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分析我国水资源总量大,但地区分布很不平衡,总体上是南多北少。而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水北调工程方案分为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它们各有优缺点。在重点认识南水北调工程对社会经济环境带来积极意义的同时,要全面分析它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
鲁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版面设计新颖,内容呈现多样,体系编排独特,受到了广大实验区教师的普遍好评。作为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试图将其选出来,供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参考,同时,旨在促进鲁教版地理教材臻于完美。必修地理第一册1.P10文字第6行"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与地球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主线,每一节课看似都有各自不同的主题,相对独立,但事实上,它们之间也存在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基本的思路是相通的:发现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措施—通过对个案的分析掌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河流是我国比较常见的地理事物,同时,我国因河  相似文献   

4.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教材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除了需要搞好内部的组织与协调外,还必须加强与其他区域的联系,以发挥各个区域的优势条件,求得共同发展。本章教材分别以我国西气东输和东亚产业转移为案例,重点探讨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介绍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两大途径:一是区域之间发展产业合作。即通过在组织形式上把有关区域之间的相关产业联成一个整体,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和效益。二是区域之间产业转移。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是引起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教材后的"问题研究"介绍了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气候、水文资料及一些相关材料,以问题形式展示,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南水北调  相似文献   

5.
[课标要求]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几种主要的增长模式;学会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获取对各种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学会分析不同的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培养科学的人口观以及辨证分析人口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1.人口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了解人口自身发展的规律,是协调人地关系的基础。因此,本单元将"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作为开篇。本节主要有3个主题: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2."人口增长模式"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习人口  相似文献   

6.
一、知识点拨1.区域的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其基本特点是:①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②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范围有大有小,是依据不同要求、不同指标体  相似文献   

7.
课程目标: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必修Ⅰ中"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规定:"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引申目标:增强灾害意识,了解应对措施,初涉灾害研究方法。教学课件:校园网教学多媒体平台,自然灾害 PowerPoint(含图片、影像资料),中国地质灾害分布与区划 flash,地震自救演习 flash。教学理念: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引导  相似文献   

8.
第1课时一、学业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水圈的概念;②了解陆地各种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例;③了解水循环的概念、分类、环节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制水循环的全过程图,掌握水循环的组成环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最终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系统观能够使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发展规律,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一、系统观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认为,系统是一种联系方式,是指事物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存在特定关系的  相似文献   

10.
一、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目标维度制订的常见问题
  问题一:教学目标表述过于宽泛,活动目标落点不明确
  案例Ⅰ:台风活动探讨:庞然大物“布拉万”继续西北行并加强  相似文献   

11.
这里刊登的是有关山东人民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的一组单元教学设计。目的是从“单元”这样一个整体角度去探寻课改教材中合理而又闪亮的东西。“单元教学”本是一传统的研究课题,怎样使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与课标教材结合,是我们也是大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这里我们采用了“单元教学设计 点评”这样一个案例来实现我们的编辑意图,希望能借此“砖”引出更多、更宝贵的“玉”……  相似文献   

12.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建议,必修模块地理3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要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进行教学。案例教学的核心,是通过分析实例,理论联系实际,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把握线索,构建体系,形成思维模式,并将解决问题的方法迁移应用到同类问题。本文尝试将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越来越深入人心,地理学习能力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针对学生思维往往很难打开,感悟能力很弱,解决问题的思路单一的状况,究其学习吃力的原因是其对于地图及其他各种插图的理解不透,利用不够,方法不当,正确阅读课本及地图册中相关图片信息,对教学难点的化解及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戴艳 《科学教育》2006,12(4):54-55
网络技术的崛起,不但给现代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给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产生了重大飞跃。教育领域是网络应用最有价值、最有发展前途的应用领域之一,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化教育代表着教育技术的方向、趋势和未来。使用了新课标地理教材(鲁教版)以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运用网络技术,以下是个人的一点体会。1网络作为教学媒介的优势网络技术是双向交流模式的代表媒体,它提供了海量的知识资源、庞大的智慧资源;网络为探究学习方式提供了极佳的交互手段,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网络交流促进了师生角色的改…  相似文献   

15.
一、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按照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容设置,鲁教版"必修三"模块包含"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两部分内容.这两部分一个是区域地理,一个是技术地理,性质完全不同.虽然两者有一定联系,但难以进行有机地整合,如果仅仅将地理信息技术作为区域研究的一种手段,显然降低了"课程标准"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要求;而生硬地将两部分内容并列放在同一册教材中,又会明显地感觉不协调.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与教学内容分析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建设是交通运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教材首先简单介绍5种最基本的运输线,并指出各种交通运输线的建设都要受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然后以知识窗的形式介绍了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一般步骤;为配合理解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理论,教材又安排了活动案例——进藏铁路线的区位选择,以及知识  相似文献   

17.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以河流地貌的发育为例,分析外力作用,特别是流水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过程与方法:(1)结合乡土地理知识,学会从身边地理事物入手学习地理;(2)通过动画的演示,描述河谷形成过程中地表形态的变化情况;(3)学会运用文字、影像、地图、风景图片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诗怡  丁文荣  孙江煜 《地理教育》2024,(S1):236-239+254
<正>《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高中地理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推动高中地理课程改革,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此外,新课标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其中教材是核心的课程资源。但是,部分一线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依然不够深入,没有能够充分挖掘教材,甚至一些教师对课标也不够了解。因此,  相似文献   

19.
张明 《教学月刊》2013,(11):45-48
高中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应用篇,主要是把区域发展的一般分析思路和方法交给学生,这就离不开案例型情境的有效设计。所谓案例型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落实课标要求,根据所学知识特性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案例素材,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渗透、融合其中,适合学生主体活动,并产生一定探究欲望的场景。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针对案例型情境的设计,可从不同的案例素材人手,创设“疑”境、布构“动”境、引导“议”境、巧立“辩”境等方式,让学生获得区域发展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20.
新编高中地理教材(鲁教版)必修本与传统高中地理教材相比,增加了大量的“知识窗”栏目,但每位教师对其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做法,当然最后的教学效果也就参差不齐。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灵活有效地使用“知识窗”栏目,不仅使课堂教学的组织更为科学合理,而且能更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