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师友》2019,(3):17-18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体育课老师要重点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也要求遵从"理实一体化"教学原则。基于此,可加强中小学生"补偿性体能"练习,利用"补偿性体能"练习转变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营造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环境。文章将先分析"补偿性体能"练习设计问题,再阐述其课堂教学操作路径。最后,总结如何评价"补偿性体能"练习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正>体能练习以"辅助"或"补缺"内容存在于体育课堂中,一般安排在主教材前后,或融合于主教材中。根据练习方式的不同,分为"三式"即,"单列式""游戏式""嵌入式"。一、"单列式"体能练习方式在体育课中,教师为达到体能学习目标,在主教材前后安排一定时间的专门性练习,它具有直接性、实用性和简易性等特点。1.案例呈现。在《蹲踞式跳远》一课中安排810min的专项练习:收腹跳3组,每组练习10次;连续单脚跳3组(起始点距  相似文献   

3.
曹晖 《中华武术》2020,(3):37-37
一个高质量的中学体育课堂,体能练习的密度和强度要得到有效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当然,这一切实现的前提条件,则是解读教材,完成对体能练习内容的巧妙构建。一、"强度补偿"型体能练习策略"强度补偿"型体能练习,顾名思义是以教材当中的体能训练强度整体安排为核心,做好体能训练强度的合理优化。如教材当中涉及到的体能内容强度大,则体能练习的安排要保证低负荷,反之亦然。对于中学生而言,一旦在体育教学中超出训练负荷,则会产生疲劳感,对中学体育课堂失去兴趣。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体育单元教学中实施体能随堂练的练习内容、练习方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教材单元的辅助体能练习内容的排列与组合,找出了体能随堂练的内容设计方法与练习方法,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对比试验发现,实验班的学生运动技能及体能均胜出对照班。由此笔者也总结出了在不同教材单元中进行体能随堂练的途径与方式:分析主教材的优缺点——设计辅助体能练习内容——对体能练习内容进行排列与组合——设计体能练习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校体育》2020,(2):38-39
<正>"教材三个一"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刚要》提出的一堂课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单一身体练习、以此为核心的组合动作练习、游戏或比赛。[1]"学、练、赛、评"的课堂教学策略指向于学生在单一身体练习中"学",在组合练习中"练",在游戏或比赛中进行"自评"和"他评"。在水平四八年级的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单元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单一身体练习中近一步掌握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的技术方法,在组合练习中习得该"技术"的应用方法以及所需体能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6.
3分钟25米往返跑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典型教材,它对于多班级和小场地耐久跑的课堂教学仍然具有较高选用价值。快速启动与急停、合理分配体能、合理控制速度等教学内容都可以借3分钟25米往返跑为载体得以实现。但由于运动过程中略显"漫长"的机械重复,加之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竞技化"评价方式,使得这一练习单调枯燥,教学效果较差。最近,笔者拜读了北京体育大学贾齐教授《sports教材化方法的研究——以  相似文献   

7.
<正>体能是运动能力的重要体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能的提升练习十分重要,但传统的体能练习方法单一、枯燥,很难激起学生的学练兴趣。笔者以传统游戏"抬轿子"为基础进行改编,将趣味性融入枯燥的体能练习中,对器材、人数、队形等方面进行变化,形成新游戏"人力轿子",让学生在玩中练,在练中玩,切实提升体能课堂学练的有效性,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8.
<正>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引领下,《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出版,《纲要》的出版为地方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实施方案。《纲要》当中的"技术、体能、运用"视角下的单元构建和对一堂常态课的"七个一"的基本要求等理念为规范、改进体育课堂教学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思路。《纲要》对课堂教学具体要求的核心是"教材三个一"即:一个单一身体练习、一个组合练习、以及一个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能素质的提升会直接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实施技能练习与体能练习相融合,可以有效提升课堂运动技能,促进技能与体能共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运动技能与体能的概念、关系与融合设计的意义,探寻篮球教学中运动技能与体能相结合设计,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实现运动技能与体能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一、设计与说明体能练习存在着单一性与枯燥性的特点,简单地强制进行体能练习也能在教学中实施,但缺乏的是可持续性与生命力。如何引导教师在遵循身体素质发展规律的原则上,将体能练习活动在技战术学习范围内进行运作,追求技战术学习与体能练习的结合,强调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创设身体练习的氛围,聚焦学生"练"的有趣、"练"的有效,是本次课设计主要思考的方面。(一)教学指导思想发展学生体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  相似文献   

