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近20年的高等教育中,为弥补人文教育缺失,多数高校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但是,在教师教育的研究生培养中,却造成了不应有的课程结构的缺陷.比如教育硕士中只重视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的培养,而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基本没有.在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的培养中,只重视语言教学实践的训练而缺乏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以至有许多人谈到中国文化时,只能说一些中医、饮食、太极拳等表层的东西,而对思想意蕴深厚的儒释道学说、审美品位极高的唐诗宋词以及各个领域中丰富的历史经验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2.
要突破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评价较低的困局,需要在解读培训对象态度的基础上,更新师德培训的内容与方法,从理论诠释上平易近人,到情感态度的取法乎上,引发教师师德修养之觉。  相似文献   

3.
目前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学阶段,课程又集中于理科的偏实践性课程,同时其中对于"面对面"课堂教学环节的研究严重欠缺。2016年成都大学开始进行"国学经典导论"翻转课堂教学实践,重点是建立有效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并探索出前期检查、任务驱动、学生创建内容、总结评价四大板块教学模式。实践表明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课程是适用翻转课堂的,并且这种教学改革也可以解决该类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尚师德修养实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创新之举。旨在通过对高尚师德学习的课程内容进行择优选取、对课程活动及组织形式进行优化设计、对课程资源建设进行最优匹配、对课程评估模式进行多元建构,从而为高尚师德学习提供最适切、有效的学习内容、平台、方式和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具体教学实践,阐述了在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的优势、可行性和意义,探讨了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中国文化课程与作者所在学院英语专业开设的其他课程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中国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成功,对其他课程的思政建设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学材料的思政内容,运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英语专业课的教学中达到思政育人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写兰"课程与学校"兰花美殖"、"兰文化"等课程相融合,共同形成了兰花养殖、欣赏以及兰花文化研究、写兰为一体的立体课程开发模式。该课程以学科融合与实践体验为主要方式,强调传统艺术技法与现代多媒体技术融合,引领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提升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培养学生的各种素养成为新的教学目标。而培育学生素养的前提与关键应该是教师具有各种素养,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育和提升自身的素养呢?通过开发综合课程,以《秦汉学校综合课程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研究》课题为例,找到参与课程建设的着力点和立足点,提升我校政治教师自身的素养,进而为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主要的文化力量.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齐民友说:一个没有数学文化的民族是注定要衰落的.近年来,数学文化的发扬得到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认可和支持.教育部专门邀请有关专家编写关于数学文化的教材,旨在提高全民族的数学素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通过对"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这门课程授课体会的介绍,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课堂实践,运用多元的教学策略,为渗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核心素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当前,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取向过分强调理论化,或只注重师范生社会就业技能层面的训练,忽视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在价值。本文提出重构教师教育课程的路径:强调专业精神确立;实践取向的知识积累;教育智慧的培养;课程的有效整合;教育实践的有效创新;课程学习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1.
由于教师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择师不可不慎也”①;历代人们对为师者提出的标准和要求都很高。人们历来将师与道并重,《学记》有“师严道尊”,《中庸》有“修道之谓教”,王通《文中子》有“道之所存,惟师所存”,韩愈《师说》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相似文献   

12.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这是当代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很多,在大学课堂开设国学选讲等相关课程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国学选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其实际教学过程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国学教育升温不少,而真实的教育效果并不太让人满意。媒体的造势宣传让国学教育蒙上了崇高、神秘的光环;浮躁功利化的社会氛围也让学子难以静心沉气地阅读原典。"回到原典当中去"这个口号,或许能帮助大学的国学教育真正走向与学子生命力量的结合。结合成都大学开设"国学经典导论"课程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希望开展可操作的教改活动而祛魅返真,真正激发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的热情,深入启发智慧、砥砺生命。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此目标,高职院校许多专业都设置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陕西省凤翔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当地的民间艺术文化,整合成案例进行教学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应用型人才,其专业素养必须在实践中发展;实践性是教师教育课程的一个基本特性,应体现在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中。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南京师范大学自成立教师教育学院以来,致力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几年的改革与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个由体验层、实验层、践行层和研究层四个层面构成的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这四个层面的课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具有融合性、多样性和全程性的特点。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顺利实施需要相关部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践课程师资队伍、完善丰富实践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6.
地貌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需要教师具备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笔者从教材、教学方法、听课以及课堂录像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地貌学课堂教学能力自我提升的途径,认为新颖教材、案例教学、主动听课以及录像分析有利于课堂教学能力的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17.
文章指出课程制作是教师课程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介绍了基于教师课程能力提升的课程制作原则,结合案例展示了基于课程能力提升的课程制作流程,并设计了以课程制作为载体的教师课程能力增值性评估表。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作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成为幼儿园的课程文化资源,而且具备了成为课程资源的可能.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了把我国传统的太极文化纳入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赵波  李志坚  蒋灵 《物理教学》2022,(12):21-23+80
本文以人教社2019年版高中物理新教材“力的合成”为例,阐述了基于核心素养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境化教学设计。在感受团结协作、劳动观念进行班级和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注重对物理概念的建构、对科学思维的渗透、对科学探究的体会和对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实现智育、德育和劳动教育的共同发展,并在课堂实施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仲小敏 《教师教育研究》2005,17(3):31-34,13
师资问题是关系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当前,初中综合课程已经在全国各试验区开设,但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师资问题尤其是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素养已经成为制约综合课程改革的"瓶颈"性因素。综合课程教师的教学技能由一般教学技能和特殊教学技能共同组成,它的提高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