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绢本设色37cm×31.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月曼清游图》册共12开,作者以每月的气候变化为背景,描绘了宫廷嫔妃们一年12个月的深宫生活。画中主仆之间的关系颇为亲近,主不骄横,仆不卑微,主仆之形大体相近,破除了前人造型的桎梏。《琼台玩月》图描绘了八月中秋之夜,贵妇们聚集高台吟诗赏月的情景。此图以赭色烘染,凹凸层次分明。全图赋彩浓重,青、蓝、红、黄等冷暖色调,于和谐的呼应中洋溢出一种典雅、安谧的情境,其鲜亮明丽的色调与图中人物青春活泼的气息  相似文献   

2.
<正>这里我们所看到的这件《墨竹图卷》,绢本,纵33厘米,横533厘米。展卷为"梅道人录"墨竹画的要诀,独推文同"天纵之才"、"生知之圣",即刊本《文湖州竹派》中的相关论述。而文字  相似文献   

3.
<正>《千里江山图》绢本设色画,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画以长卷的形式,细致入微地描画出江南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不仅是青绿山水发展的里程碑,也是北宋以来水墨山水的集大成之作,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唐代画家张萱的画作,绢本设色。原作已佚,现存的是宋代摹本,因金章宗完颜璟判断失误而题为宋徽宗摹本,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752),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姐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虢国夫人游春图》重人物内心刻画,通过劲细的线描和色调的敷设,浓艳而不失秀雅,精工而不板滞。全画构图疏密有致,  相似文献   

5.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22年春晚的舞蹈节目《只此青绿》,演活了北宋18岁少年王希孟用近半年时间创作的绢本设色画《千里江山图》。在这幅旷世杰作中,“画学”少年王希孟,从构图、笔触的精心驾驭到颜料、色调的大胆使用,呈现了他对独特艺术境界的勇敢追求;用传统绘画高远、深远、平远共三个境界的完美创造与融合,艺术地表达了他对人生境界的深刻理解。以上论述具有启示与联想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五色鹦鹉图》是宋徽宗赵佶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通篇图、题句和跋较为完整,堪称三绝珍品。画上钤有元文宗"天历之宝"印,清戴明说、宋荦藏印及清乾隆、嘉庆内府鉴藏印,《石渠宝笈初编》有著录,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相似文献   

7.
《宫女图》     
正绢本设色24.4cm×25.8cm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此图是唐绘《笔耕园》60幅册页中的一幅,绘三位女子于后院休闲取乐之景。一位女子端坐桌前,桌上摆着剪刀、布匹等女红,或刚完成一幅绣花,此时正盯着翩翩起舞的红衣女子。院中花开满地,高大的树木繁茂苍翠。细细观之,这张画虽然是工笔画,但也加入了一些写意的手法。  相似文献   

8.
清代才子郑板桥,工诗词书画,尤善画竹。《郑板桥集》中有段画论,发人深省: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像,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相似文献   

9.
卢永琇 《历史学习》2006,(4):F0002-F0002
天津博物馆藏有一幅珍贵的宋代绘画《金明池争标图》。该画为绢本,纵28.5cm,横28.6cm。作者以严整的布局,细致的笔触,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金明池争标的情景。画面上,金明池拱桥横跨,湖水依依,大小龙舟片片;湖岸上桃花盛开,柳  相似文献   

10.
《教学随笔》2010,(7):F0004-F0004
《千里江山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作者王希孟。  相似文献   

11.
王维后期山水田园诗诗境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运用了诗歌、绘画、音乐等全部艺术手段来创作山水田园诗,把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引向了一个新的境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最突出的特点是“诗中有画”。这一点,前人有透辟的论析。苏武云;“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活之画,画中有待。”这是千古名断。王继还常常以动静相生的手法造成诗境;空寂中有流动。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这是一幅秋山落照图。“空山”,“深林”,林下“青苔”等景物,构成了一幅寂静无声、色调冷暗的图画;但诗人给这幅画面着意点…  相似文献   

12.
八十年代中期,浙江桐乡市博物馆征集一批古代书画,计40余件,其中最珍贵的是明代宋旭《松壑楼居图》,绢本青绿山水大堂,一幅超型巨作。写于万历乙未(159),宋旭时年71岁,正值艺术颠峰时期。78岁画白雀寺山水壁画,“时称妙绝”,名闻海外,惜寺毁画废,已不可再现。查宋旭国内外存世作品,率而计之,尚有49件,其中册页7件(36开),扇面3件,但他最擅长又处于成熟时期的“巨幅大嶂”,因保存不易而踪影难觅。《松壑楼居图》是一幅未被著录的佚作,消声四百年而在桐乡面世,使当今有幸获观宋旭艺术之精华,实属书画艺…  相似文献   

