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因此,在建立中国特色的项目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学习西方制度化管理的优势,实施组织化、科学管理化,又要汲取中国传统丈化及管理思想的精髓,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相似文献   

2.
启始中国传统文化产业陈忱历时9年、耗资600万,用电视手段诠释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国书画名家》,以其在世纪之交规模最大,荣膺中国书画专题片之最。1996年出生的陈忱,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出了校门之后,一路平步青云,具有  相似文献   

3.
研习中华传统文化,从中汲取优秀部分发展和完善治国理政思想,一直以来都是我党的优良作风。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地位,认真探讨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旨在促进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合。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吸收了法家、道家、佛教等文化,逐步形成和发展。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虽有很多积极的方面,但总体上说来仍存在很大差距,抑制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本文就神和人的关系、处世与思想追求、科学理性精神、人权、性善及性恶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是儒家思想,却又与单纯的儒家思想不同,他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继承与发展,但基本都是通过礼与法的有效结合来规范国家、家庭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中国持续稳定发展的传统法律文化体现了中国上千年的法律实践成果,也称得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在不断发展,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突显,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迄今为止,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部分礼法融合的价值内涵依然是有利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  相似文献   

6.
《文化学刊》2012,(4):128-128
宋玉波在《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撰文指出,庄子式的剩遗物或许最终被消释于个体之中,即个体心灵之自由的维度,此点已为广大学者所认可。但我们又发现,庄子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还为剩遗物的意识所缠绕,却显然又意识到了此种意识的不足。他这样回应东郭子的追问,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实现语言学习的目的,有利于留学生的自我修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因此,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将其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化学刊》2012,(4):59-59
吴志节、王育平在《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第1期撰文指出,把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看成是一种生存哲学更为合适。和合文化包蕴的内涵要远远比方法论丰富得多,其中包括推崇多元与和谐的价值观、重视伦理与审美的实践论等成分,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在认识论层面,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文化管理,是基于"文化人"的人性假设理论,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通过发挥大学精神等文化形态因素对教师进行激励和约束,从而提高高校的凝聚力,使教师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实现个人与高校协调发展。文化管理理论的创立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而儒家修身理论以人性理论为思想基础,以博学多思和慎独自律为基本途径,以中庸和谐为外部目标,以精神境界为内在追求,与高校教师文化管理一一契合。  相似文献   

10.
李姗姗  苏旭 《职业圈》2007,(19):41-42
传统法律文化在清末变法之际,制度层面的成果消失了,但精神实质却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传统法律文化形成和特征的把握,可以解释法律实施的实然和应然的冲突,有利于深刻把握当今法治社会建设实践.文章从礼法关系变化、法与和谐、息讼、德礼、人情的关系等角度考察、探析传统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伦理”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个前沿话题 ,它主要思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 ,不同于传统的人与社会的道德概念。在以往有关生态的美学研究中 ,大都孤立地谈论生态中的美学构成或生态思想 ,虽然联系了人 ,但没有联系人的行为和动机与生态所构成的伦理关系。以崇尚自然为基本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蕴涵着深刻的自然生态观 ,同时也体现出以关注自然界中的人为鲜明特征的生态伦理精神 ,这与当代环境伦理学所阐述的思想具有相通之处。中国人的审美世界事实上是以生态伦理为依据而形成的一种宏大的、整一的、体现出人文内涵的精神境界 ,它通过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两个层面体现出来。当代生态环境面临的危机的根源还在于美学 ,在这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这一优秀美学资源值得我们认真梳理和深入发掘。  相似文献   

12.
社会秩序存在于主体行为的约束之中,主体行为的约束一靠道德教化,二靠法律制约,前者是人们根据社会普遍伦理与道德规范来行为,自觉自愿地不去违背或触犯这些规范,属于"自律",后者是通过法律的制裁和权威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属于"他律"①.任何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持都必然是"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曾做过保安的中国农民蔡小华做梦也没想到,有位艳若天仙的美国女大学生会爱上自己,而且是那样的义无反顾,二人最终花好月圆!  相似文献   

