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主要体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和性别之间的显著差距,巨大的城乡差距是我国最主要、最基本的教育国情。随着近二十年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农村学生的高等教育机会得到宏观的改善,农村学生上大学的比例逐年提高。据统计,1989年高校录取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为43.4%,2000年为48%,2003年首次与城市生源持平,2005年农村学生占比达53%。2012年农  相似文献   

2.
麻辣语录     
寒门学子,难入名校。——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九十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  相似文献   

3.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其中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大学入学率有了极大提高。据统计,2011年高考计划录取人数为675万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为685万人,全国平均录取率超过75%,某些省份的录取率甚至达到90%,绝大多数学生不愁没大学上。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关注,农村大学生的比例在逐年下降,越是重点大学、名牌大学比例越低,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例如近年来考入北大、清华的农村大学生只占15%左右,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均低于30%。而在上世纪80年代,无论是重点大学、名牌大学还是一般高校,农村学生都占大多数,许多大学甚至高达80%以上。是什么让农村学生离大学、名校越来越远呢?  相似文献   

4.
现实中,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就不高.温家宝曾说,"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近几年的统计显示,农村新生比例最高时也不超过1/3.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让更多的农村孩子看到未来的希望.然而,显然不能仅限于此.  相似文献   

5.
"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三十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面临以下新的形势 :1.普通高校扩招。继 1999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的基础上 ,教育部已明确 2 0 0 0年将继续扩招 2 0万人 ,到 2 0 10年之前 ,我国大学入学率将从目前的 10 .5%提高到 15% ,也就是要将我国适龄学生进入大学的比例达到 15%这一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普及高等教育的标准。从长远看 ,普高扩招不会影响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数量。但是 ,从短期看 ,由于政策的滞后性产生的时间差 ,1997年和 1998年入学的高中生受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扩招的影响 ,进入大学的比例增加 ,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就会相对减少 ,…  相似文献   

7.
<正>过去10多年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农村生源在重点大学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北大的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降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也仅占17%。不少农村学子放弃高考,其他的向上通道越来越窄。农村孩子不愿跃"龙门",症结在于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竞争不公平。农村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  相似文献   

8.
韩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雨苏 《中国考试》2000,(2):59-59
韩国政府今后几年将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有重大措施:1.在2002年汉城大学将取消新生入学考试;2.学生从大学三年级开始自选专业;3.到2002年,招聘留校毕业生当教师的比例将降至35%,以减少近缘结亲;4.对招生舞弊的大学将取消其第二年的政府拨款。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标志着在20世纪一直在韩国占主导地位的日本式高等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9.
不妨先看一组数据,据“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显示: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同时,清华、北大等国家重点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类似的例子并不乏见,农村学生近年来在重点大学中的比例显著下降.这引起了有关人士包括近年来“两会”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监测教育公平状况,开展学生家庭背景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来,关于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下降的消息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89年至2008年,我国高校农村新生的比例逐年上升,从1989年的43.4%到2003年与城市生源比例持平,2005年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长足发展,1999年实行扩招政策后,高考升学率提高,更多考生上大学的愿望得以实现.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源逐渐增多,孩子们"走出大山、走进象牙塔"的梦想成为现实.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逐渐实施,高校校园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也不断壮大.据统计,目前高校学生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占在校生的20%左右,特困生比例为5%~10%.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2009年,有611万大学毕业生面临择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难是横在大学生面前的一座大山.而经济困难学生往往来自偏远地区,性格内向,经济实力较弱,社会资源较少,就业过程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韩国各经济部门都迫切需要大批的各类高、中级职业技术人才。近年来,韩国政府加强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以满足各经济部门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一)进一步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早在六十年代,韩国政府就重视发展短期高等教育,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在韩国的整个高等教育中,1960年普通大学学生占94%,短期高等教育学生占6%;到了1974年,普通大学学生所占比例下降到736%,短期高等教育学生则增至224%,除了短期大学以外,韩国还有教育大学、高等职工专门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5年)、高等职业…  相似文献   

13.
韩国政府今后几年将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有重大措施:1.在2002年汉城大学将取消新生入学考试;2.学生从大学三年级开始自选专业;3.到2002年,招聘留校毕业生当教师的比例将降至35%,以减少近缘结亲,即留本校毕业生当老师;4.对招生舞弊的大学将取消其第二年的政府拨款。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标志着在20世纪一直  相似文献   

14.
农村学生在高等教育消费中的弱势地位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学生高等教育入学率、在各层次高校中所占比例以及在各学科专业的就读情况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农村学生在高等教育消费中的弱势地位。并指出形成农村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其弱势地位是长期逐层积累起来的,二是现行相关政策使其地位进一步恶化,三是高等教育预期收益的降低和就业风险的增加影响了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薛福连 《成人教育》2000,(10):47-47
早在六七十年代,韩国政府就重视发展短期高等教育,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在韩国的整个高等教育中, 1960年,普通大学学生占 94%,短期高等教育学生占 6%;到了 1974年,普通大学学生所占比例下降到 73. 6%,短期高等教育学生则增至 22. 4%。除了短期大学以外,韩国还有教育大学、高等职工专门学校 (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 2— 3年 )、护理学校等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机构,其中高等职业专门学校的发展尤为迅速。 1963年,高等职业专门学校学生只占全体高等教育学生数的 0. 5%,到 1974年,上升至 8. 7%。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  相似文献   

16.
前沿     
◎环球The New York Times纽约城市大学顶尖学院的黑人学生越来越少据美国《纽约时报》2006年8月10日报道,纽约城市大学三所最有名气的学院的黑人学生比例,在大学实施更为强硬的招生政策以来的6年时间里明显下降。位于纽约黑人住宅区的纽约城市学院,它是纽约城市大学的旗舰校区,其黑人大学生所占比例从1999年的40%下降至目前的30%。位于曼哈顿东边的人文学科极强的亨特学院,其黑人学生所占比例从1999的20%下降至去年的15%。在巴鲁商学院,黑人学生所占比例从24%下滑至14%。然而,数据表明,纽约城市大学的黑人大学生总数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从1…  相似文献   

17.
仅以大学生学费来看,用所有大学最低学费标准5000元计(在我国统一招生的2200多所大学中,学费只有5000元的不足四分之一),这一项,就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2%,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05%(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一条线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摊比例不超过20%,即假定高等教育成本为2万元,学生的学费最多为4000元。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自1999年实行扩招政策后,高等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已从1998年的7%提高到2002年的15%,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迅速转变成为“大众教育”。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来说,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第一年毕业生高峰期,毕业生总数达到了212  相似文献   

19.
1973年,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Matin·Trow)提出,当一个国家大学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15%~50%的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基本达到15%,这标志着我国当前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2012年高考报名人数是900万人,这是2008年以来连续下降的第四个年头.四年来,报考人数已经下降140万.与此同时,录取人数持续增长,从2008年的近600万,增长到2012年的近700万,高考录取比例也呈现大幅度的上升趋势,2011年为72.3%,2012年可达75%以上.(光明日报6月1日) 高考升学率年年在增,但是,老百姓的高考焦虑却有增无减.本来,按照上个世纪末高等教育扩招的设想,扩大大学招生规模,将拓宽"上大学独木桥",缓解高考竞争压力,给所有学生快乐学习、成长的空间,可是,从过去10年的实践看,在高等教育升学率达到75%的背景中,"上大学独木桥",已经变为"名校独木桥".同样,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增加(到2010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历史最高点3.62%),加上适龄学生人数减少,学生上小学、初中应不再是问题,可现实却是,整个社会都被卷入到择校中,相比10年前,学生的学业负担、压力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