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個人如何能夠將書法、音樂、象棋、體育運動等興趣與學術硏究集於一身,且樣樣在行?如何從平凡的貧寒子弟成長爲學識淵博的北大敎授?如何在紛繁多變的時代裏解讀蔡元培思想,把握北大精神?在興趣與學術之間,胡軍老師有太多的故事,也有太多的感悟。  相似文献   

2.
王萍 《世界文化》2009,(10):42-43
自从读了三毛《哭泣的骆驼》,撒哈拉就成为我心目中的梦幻情迷之所——一个金灿灿的充满神秘气息的广袤沙漠。终于,在一个晴朗的冬日下午,乘着尼桑越野车,伴随着轻快的阿拉伯音乐,我来到了被称为撒哈拉门户的杜兹,参加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杜兹国际撒哈拉节。杜兹镇位于突尼斯南部的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带,这个被沙丘和绿洲包围的古老城镇一直被视为通向撒哈拉大沙漠的门户,至今仍保留着饲养单峰骆驼的习惯。每年十二月份的国际撒哈拉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新闻媒体参加,已经举行了将近四十年了。  相似文献   

3.
1850年的一天,德国探险家因里希·巴思在撒哈拉的特西里高原突然发现当地一些岩石的表面竟有野牛、鸵鸟和人的画像,其色调雅致和谐,画面栩栩如生。这一发现使原本不为人熟悉的撒哈拉沙漠更具神秘色彩,其后百余年间,人们陆续发现的大量岩画成为撒哈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至今人们都无法知晓那些精美的岩画到底何人何时所为。  相似文献   

4.
刘武 《世界文化》2013,(8):25-28
一说到阿拉伯这个字眼,人们的眼前可能就会浮现这些影像:波斯湾、阿拉伯半岛、撒哈拉沙漠、神秘的驼队、高高的金字塔、穿着长袍的阿拉伯人、波斯地毯和银器、阿拉伯水烟和红茶等等,这些在《一千零一夜》《英国病人》《撒哈拉》《阿拉伯的劳伦斯》等电影中出现过的情景要是呈现在眼前,你会愿意错过吗?因为拍摄纪录片的缘故,刘武有机会在三个月时间内驾车穿过阿拉伯半岛,渡过红海,  相似文献   

5.
出路     
北雁 《大理文化》2022,(3):4-22
一 人生的出路是读书还是骑马?在百里彝山,这样的争论直到今天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包括我智慧果敢的阿普,在这个严肃的话题面前也有过太多的徘徊、犹豫、痛苦、失落和迷茫.可至今20多年过去,让族人们记忆深刻的,还是作为民办教师的他与教育局的领导有过那么一次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6.
很少有什么文化像黑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文化那样,既在世界各地被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人们所共同享有,又同时被他们所忽视。作为一位音乐爱好者,您可能经常会从一次音乐会中,一个舞蹈的基本语汇中,甚至从街头听到的某一首曲子的主旋律中,捕捉到源自黑非洲的音乐的元素,窥见黑非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加纳阿克拉市出版了大部头著作《外科原理》,深受非洲出版商与销售商的欢迎。他们说,“这是非洲在著书与出书方面站起来的标志”。今年举办的津巴布韦第12届国际图书博览会所要展示的正是这一点。在这一届博览会上,约有5万多人云集于此,其中包括数百名西方颇有影响的出版商、作家经纪人、书商、图书馆专家及教育家。去年,国际出版者协会正式承认了该博览会.全球图书博览会每年有数百个,但获此殊荣的只有24家。津巴布韦的出版商与销售商布里克希尔说:“这个博览会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代表了整个撒哈拉南部的非洲国家。…  相似文献   

8.
雪冬 《世界文化》2005,(7):34-36
当我到达阿腊欧阿尼——马里的一座小小的沙漠绿洲时,暮色已给天空染上一层朦胧。这是我在撒哈拉坞的炽热阳光下跋涉一天所遇到的第一个栖息地。  相似文献   

9.
图阿雷格人的头巾居住在撒哈拉大沙漠的图阿雷格人是游牧民族。在沙漠北方生活的1万余人,主要饲养羊和骆驼;生活在沙漠南部的人有25万,多饲养大牲畜。图阿雷格男人习惯在头部严严实实地围上一条长达5至6米的白色或兰色棉布头巾,只将一双眼睛显露在外。这种被称作...  相似文献   

10.
沪生 《世界文化》2007,(12):42-43
我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时候,有幸参加了阿尔及利亚国防部组织外国驻阿武官到阿南方的旅行,前后共10天。在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里,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与我们联欢的居住塔曼拉塞特地区的图阿雷格人。  相似文献   

