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老城胡同是道路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胡同区域天然就是"小街区、密路网".机动化的发展在方便胡同居民出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对胡同交通的研究应以协调现代化生活与历史文化保护为目标.在梳理北京老城胡同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交通出行特征,对目前存在争议的胡同交通功能定位、在城市道路体系中的地位、交通管理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2.
《旅游世界》2013,(11):2-2
十一月,如果你有充足的时间走出家门,那就一起去外面寻找"美景",像迁徙的鸟儿一样,踏上征途,去寻找自己心中的"伊甸园"。展开"翅膀"一路向南,寻访秋色或者去厦门,吹吹鼓浪屿的海风;或者去老胡同、老巷子,探寻中国式老街,寻找他们历经岁月的淘洗后,弥漫出古铜一般的历史光泽和古代建筑神韵。要不,做一只"留鸟",继续向北,去俄罗斯,感受冰天雪地里的冬日感觉。如果你哪里都不想去,那就翻翻《旅游世界》杂志,在字里行间寻找旅行的深秋向往。  相似文献   

3.
2009年11月23日。北京什刹海后海小金丝胡同深处那幢幽静的院落,永远失去了它的主人——一位中国翻译界无人能比肩的大家.一位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的学者——杨宪益。  相似文献   

4.
"井水"之道     
明朝皇帝朱元璋有一次对几位大臣进行"警示教育":若老老实实地当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溢,但可天天汲取,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反之,就有被砍头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胡同是老北京的特色,大片的四合院分布在数不清的胡同中。过去的北京,除了紫禁城、天坛等皇家建筑外,就是胡同建筑了。自元代以来,一代代北京人从胡同里走进走出。如今,随着北京城市的建设,胡同越来越少,正逐渐消失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建筑之中。  相似文献   

6.
话说这50年     
如果你有机会结识几个北京城胡同里的老爷子、老太太,坐在他们的院子里,泡一壶浓茶,听他们聊聊他们小时候的事,那可真是一种乐趣。什么我曾曾曾祖父就住这条胡同了,那时的北京可没这么大,也没这么多楼,这么多车啊;什么我爷爷领着我去戏园子,名角一出场,那个满堂彩啊,那时候谁见过电视呢,能到戏园子看戏,那是有眼福啊;什么我跟着爸爸从西城走到南城,二三十里路啊,就为了买一串大糖葫芦……说的人滔滔  相似文献   

7.
沿着北京西客站,逶迤南去。在宣武区广安门外著名的茶叶一条街两侧,有一片高矮不齐的小平房,其中就有我的家。家前家后没有宽敞通畅的马路,人们从一条条略带弯曲的胡同,进进出出。在那些并不宽绰的小胡同里,最特别的点缀是一盆盆、一株株、一罐罐、一挂挂名称繁杂、形态各异的绿色植物。随着四季的更替,它们成了胡同中一道眩目的风景,闪现着不同的生命色泽。春天一来,胡同里的绿色像是一首小诗。胡同口那株白杨树,兴奋地把脑袋探到胡同的怀抱中,用尽一夜时间酝酿出一份清新自然的空气,似乎想使胡同里的每个人都感受到这份新鲜。伴着早春的晨阳,我轻轻地呼吸着来自白杨的清新气息,肩上的书包不再沉重。回首望去,窗台上、门脚边、廊檐下,最常见的盆栽小迎春、指甲草、韭菜莲,一盆盆并不出众的花草,却把我们的小胡同妆扮得生机勃勃。夏天,在那个闷热的季节,惟一可以觉得有点凉意的就是绿色了。胡同里因为有了绿意而充满欢喜。没有急噪,没有喧嚣,只有静静的绿,惬意地躺在人们的脚旁。大树好像很理解我们,张开了“大绿伞”,为我们遮住了许多刺眼的阳光。妈妈养的滴水观音在一天天地生长,硕大的叶子如同斗篷般,覆盖着下面小小的花蕊,尤如玉雕的一样美丽。夏日清晨,露珠调皮地滚滚...  相似文献   

8.
2008年7月19日至20日,<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邀请国内外的各位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在京召开了<中国文化研究>创刊15周年高层论坛暨"胡同与北京文化"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生活在别处     
游云 《文化博览》2005,(1):54-55
在我知道胡赳赳就是胡小同的时候,我们终于有了第一次见面.自然是在饭局上.这个扎根著名论坛"西祠胡同·记者之家"并经常搞事的"外来人",就是以比对异性更大的热情隔三岔五地在后海组织饭局的方式,征服着北京的土著和来自各方的文漂.  相似文献   

10.
人生是可以以退为进的.在不经意间,便放了自己,也成全了别人. 那时,我在一家公司打工,工作之余爱给同事们看手相.我信口开河,一通胡侃乱掰之后,他们总能乐得"溃不成军",相互嬉闹打趣着,却并不放在心上,渲染气氛而已.而她总站在热闹之外,显得忧郁而孤寂.  相似文献   

