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音乐小词典     
[甘肃民歌]甘肃省地处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的交接地,地形极为复杂,民族众多,有汉、回、藏、东乡、蒙古、保安、裕固、撒拉、哈萨克、满、维吾尔等十一个民族。因此,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歌。中部地区的临夏、岷县、临潭、临洮一带,是花儿的家乡,“花儿”亦称“少年”,是流行于甘青宁一带的山歌,分为河州花儿,洮岷花儿与陇中花儿三大体系。河州花儿曲调悠长清脆,富有辽阔的气息和强烈的民族特色,洮岷花儿声调高亢平直,叙事性较强,具有独特的山野风味,并有一种传统的演唱形式,即每年农历六月初,在洮河两岸有大小十多处花儿演唱会,参加者…  相似文献   

2.
河州花儿是甘肃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是陇原儿女精神文化生活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如实记录了临夏及周边地区各族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情感状态,保留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地方词语及其特殊的使用方式.近年来出现的河州花儿,还不时透射出西北区域语言文化传统承习流变的影子,表现出西部地区所特有的口语修辞特征.  相似文献   

3.
张家川“花儿”是流行于甘肃东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一种民间演唱艺术。张家川“花儿”演唱方法多样,咬字吐词方式、用气方法、共鸣腔体的运用和润腔技术独具特色,对之加以分析和提炼,为当下民族声乐的演唱与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花儿及其被称为少年和山歌、牡丹的由来。花儿起源于公元4世纪的河州鲜卑族中,开始发展于南北朝时期,基本成熟于唐宋元时期,广泛流行于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5.
花儿是流行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民歌,它即兴演唱,格调高亢、优美、朴实,堪称"高原绝唱",是西北地区最为独特的原生态口头传统类型.论文从花儿歌词所包含的生态和谐观、花儿会场的生态美两个方面揭示了花儿的生态文化内涵.花儿是一种生态文化资源,它集自然美、人性美、生态美于一身,在乡村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功能.花儿作为一种备受当地民众喜爱的民歌,发挥着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花儿”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谣,在我国西北大地上流行广泛,尤其在各少数民族中传唱甚广。但是,这些不同民族的花儿无论是唱词上还是在唱法上都表现出不同民族的特色。回族尤其如此。回族花儿在唱词中表现出了她的族源性;在唱法上运用尖音唱法,表现了回族花儿演唱中的典型性;回族花儿中的语言禁忌,表现了回族花儿演唱过程中的民族性等都表现了回族花儿的回族特色。  相似文献   

7.
“花儿”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演唱艺术。本通过对回族、撤拉族及土族“花儿”的演唱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借鉴与发展,把不同民族的演唱风格,用科学的演唱方法融汇贯穿到演唱中,使“花儿”这一民族声乐艺术取百家之长,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步向多元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花儿”又称“少年”,是甘肃、青海、宁夏的回、土、撒拉、东乡和保安等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实际上是一种高腔山歌,以歌唱爱情为主。甘肃花儿(河州花儿、洮岷花儿)具有荡人心魄的艺术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一年一度的花儿会成为各族人们传统的艺术狂欢节,是甘肃一大民俗景观,以松呜岩花儿会和莲花山花儿会最负盛名。  相似文献   

9.
知识网站     
山歌为什么被称为“花儿”在我国西北部的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地区,人们将山歌称为“花儿”。究其原因,有人推测它源自甘肃康乐的莲花山地区,因山形似花,也就把山歌称作“花儿”;也有说是对唱的男女双方,都把对方称作“花儿”,因而得名。“花儿”的各种曲调也有一个小巧可爱、富有音乐性的称呼,叫作“令”,如《白牡丹令》、《尕马儿令》、《仓朗朗令》等,这也许是从它的歌词———一种优美的民间诗歌来的吧。演唱“花儿”时,男声时用真嗓(称苍音)、时用假嗓(称尖音),运用丰富的音色变化造成虚虚实实、辽阔遐远的意境,具有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花儿"《河州三令》的特殊唱法即"尖音唱法"和"苍音唱法"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两种不同唱法的基频、能量、共振峰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花儿"的尖音唱法基频高于苍音唱法基频,且尖音的基频数值比苍音的基频数值波动性大;2.《河州三令》尖音曲段的能量要明显大于苍音曲段的能量,且能量变化和基频成正比;3.无论是哪种唱法,F_1、F_2、F_3的频率值依次递增,表明了尖音曲段和苍音曲段的共性,不同点在于苍音唱法舌位更高,多使用圆唇,而尖音唱法舌位更靠前。  相似文献   

