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是学生对表扬批评不在乎吗?朱文杰,朱瑞表扬与批评,是传统的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但近年来,这一方法在一些学校却不那么灵了。不少学生对表扬和批评不在乎,一些教师感到挠头。有些教师认为现在学生思想活跃,不那么重“名利”;有的教师说是现在的学生“重实惠,轻...  相似文献   

2.
走进安远县九龙小学,那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令人耳目一新;而更荡涤心襟的,却是学校涌动着的一股和谐的内在活力:教师倾情工作,学生潜心求学,家长多方配合……“不批评”周,让学生信心倍增“这个星期老师没有批评我,同学们也不再笑我笨,我的一幅画还在学校得了奖。从今以后,我一定会认真学习,争做一个好学生。”这是九龙小学实行“不批评”周以来,五年级一位学生写的一篇周记。九龙小学“不批评”周活动要求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共同约定每月的第一周为“不批评”周。在这一周内,学生在不违反法规和学校纪律的前提下,即使有些…  相似文献   

3.
张红梅 《江西教育》2004,(17):28-29
在学校教师批评学生司空见惯,但是在批评犯错误的学生时,如何既能顾及到学生的自尊心又能收到良好的批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对学生充满爱心并讲究批评的艺术性。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我借鉴其他教师的批评方法并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把下面几种方法推荐给大家。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近日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专门在第十六条明确了班主任批评学生的权利:“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显然是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特别作出的规定。作为一名教师,我不禁疑惑,不是班主任,就无权批评学生吗?怎样才算是批评学生的“适当方式”?  相似文献   

5.
我们时常会在一些学校里看到教师在课堂上大声批评站在桌前的犯了错误的的学生,可批评结果大多是事与愿违。有的学生可能会由此感受到自身的错误,而“改邪归正”;但更多的学生却由于感  相似文献   

6.
曾经听过一个叫人高兴不起来的故事:在一个“参与式”校长培训班上,培训的主题是“如何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学生中心地位”。一位校长被要求回答一个情境性题目:当一位教师与一名学生发生争执,到校长室去评理的时候,校长该批评教师还是批评学生?据说这位校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当然是批评教师,因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刘海 《贵州教育》2010,(22):22-23
批评学生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手段,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之一。当前,受社会上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上不少新问题在不断出现,学生中许多新情况在逐渐发生,素质教育在一些地方仍受到部分教师曲解,不少教师慨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管了!于是,部分教师不敢批评学生了(尤其是“学困生”)。面对当前的教育,教师要不要批评学生?怎样批评学生?  相似文献   

8.
在一所学校里,如果教师动辄跟学生发火,则校长一定会批评这位教师。但是,在批评这位教师的时候,可能校长也会发火:“你说你像不像话?我已经跟你们讲了多少遍,不要对学生发火,可你们还是这样,气死我了……”  相似文献   

9.
支招一句话     
由于受赏识(鼓励)教育理念和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政策规定的影响,更由于教师采用批评教育手段导致学生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当教育部出台“教师可以采用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一法规条文时。很多教师竟然一时无所适从。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划定批评与体罚或变相体罚的界限,营造批评教育学生的良好环境,激活和谐的学校批评教育的“场”。这个“场”应该吸引教师,激发他们教育学生的热情,让他们敢批评、会批评学生.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师生共舞的校园里,学生不可能不犯错误,教师不可能对犯错误的学生置若罔闻。如此,因教师批评学生而引发的家校纠纷必然会发生。如何有效应对客观存在的现象,学校可以在“一心一意”原则的指导下,制定“三位一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近日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特别作出了“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中职学校教师批评学生时,往往会认为批评就是“挑毛病、找错儿”。带着这种观点,在批评学生时,常常采用尖刻的数落、粗暴盼洲斥和恶意的挖苦,结果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恐惧、反感、憎恨,以至酿成一些不良的后果。所以,班主任通常采用表扬的方法来鼓励学生,但是我却认为恰如其分的批评效果会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3.
快乐晨会     
许多教师对晨会课认识不够,甚至认为“短短的十分钟可有可无”,把晨会课上成道德说教课,苦口婆心地讲道理;把晨会课上成“批评课”,批评成绩差、习惯差、作业不完成的学生:把晨会课上成“布置课”,布置今天要准备什么东西,要做什么事情……上学期末,我们对学校的10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晨会课感兴趣的不足10%,学生畏惧“晨会课”,因为怕“批评”:学生不爱上晨会课,因为讨厌教师婆婆妈妈讲琐事。晨会课究竟该上什么,怎么上,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推动教育科学研究.展示教师和学校风采,近日,广水市教育局举办了全市中青年教师教育观念辩论赛。 本次辩论赛分两场,设有“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好还是以教师为主好”和“表扬使学生进步更快还是批评使学生进步更快”两个辩题。  相似文献   