13.
美籍华人叶石农博土购藏,七百余年间未曾面世,也未尝见诸各种公私著录,署款‘再成七月子昂”的绢本四屏画公诸于世后,引起了有关人土的广泛关注与极大兴趣c经一些专家学者反复鉴赏、认真研究、细致考证,大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而较为共同一致的意思是:此四屏画立意深远,构图、布势、设色层次清晰,主次分明,功力深厚,是不可多得的精妙之作。且四屏画画风一致,画面内容既可独立写意,又有互相关照,应为同一书画家,在同一时期所作的一套系列作品。而多数人又认定:这四屏画是来未元初著名书画家赵孟在甲戌年,即他2…  相似文献   

14.
正绢本设色23.1cm×23.2cm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仇英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亦称"吴门四杰"。沈、文、唐三家,不仅以画取胜,且佐以诗句题跋,就画格而言,唐、仇相接近,而仇英在作品中一般只题名款。《船人形图》,是14世纪日本室町时代以后,将舶来的中国画汇集而成的手鉴中唐绘《笔耕园》60幅册页中的一幅。作品描绘主仆一众人乘船游玩的场景,人物衣饰的华美和物品的丰盛尽显奢华。《笔耕园》中经鉴识的画家人数达49名,宋元时代画家较多,其中也有明代  相似文献   

15.
绘画艺术,讲究色调。以冷色为主构成的画面,称为冷调子;以暖色为主构成的画面,叫做热调子。冷与热是艺术辩证法的一对矛盾,只有通过精心处理,恰当调配,才能构成一幅色调和谐、意境优美的美术佳作。文学创作表现手法与绘画原理常是相通的。在文学创作中,人物性格的设计与刻画、场景氛围的渲染与描绘,也讲究冷热色调的精心调配与恰当安排。古典名著《红楼  相似文献   

16.
南宁市读者刘显源先生 ,指出 2 0 0 1年新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有一处重大差错。刘先生在信中说 :该册《语文》课本有一篇课文是史思雷写的《欧阳修追字》。文中写道 :“韩琦是欧阳修的朋友。他在相州任职时 ,曾建造了一座别墅 ,取名‘画锦堂’。宋朝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应朋友之邀为‘画锦堂’写下了《画锦堂记》。”刘先生说 :“我初读而疑惑 ,继读而惊骇。”刘先生指出 ,据史料记载 ,宋朝宰相韩琦建的是“昼锦堂”而绝不是“画锦堂”。欧阳修应朋友之邀写的也是《昼锦堂记》而绝不是《画锦堂记》。并指出 ,所谓…  相似文献   

17.
正边景昭(约1356-约1428),字文进,明初重要的宫廷花鸟画家,活跃于明永乐(1403-1424)到宣德(1426-1435)时期。其画风延续北宋黄筌画派的工笔重彩传统,并融合南宋院画风格。边景昭以画花鸟闻名,《无声诗史》卷二记其"宣德间供事内殿,甚得主眷(甚得皇帝宠爱)。其所绘花卉翎毛,极其工致,与吕纪齐名。"《图绘宝鉴续编》记其"善翎毛花果,花之娇笑,鸟之飞鸣,叶  相似文献   

18.
大雁,是中国传统绘画题材,在唐代就已经入画了,历代的文人、画家都留下了许多表现大雁飞、鸣、食、憩的作品。《宣和画谱花鸟叙论》曰:“故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幽闲。”在中国美术史上,有许多名家画过此类题材:东晋顾恺之画过《凫雁水鸟图》、五代黄筌画过《霜林鸣雁》、宋代赵宗汉画过《水荭芦雁》、崔白画过《雪芦双雁》等。到了元、明两代,芦雁由工笔转为水墨小写意,元代王渊,明代林良、吕纪等均有画雁之作。清代产生了一位以画雁名世的杰出画家--“扬州八怪”之一边寿民,被人们称为“边芦雁”。本文介绍的明代汪肇的《芦雁图》,是典型的以雁为题材的佳作,体现出一种文人派画风和笔法。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认为:悲剧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我国是悲剧的故乡。中华民族数千年历经磨难的历史,为悲剧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极其丰厚的土壤。从原始的祭祀歌舞到先秦的《诗经》、《楚辞》,悲剧已从朦胧的审美意识中逐渐成熟起来。《孔雀东南飞》就是一曲悲天恸地的千古绝唱。这首被明王世贞誉为质而不俚,乱而能整,叙事如画,叙情如诉的长篇之圣。通过府吏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控诉了封建专制制度  相似文献   

20.
《洛神赋图》是以三国时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为题材而创作的绘画,该画以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该赋的内容,系连续性的神话故事画。现存《洛神赋图》是一件宋代摹本,但仍保留了不少顾恺之的画法风格,具有原作之风。画作巧妙地把诗的幻想,在造型艺术上加以形象化,创造了诗、画结合的杰出范例。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