判断,根据竞赛规则存在的必然性证明所谓"竞技规范"的无效性,尤其"竞技规范"作为竞赛规则以外约束运动员竞技行为和行动"第二规则"的不合理性.研究发现,竞赛的很多问题都源于人们对于竞赛结果价值判断的不同理解,它们导致了人们参与竞技的目的的不同.为了使竞技运动能够健康发展,有必要理性地分析竞赛中"真"的价值与"好"的价值之间的区别,以及我们选择竞赛中在"好"的价值指引下产生的行为与行动的真正动机.  相似文献   

14.
“体、用”是太极拳练习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也是太极拳完整性的一个体现,当今太极拳教学推广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与这两方面的偏废有关,即当今偏重“体”的练习,缺少“用”的实践和体验。建议今后的教学、推广中应注意“体、用”兼备。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以人的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所以武术在具有技击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健身作用,武术从来就兼有健身和技击实战的社会职能,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侧重。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表演竞赛、养生保健进行研究分析,以使我们能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中的"打、练、养"及他们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由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姒刚彦 《体育科学》2006,26(10):43-48,53
从应用运动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对理想竞技表现(peak performance)新的定义,即理想竞技表现是指在竞赛中时各种逆境的成功应时。从该定义出发,构建了运动员的逆境应对训练模式,这一训练模式由4个阶段组成,即确认或预见典型逆境;找出合适的应时逆境方法;实施个人化的训练;评价训练效果。新定义及其训练模式直接植根于竞技运动实践,并以实例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中国足球萎靡不振的发展现实,国人在表达失望心情和发泄心中愤慨的同时,更应该反思中国足球的病根到底在何处,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什么不见成效;思考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是什么。基于这种认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批判性地思考中国足球急于求成的冒进机会主义行为;提出应准确定位中国足球,循序渐进推动中国足球改革和努力实现中国足球风格的形成;并呼吁当局者尽快建立厚积薄发的发展新思路来切实推动中国足球运动的全面复苏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收集大量的文字及视频资料,结合作者自身练习的体会,对《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进行研究,旨在挖掘武术操中的武术技击动作,发掘武术操中对武术动作的继承与发展,并对其内涵的武术文化进行梳理,由表及里的简述了对儒家和道家文化的传承,继而沿袭了武术“表”与“意”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陈式太极拳发力动作机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陈式太极拳中具有代表性的发力动作“掩手肱捶”技术动作的分析,说明神经系统调控下的“松紧转换”是陈式太极拳发力动作质量优劣的技术核心。并进一步对陈式太极拳松紧转换机制和人体机能健康的关系和作用进行基本阐述,认为陈式太极拳松紧转换锻炼是提高和增强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浅谈"时机"与"时机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良好的时机和时机感是比赛获胜的保证,阐述了什么是时机与时机感以及时机和时机感在训练、比赛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