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尊重好意     
一位同事跟随一个教育考察团到瑞典访问。在这个美丽的国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天,他们找不到要去的地方,正着急的时候,一个瑞典男孩主动上前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得到许可后,男孩非常热情地为他们指路。这条路线果然不好走,反复听了几遍,他们方才明白。男孩走了,他们正要按照男孩的指点出发,  相似文献   

2.
孙万新 《湖北教育》2009,(11):60-60
无意问看到一则小故事,读来值得回味。某教育考察团到瑞典访问。一天,他们迷了路,正着急时,一个瑞典男孩主动上前非常热情地为他们指路,因为地形复杂,听了几遍他们才弄明白。男孩走后,他们刚要出发,却发现一直站在旁边的另一位瑞典人走过来,那个瑞典人微笑着说:“刚刚那个孩子告诉你们的路线错了,但为了尊重他的好意,我决定等他走了再告诉你们正确路线。”  相似文献   

3.
让尊重随行     
无意间看到一则小故事,读来值得回味.某教育考察团到瑞典访问.一天,他们迷了路,正着急时,一个瑞典男孩主动上前非常热情地为他们指路,因为地形复杂,听了几遍他们才弄明白.  相似文献   

4.
1833年10月21日,一个男孩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家庭降生。这个男孩日后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商人以及诺贝尔奖的创立人。他的父亲是艾马纽·诺贝尔,母亲是安德瑞特·阿尔塞尔·诺贝尔,他们为儿子取名阿尔弗雷德。艾马纽·诺贝尔是一位工程师和发明家。他修建桥梁和房屋,并试验各种岩体爆破的方法。阿尔弗雷德出生的那一年,父亲的企业因遭受损  相似文献   

5.
在我的母校有一个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里蕴含着"强大"的真实含义。因为一个人如果只知自强不息,却不知厚德载物,那他永远只是一个强而不大的小人物。今天归结瑞典人的厚德载物就是两个字——不争。这种不争不是因他们软弱而不争,恰恰是因他们足够强大而不争:一方面,他们强大而与人友好相处;另一方面,别人因他们强大友好而不敢与之争,只能乐于与之友好。一个国家能达到这样自强而不争的境界,才是一种真正的强大。瑞典人的不争具体表现在"三不争"上。一是不与天争。对瑞典人来说,没有争分夺秒这  相似文献   

6.
出访瑞典时才知道,瑞典人发自内心赞美别人的话竟然是他很平凡。虽然欧洲各国都有说话是银、沉默是金的谚语,但实际上南欧人饶舌的多,越往北边话越少。与瑞典同行洽谈业务,他们多以数字、事实说话,言简意赅,从不  相似文献   

7.
添柴人     
男孩从监狱里参观回来,问爷爷:"为什么监狱里会有那么多坏人?"爷爷想了想,回答道:"因为他们的心中有一团火。"男孩好奇地问:"是什么火?""那是罪恶之火。"爷爷说。"是谁点燃他们的罪恶之火呢?"男孩继续追问。"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火种,而  相似文献   

8.
瑞典一半的孩子成长于单亲家庭,相对于双亲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更容易情绪沮丧、内向孤僻,更倾向于从喧嚣的虚拟世界中去获得安慰,也就更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据调查,12岁以下瑞典男孩的网络成瘾率高达64%,女孩为28%;而出生于单亲家庭的男孩,网络成瘾率高达79%,女孩为36%。  相似文献   

9.
一名小难民给瑞典国王写了一封信,讲述了他们一家人冒着生命危险逃到瑞典的经历,并承诺长大后要回报瑞典人的恩情。德国《世界报》2月17日称,"现在半个世界都读了这封信"。这名小难民名叫艾哈迈德,来自叙利亚,今年12岁。他说自己的愿望是,希望谒见瑞典国王卡尔十  相似文献   

10.
夏天     
男孩在草地上结识了一个耳聋的女孩,友情让两个人的心里装满了美好。在男孩教女孩吹竖笛时,遭到了几个男孩子的嘲笑。为了维护女孩的尊严,男孩和他们摔打在草地上……  相似文献   

11.
男孩认识女孩那年,男孩二十一岁,女孩十九岁。他们都是从一所师范学院毕业的优秀学生,因为家境贫困,选择了一所不收学费甚至还补贴生活费的学校。但也从此注定了他们以后的人生之路只能是走上那三尺讲台。没有郁闷,也不曾后悔,青春的岁月似乎格外让人亢奋,逼着人不断向前,只有向前。而年轻的他们又是那么羞涩,那么可爱。那年,男孩刚刚参加工作,女孩就在男孩工作的学校实习。他们的相遇  相似文献   