14.
《孝经》自战国中期成书以来,一直为传统社会所重视,行孝成为修德之大者。《孝经》展现出完整的德性思想体系,所言孝道形上形下两面兼说,使道德行为紧扣其形上根源而不失修德行善的动力。「最高理型」的「孝」表示纯粹的道德价值,这是一个文化体系的价值根源。「次级理型」的「孝」表现为道德价值的「方向」(信念),关联于具体的文化内容则为「敬」。「敬」体现孝道的基本特质,故「孝敬」连言。孝之事行虽异,但孝之理却相同;孝行发乎本心,纯粹不杂,则孝之理与孝之行一体无间。「孝」由一身开始,而及于家国天下,由至诚无私的「敬」心贯串其中,而后为孝道之大成。至于行孝可保富贵等思想,则反映了德福一致的人心大愿。  相似文献   

15.
Weiss C 《Minerva》2012,50(1):127-137
Despite the ubiquity and critical import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their role receives insufficient attention in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urricula. There is little literature on how the relations between science, technology, economics, politics, law and culture should be taught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 Since it is impossible even for scientists to master all the branches of na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at affect public policy, the learning goals of students whose primary training i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should be to get some grounding in the natural sciences or engineering, to master basic policy skills,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that lin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their broader context, and to gain a respect for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imensions of the broader issues they are addressing. They also need to cultivate a fearless determination to master what they need to know in order to address policy issues, an open-minded but skeptical attitude towards the views of dueling expert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y agree with their politics, and (for American students) a world-view that goes beyond a strictly U.S. perspective on international events. The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ogram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STIA) is a unique, multi-disciplinary undergraduate liberal arts program that embodies this approach and could be an example that othe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might adapt to their own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报告文学发生于近代.这一文体的生成是由多种文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近代文化的转型,是报告文学发生的内在动因.报告文学是近代新闻文化的伴生物,是此间政治文化的载体.同时,它又是近代写实文学观的一种积极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两千多年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此同时,这位在中国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布衣圣人,又身体力行而周游列国,以宣扬和传播自己的思想学说。孔子显然是儒家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孔门的教育与儒家文化的传播是交织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我们所从事的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宗旨的大学教育工作,也是对孔子精神的一种继承和发扬。想到这一点,我们不能不敬畏和骄傲于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大学,一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在中国众多的高校中,北京语言大学又以其特殊的建校宗旨和办学历史而在这方面显得格…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再出发--陈立夫空中访谈录之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凝聚着百年中国全部的苦难与梦想 ,屈辱与反抗 ,挫折与探索。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 ,我们有资格昂头挺胸谈论中国文化的再出发 ,这对五千年的文化生命是一种安慰 ,我想对先生也是一种安慰。●谈中国文化的再出发 ,我有三个问题弄不明白 ,而且我认为这些问题没个说法 ,那末按问题的内在逻辑必然给出如下结论 ,即中国文化不可能再出发 ,甚至中国文化能否继续存在都将成为最大问题。三个什么问题呢 ?第一 ,近代中国的落伍究竟是西方列强的侵略还是中国文化的所谓“劣根性”。综观一部人类文化史 ,世界上大概很难找到中国那样…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正值中韩建交20周年,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迎来了又一批来自韩国庆州大学的留学生,他们在与中国学子的相处中延续着金兰之交。“神奇”西湖创造灵感,春日的杭城最适合外出踏青,在与韩国留学生们的交谈中,聊得最多的就是西湖美景——无疑为大家心中的最爱。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丰富多彩,其中许多可以成为我们建立新世纪文学理念的资源,这些就不必一一详述了.我今天只想讲一点,中国古代文学思想最根本的理念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对崇高和不朽的追求,将文学视为崇高的不朽的事业.古人对"文"的解释,对"文字"的解释,对文学的解释,都体现了这一点.<诗三百>在汉代被尊为经,<离骚>在汉代也曾被称为经,<文心雕龙>前三篇为"原道"、"徵圣"、"宗经",都表现了古人对文学的尊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