11.
西大街随想     
大理有条很有名气的老街--下关西大街.说它有名气,是它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诞生了.两千多年来,西大街几多风雨,几经磨难,匪患兵燹,洪水地震,风雨雷暴,战乱血火……它历经了太多太多的危难,有几次几乎要从地平线上消失.然而,历史的手臂终于把它挽留住,直到二十一世纪来临的今天.  相似文献   

12.
狼为什么要嚎叫?猩猩为什么要拍打自己的前胸,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若想探究其中的奥妙,请看下列的一些解释。动物真会"玩耍"吗? 是的,而且有时不过是娱乐和游戏而已,尽管这种"玩耍"常常有重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明朝初年,受宋元崇尚简洁之风的影响,笺纸的制作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历史学家邓之诚在他的《骨董琐记》一书中,专门有一条介绍明代的笺纸,其中说:"明大内各笺,洒金五色粉笺,印金花五色笺、青纸,俱不如宣纸。有楮皮者,茸细而白,有宣德五年造素馨纸印。元有绍兴蜡笺、黄笺、花笺、罗纹笺,江西白观音,清江等纸。宋有藏经纸、匹纸、碧云春树、龙凤团花、金  相似文献   

14.
女书作品的诗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建军 《寻根》2001,(4):26-30
现传的用女书写作的学性作品有600多篇。其中“唱本”和“贺三朝书”等民间礼仪性本用诗体形式,直接在人与人之间用以交际的书信等也都是诗体,女书作品为什么基本上都是诗体形式?女书作品诗体形式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女书作品有没有所谓的诗学价值?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军 《世界文化》2006,(12):29-29
蜘蛛是常见的昆虫之一,但它身上却藏有太多的未知秘密,并不是所有的蛛丝都具有相同的成分——不同种类的蜘蛛会吐出不同的蛛丝。有些种类的蜘蛛甚至同时拥有七个丝腺,分别产生出七种截然不同的蛛丝。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不同类型的蛛丝呢?因为每种蛛丝都有其特殊的作用。所有的蜘蛛都会吐出一种叫牵引丝的蛛丝,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说是蜘蛛的生命线。无论什么时候你观察它们,都会发现蜘蛛身后跟着一条蛛丝,那就是牵引丝。当蜘蛛从空中掉下来时,它可以充当蜘蛛的保险绳,帮助其安全着地;当蛛网有不速之客闯入时,连接蛛网和蜘蛛的牵引线又变成了…  相似文献   

16.
真正的快乐是人生的意义之所在。诗人亚历山大·蒲柏说:“快乐是我们生存的终极目标”。可是,随着生活逐步走向现代化,物质财富的增加,我们还是不快乐,心里充满不安。我们有太多的欲望,整天忙忙碌碌,疲于奔命。有了汽车  相似文献   

17.
现在我明白     
Linda  Gregg  刘昕蓉 《世界文化》2006,(2):24-24
每个人都有远行出走的冲动,一半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否则别无选择;另一半是为了逃避已经很好的生活,他们的选择恰恰太多。  相似文献   

18.
刘武图文 《世界文化》2013,(8):I0001-I0004
一说到阿拉伯这个字眼,人们的眼前可能就会浮观这些影像:波斯湾、阿拉伯半岛、撒哈拉沙漠、神秘的驼队、高高的金字塔、穿着长袍的阿拉伯人、波斯地毯和银器、阿拉伯水烟和红茶等等,这些在《一千零一夜》《英国病人》《撒哈拉》《阿拉伯的劳伦斯》等电影中出现过的情景要是呈现在眼前,你会愿意错过吗?  相似文献   

19.
马光宇 《大理文化》2012,(12):102-111
"靖难之役"后,建文皇帝踪迹何在?历史学家对此众说纷纭,难成定论。其中有一种说法是建文皇帝到了云南,很多地方都有相关的地名、诗词、楹联为证,比如武定狮子山,比如大理无为寺,比如洱源县的"眠龙洞"、"潜龙庵"、"标楞寺"等地,均与建文皇帝有关。历史是否如此,还是后人附会?这些都有待进一步地寻找和探考。本刊编发本地作者马光宇先生撰写的此篇文章,乃一家之言。是耶、非耶?盼读者诸君赐教。  相似文献   

20.
在巴黎的中心,有这样一座公园,比起埃菲尔铁塔、卢浮宫、香榭丽舍大道、协和广场、凯旋门和凡尔赛宫来说,导游们不愿在这样一座公园费上太多的口舌,旅游手册也不愿在这里费太多的笔墨。于是,作为一个巴黎的匆匆过客,你可能很难关注这座公园。你可以忽视,但你无法回避——你座下的车辇会一次又一次地路过这座公园;塞纳河的游船上,你目光穿越这座公园望到了卢浮宫;你的脚步甚至穿行而过,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