11.
<正>《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体育课堂教学的7个基本要求,即开始有队列、准备兼体能、"教材三个一"、复习成环形、放松内容化、少讲需多练、安全组织妥。其中"教材三个一"作为一节课教学策略选择的基本范式,即每一节课有单一的身体练习、以此为核心的组合练习、以此为核心的游戏或比赛,目的就是让教师们在每一节课中减少学生单项技术单纯的重复练习,而花更多的时间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练习,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正>体能提高与技能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提升学生体能是体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为遏制学生体能下降的不良趋势,素质练习"课课练"是有效措施之一。误区1:"课课练"时间过长,既让学生不堪重负,过度疲劳有损健康,又会影响主教材的教学;时间过短,则达不到提高体能的效果。对策: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人体机能发展规律,适宜地控制运动负荷,才能达到超量恢复,逐步提升体能。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时间、次数、重  相似文献   

13.
<正>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三段式"课堂教学结构,将其进一步细化成了5个教学环节,并按照各环节的特点和需求设置了与其相符的体育游戏——"六类"游戏,即准备部分中课堂常规环节的"激励性游戏"和准备活动环节的"一般性游戏""专门性游戏",基本部分中技能练习环节的"技能性游戏"和体能练习环节的"体能性游戏",结束部分中放松环节的"恢复性游戏"。经过反复实践,"六类"游戏对提高学生的学练兴趣  相似文献   

14.
<正>篮球是高中体育选修教材中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必开的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不可否认,学生喜欢的是篮球运动而非篮球课。《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了运用"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教学的观点,高中阶段也不例外,旨在改变体育教学中"教教材"的现象,引导教师学会"用教材教",从而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趣味性、有效性。如何运用"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高中篮球模块内容,改变"为技术而技术"的思维,构建"技术、体能、  相似文献   

15.
<正>一、解读教材内涵,巧构体能练习内容1."强度补偿"型体能练习内容一堂合格的体育课堂需要一定的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强度补偿"型体能练习是通过分析教学内容的强度来选择体能练习,即教学内容强度大,那么体能练习可以选择小强度,反之亦然。例如,在教学跑类教材时,整体练习强度很大,那么体能练习可以选择小强度的内容。如,在教学"弯道跑"时,就可以选择小强度的有氧练习:左右换脚  相似文献   

16.
<正>一、认识和定位体育教学中的体能练习通过研讨,参与研讨的教师观点各异,但主持团队认为,要想让学生全面发展,就应该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教师应将学生"育成什么样的人"作为体育教育思考的出发点,让学生通过有效的体能练习,得到"实惠",获得"福利"。认识体能练习的必要性后,就很容易对其进行定位,通过体育学习和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  相似文献   

17.
<正>一、球类教学中体能化设计1.学习准备兼体能。无论是一般性准备练习还是专项性准备练习,都应让学生动起来。如,在球类技能学习前,要设计密度较大,强度适中,对主学技能有帮助,且兼顾好学生体能发展的准备练习。再如,设计一套有"运、传、投、移"等篮球基本技术的球操,进行"影子运球"游戏(追着别人的影子运球),进行"足球弹珠"(将自己的球踢出去碰对手的球),这些练习,既起到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校体育》2021,(4):22-24
<正>《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需要通过体能、运动技能、体育文化和健康教育等内容的融合和有效教学来实现",并将体能模块列为必修必学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高一第一学段必须修满1学分共18课时。同时指出"为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每节课最好安排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高中阶段要通过体能必修必学模块、体能课课练、体能锻炼课的教学以及课余体育训练,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在学练中发展学生的体能是体育教学的一大难题,在此从浙江省九城区联盟初中组研讨活动中的三节课看学生体能发展的情况。一、预设体能是前提教学要学会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将发展体能的练习设计到教案的流程中。体能可以分为显性体能、隐性体能、显性与隐性相结合体能(见图1)。显性体能是指通过专项练习直接发展学生的运动素质。例如:专项准备活动、主教材的有痕设计、课课练或专项素质练习。隐性体能是指通过一些  相似文献   

20.
<正>补偿性体能练习就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采用的能够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或相弥补的,促进学生掌握技术或进一步完成动作的体能练习。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补偿性体能练习的针对性、补充性、相关性、实效性对发展学生体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引体向上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初中及以上男生必测项目,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往往因涉及力量的专项训练较为乏味,学生畏难情绪较大,加之无法从中获得成功感,从而导致了引体向上的成绩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