15.
吴群星 《教书育人》2001,(24):44-45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学生,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学生有了过错,教师理应批评,但批评时千万不能一股脑儿地数落他们,要讲究策略和艺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涵蓄地批评教育。其方法和策略有如下几种可借鉴:一、“奖励”中批评。古人说:教子十过,不如一奖。而我们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奖励习惯于奖那些学习好、成绩优秀的学生,很少考虑到运用奖励这一手段对有过错学生的批评教育。《小说界》曾刊登过这样一则寓言:一位退休老工人在学校附近买了一栋简…  相似文献   

16.
《广东教育》2006,(6):58-58
事件:针对一些学校和教师将学生成绩进行排名公布的做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贺铿建议在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中增加条款,“明确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严禁将考试成绩排名公布”。“在美国,学生的成绩属于个人隐私。”贺铿说,“但在我们的一些学校,学生成绩不但要公布,还要排名次,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学生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适当体罚是否需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时期以来,新闻媒体对多起严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事件的曝光力度较大,不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消除体罚、变相体罚问题非常重视。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相应的制度——在当面批评教育学生时,让学生站立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一些学校告诫教师:“安全第一(不出教育事故),教学第二。”对于这种现象,笔者甚为担忧——对于那些屡教不改、影响极坏的学生,我们恐怕更管不了了。不少学校都有目无纪律、打架斗殴、扰乱课堂的个别学生。这种学生桀骜不驯,对一般的批评教育根本无所谓,甚至受了处分仍一意孤行。对于这样的学生,能不能…  相似文献   

18.
批评旨在帮助学生克服和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行为。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把握好“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批评语言要适度。教师的批评语言直接作用于学生。话说得太轻,学生不屑一顾,不以为然;话说得太重,学生接受不了,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应根据批评对象的个性差异及其错误的性质来把握好“度”。一般来,对性格孤僻、胆子小的学生要和风细雨,把话说得轻柔委婉一些;对性格外向、平时较随便、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的学生,则可把话说得重些;对自尊心较强的学生,批评要有层次,逐步深入,不能一下子把批评的信息全部抛出;…  相似文献   

19.
徐贲 《教师博览》2009,(11):38-38
最近,班主任被“授权”可以批评学生,引起了不少议论。这使我想起了上学期说理写作班上的一次作文,议题是——学校是否应该允许教师打学生(spanking)。美围一些地方还保留英国传统的spanking,这种体罚触及的学生身体部位和方式都有明确规定,一般是用手掌、小棍子或木片打学生的臀部,所以又可以叫做“打屁股”。  相似文献   

20.
曹中原 《湖北教育》2002,(23):15-15
常听见一些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学生,批评一百次也是枉然。”其无奈的神情令人痛心,也发人深省。 批评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完善自我。换句话说,有效的批评应该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自我教育”行为。感叹批评失灵的教师,恰恰是在“转化”上显得无能为力。 笃信“严师出高徒”的教师,常以一种暴风骤雨式的批评来对待学生的错误。其结果,教师自己消耗了无谓的精力,受批评的学生身心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