11.
因将《水浒传》译成英语而赢得过中国文联颁发的最高翻译奖的沙博理先生就住在北京前海那片如同蜘蛛网一样复杂、密集的胡同里,胡同口常年停着一排排整齐的三轮车,他们身上和三轮车上都有“胡同游”或者“到胡同去”的明显标记,当他们踏着三轮车载着外国游客从你旁边走过时,你会听见他们操着简单的英语或者日语向游客介绍着发生在北京胡同里的历史故事。已有九十一岁高龄的沙老在自家住的院子门口用中英文标注了门牌,而门框的另一侧是同住一个院子里的另一户人家的名牌和报箱。可见这所院子不是沙老的独宅。走进被明媚的春光笼罩着的四合院,记者的目光被墙壁上青翠的爬山虎,院子里的紫丁香和玉兰吸引住。花园中有一个陶瓷寿星,当记者端详沙老时,这位雪发银眉的老者正和蔼地笑着,他淡茶色的眼睛和雕刻着岁月风霜的脸竟然与老寿星十分相像。沙老听到这话, 像孩子一样捂住脸笑了,大家被他这样童趣的动作逗乐了。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老先生啊。  相似文献   

12.
到胡同去     
到过北京的人,都欣赏过故宫、颐和园、十三陵的肃穆、宏伟、华丽,它们象征了中国古代帝王的权势。而纵横于北京城的胡同,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它几百年来,就这样沉默着。但只有北京的胡同,才更能体现北京的历史,反映北京广大市民阶层的生活。可以说,北京的胡同,才是北京沧桑历史的真正的见证人。胡同,是中国北方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尤以北京城为最。据统计,北京的胡同共有3000多条。胡同即指小通路,小巷,是从蒙古语中演变而来。在元、明、清时代,封建帝王“袭周官之制,度地居民”,以皇  相似文献   

13.
出版商喜欢用"星星"的数量来评价书的质量,我却有自己的方式,那就是笑声.如果一本书能让我笑三次,那就是-本好书.不过您可别以为我是败走华容的曹操,自作聪明.  相似文献   

14.
胡同——北京特有的文化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同,不仅老北京人世世代代与它打交道,就连我这个外来户,也与之打了45年之久的交道。由于笔者常年住在北京当记者,几十年中不知出入过多少条大大小小的胡同和大小四合院。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史家胡同、弓弦胡同,在这些地方留下过频繁的足迹。我虽不属老北京,对胡同和四合院也说不上有何特殊情结,但对北京胡同中所蕴含的浓郁的文化景观,以及那种古朴而宁静的气氛,却深为眷恋。  相似文献   

15.
沟的这一边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突然一种苍凉涌上了心头.若干年前,当我们还少不更事时,我们知道了一个词叫"generation gap"--代沟.那时我们都在沟的那一边,而代沟这个词始终挂在我们年轻的嘴边,当然我们提及这个词时,会刻意摆出一副愤世疾俗或者怅然若失的表情,完全一种"词若有憾,心实喜焉"的大尾巴狼表情.因为我们在沟的那一边.我们还有太多的空间可以想像,还有太多的未来可以憧憬.  相似文献   

16.
到了美国这个移民国度,我才懂得什么叫“地球村”。 五年前我第一次短暂访美,住在一所大学的公寓里。一到下午放学后,你看那满院的孩子吧,红黄棕白黑,几乎什么肤色都有,简直不知置身何国。这次探亲寄居美国,住在新泽西州一个名叫PickRun的小区,情况大体依然。 门前的小路两边,一共50幢房子,住着50户人家,我们的房子就在小路尽头的圆形小广场边上。推着婴儿车散步的“老人、晨练的小伙子,都会从门前经过,放学的孩子天天在这里嬉戏追逐,在这静寂的小区,这里算是“人气”最旺的所在。但是,住在“地球村”我总是觉得孤寂,孤寂似一堵无形的墙把我包围了。远处不说,就说左邻右舍吧,左边一家是印度人,右边一家是日本人,亚洲三大民族竟在这里会齐了,语言已然有障碍,从心  相似文献   

17.
他愈来愈不喜欢坐火车旅行--光是购买车票就伤透脑筋:车站售票窗口那儿永远是闹哄哄的,票价的浮动使人想起证券交易所跳跃的显示屏.这还算小事一桩,要命的是临到你掏钱包,那幽深窗口内的小姐冷若冰霜地说"票没有了",那就只好再到人头攒动的车站广场去找"黄牛"商量.特别恼人的是,你花了更多的钱从"黄牛"手里搞到一张高价票,上了火车一瞧,嘿,三分之一的座位都空着.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一个同学向老乞丐身上撤尿,被老师耳提面命了半天.老师顺带着给全班同学讲了张良拾履的故事:一个穿粗布短衣的老头,故意将鞋子丢到桥下,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捡鞋!"张良强压住怒火把鞋子捡回来.那老头说:"给我穿上!"那张良竟真的弯下腰给他穿上了.  相似文献   

19.
在这个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一个企业或许不缺少高端的技术人才,甚至雄厚的资金基础,但他们有一种东西或许非常稀缺,那就是这个时代所深切呼唤的"企业领袖精神".事实上,这种"企业领袖精神"作为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部分,它是一面旗帜,更是一盏企业前进道路上的明灯.为什么,那就是因为我们的时代不缺少商人,不缺少老板,因为许多所谓的老板或者商人,未必就可以称得上企业家.企业家不是一种头衔,它应秉承一种精神,一种企业领袖精神.  相似文献   

20.
现今社会,犹太人是聪明的代言人,但"犹太"在历史上却是苦难的代名词。屡被侵犯、异族侵略、纳粹大屠杀……几千年来备受摧残,一度丧失人权、自由,但犹太人有自己的存活方式和宗教信仰,同时也并未与世隔绝,无论是被融合、同化、异化,犹太文化始终处于流动,本文就犹太人走出胡同并迈向政治特权社会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