11.
朱仲禄是我国著名的“花儿”艺术家,他不仅在“花儿”演唱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演唱经验,而且在“花儿”的创作、研究上造诣颇深,是集“花儿”演唱、传播、创作、研究为一体的学者型歌手,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民族民间音乐财富。对朱仲禄的演唱艺术理论及实践的研究,对于继承并丰富民歌演唱艺术方法,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使“花儿”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传承、推广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桂梅 《现代语文》2006,(12):82-82
松鸣岩位于和政县南端,距临夏市50公里,海拔2730米,方圆数十里山峦叠嶂,松柏参天,当风吹过,松呜如涛,是有名的河州八景之一。松鸣岩花儿会是回、东乡、保安、撤拉等族的民间传统歌会。每逢农历4月26至28日(俗称四月八),当地群众和外地游人便纷至沓来,漫唱“花儿”,举行一年一度的“花儿”盛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唱法是建立在中国民间唱法的基础上,并借鉴西洋唱法的科学部分,在实践中形成她的独特性。其中,花儿演唱对构建中国唱法的意义重大,花儿演唱是中国唱法的一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价值、有发展的声乐艺术门类;为建立与实践民族的唱歌方法,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4.
“花儿”是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并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山歌。老爷山以其美丽、神奇耸立于青海省大通县北川河畔。通过对老爷山“花儿”会的所闻、所见、所感 ,可以对老爷山“花儿”的演唱类型、演唱内容及曲令特点作一些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5.
"花儿"演唱方法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儿”是广泛流传于西北高原农牧地区的“山歌”,“花儿”以高亢、嘹亮、粗犷的演唱风格使其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多样的拍子、多变的速度、自由的节奏等特色,形成了符合“花儿”演唱特有的发声方法、润腔技巧与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兰州七年的学习生活让我对西北的地方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对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故酝酿此课题来浅谈,以证学路。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以下简称"花儿"、"信天游")都是我国较为珍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资源,二者都是在自然环境之下的产物,是在我国特殊地域下的多民族融合的文化结晶体,它们的产生、传播、演变、发展都在同一个国家体制下,存在于人类共同的社会发展过程里,这都是二者的相似之处。有关"花儿"和"信天游"的独立研究虽然为时已久,独立成果也颇见丰硕,但是对二者进行综合比较研究截止目前甚少。这就促成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借之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拥有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方面的权威而全面的资料,故定会为本课题提供丰厚的养料。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自己曾经亲临现场的松鸣岩花儿会和二郎山花儿会的具体描述,分别从两大花儿会所处的地理位置、花儿隶属类别、花儿会所演唱的内容及花儿令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归纳出河湟花儿与洮岷花儿的区别。并相应地提出了自己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点及建议,有一定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花儿作为一种演唱艺术,是歌手在特定情境下的即兴创作和表演。而创作和表演是花儿演唱过程的两个方面,是由歌者和听众在特定的时空下共同构成的一种“在场”。在这种“在场”视阈下,花儿演唱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本文从歌手与听众、创作与表演的关系人手,对花儿在创作和表演中的程式化特征和表演性特征做一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花儿”的翻译研究相对薄弱。有关“花儿”翻译作品及翻译研究的学术论文寥若晨星。民族志诗学理论是一种针对如何记录与翻译土著民族口头诗歌以保留或还原特有的诗歌性、表演性的诗学理论,对于“花儿”这种典型的口头诗歌的记录和翻译具有指导意义。研究发现,在现有“花儿”的英译中,译者基本没有传译含蕴于歌词中的诗性与音乐性。由此出发,本研究采取民族志诗学理论视角,在“河州花儿”的英译中最大限度再现含蕴其中的诗性与音乐性,旨在为西北民歌英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理论的建构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20.
《清河州契文汇编》收集了588件清朝嘉庆二十四年至宣统三年,约百年间河州地方形成的契文。它为我们展现了清代河州土地买卖、土地典当的价格、交易规模等方面的历史原貌,反映出同治回族起义前后河州土地买卖呈现出极不相同的两个时期。这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此时期河州历史提供了宝贵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