12.
添柴人     
一天,一个男孩从监狱里参观回来,他问爷爷:"为什么监狱里会有那么多坏人?"爷爷想了想,回答道:"因为他们的心中有一团火。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火种,而让它燃烧起来的是那些添柴火的人。""那么,谁是那些添柴火的人呢?""他们的父母,他们的老师,他们的同学,他们的朋友……所有认识或见过他们的人都可能是他们的添柴人。""这是为什么?""孩子,你想想,如果他们的父母经常打骂他们,如果他们的老师总是责备他  相似文献   

13.
薇拉·凯瑟经常被看作内布拉斯加小说家,因为她以此而闻名。《我的安东妮亚》即是这样一部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了波希米亚人、俄国人、匈牙利人、瑞典人和挪威人,他们都远离了自己的故乡来到一片未被开垦的土地开始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佚名 《辽宁教育》2013,(8X):43-43
<正>中国有句古话:"人前教子,背后教妻。"然而在瑞典,做法却正相反:人前不教子。这种教子理念和行为,真正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尊重。在瑞典的所见所闻,都让我们耳目一新。在瑞典人眼中,从孩子降生那天起,便对孩子十分尊重。他们普遍认为,孩子是一个生命个体,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任何人包括父母都无权去违背孩子的意愿,抹杀孩子  相似文献   

15.
男孩     
(1)男孩不喜欢去安慰别人,也不习惯于被别人安慰,男孩觉得安慰别人的人好虚伪,他们根本就是演员,那些安慰的话就是台词,虚荣心就是他们的导演,那些被安慰的人简直是懦夫,在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爬起来,要别人说三道四做什么!然而,男孩终于知道自己错了,男孩也渴望有人会给他那漂泊大海的心以一根救命的稻草。  相似文献   

16.
曹秀宏 《宁夏教育》2013,(7):132-132
偶然间,读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男孩从监狱参观回来,问爷爷为什么监狱里会有那么多坏人。爷爷告诉男孩,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这团火就是罪恶的火种,而让它燃烧起来的是那些添柴火的人。他们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等,所有认识他们或者见过他们的人,都有可能是添柴火的人。如果父母经常打骂他们,  相似文献   

17.
挖洞     
有一次,两个兄弟决定在他们家房子后面挖一个很深的洞。正当他们挖掘时,一群男孩停下来看着他们问道:“你们在干什么?”“我们正在挖一个贯穿地球的洞!”两兄弟中的其中一人兴奋地答道。这群男孩笑了起来,他们告诉兄弟俩这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世界之所以如此美丽 ,就是因为有了男孩和女孩。我们就像鲜艳的糖果与气球装点世界。只要有他们 ,蓝蓝的天空 ,就会有彩色的云朵。男孩和女孩虽然各有各的生活轨迹 ,但他们不管怎样 ,还是会相交于一点 ,只因这一点女孩想要对男孩说 ,如何做一个男孩 ,如何做一个女孩眼中的男孩。做人最重要的是真 ,行为是内心的镜子。男孩更应该这样 ,做一个简单、真实的人。给任何人一张纯真的脸 ,而不要虚伪 ,不要摆阔不要故作深沉。作为一个男孩 ,爱好与特长也很重要 ,没有爱好的男孩 ,就像没有枝叶的树一样 ,失去了全部的生机与魅力 ,这样的男孩也是最不…  相似文献   

19.
<正>瑞典:男孩女孩各有儿童节瑞典的男孩和女孩拥有各自的儿童节。男孩节在8月7日,又叫"龙虾节",寓意学习龙虾的勇敢精神,孩子们要打扮成龙虾的样子表演节目。女孩节是在12月13日,又叫"露西娅女神节"。露西娅是传说中保护女孩的女神,节日那天,女孩打扮成女神的样子,为同伴们做好事。巴西:儿童节注射预防疫苗  相似文献   

20.
挖洞     
侯涛 《广西教育》2007,(5C):18-18
有一次,两个兄弟决定在他们家房子后面挖一个很深的洞。正当他们挖掘时,一群男孩停下来看着他们问道:“你们在干什么?”“我们正在挖一个贯穿地球的洞!”两兄弟中的其中一人兴奋地答道。这群男孩笑了起来,他们告诉兄弟俩这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