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近代学派分别以犯罪行为与犯罪人为重心,系统地进行犯罪分类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犯罪预防措施。刑法学与犯罪学与之相呼应,也分别建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前者主要以行为性质展开,关注的是行为的法益侵害属性,竭力表述不同性质的行为在具体犯罪构成上的区别,而犯罪学主要展示犯罪原因与犯罪预防个别特征的犯罪人的类型。因此,有必要以犯罪学为基础,从犯罪构成的角度探讨犯罪分类,提出微观预防与宏观预防相结合的犯罪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2.
犯罪问题己经成为各国都面临的一个全球性难题,如何预防和控制犯罪对各国来说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近代学派分别以犯罪行为与犯罪人为重心,系统地进行犯罪分类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犯罪预防措施,这对法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鉴于此,要想区别各种犯罪的异同,就必须研究它们的分类,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犯罪的预防与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3.
发展犯罪学侧重研究青少年年龄与犯罪的关系、犯罪人的分类及青少年犯罪成因.从发展犯罪学有关青少年犯罪成因的相关研究中,总结出影响青少年犯罪尤其是两种类型犯罪人犯罪行为的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个体冲动性或低自我控制、家庭背景、学校适应、同辈关系及成熟代沟.目前发现发展犯罪学的研究结论尚有不一致之处,并且缺乏中国背景下的实证研究,未来还需要就发展犯罪学在国内的应用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环境犯罪作为我国刑法诸多犯罪类型中的一种,当然适用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而刑事违法性是我国传统犯罪理论中犯罪构成最基本的要件。然而,环境犯罪作为一种新兴的犯罪类型,有其自身的特性。环境侵害的多元价值性使得传统的刑事违法性理论对于环境犯罪适应困难。"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作为环境犯罪违法性的认定标准显得问题诸多。因此,提出"容许性危险犯"以弥补、更新环境犯罪刑事违法性理论。  相似文献   

5.
犯罪原因问题是犯罪学的核心问题,从传统犯罪原因开始论述,介绍传统犯罪原因的一般理论、社会反应理论、犯罪情景预防理论,并对不同犯罪原因理论指导下的犯罪预防措施进行归纳,重点介绍了在理论界与实践中备受关注的犯罪情景预防理论和技术,实证分析了情景预防理论在我国社会综合治理中的重大意义及本土化运用。  相似文献   

6.
犯罪学说是探讨犯罪原因与犯罪预防问题的理论.在西方历史上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上,有不少犯罪学家提出自己的犯罪学理论,并形成了一些特色鲜明的学术流派,以龙勃罗梭为首开创的刑事人类学派正是其中之一,而龙勃罗梭所提出的天生犯罪人论也在西方法学界影响甚大.在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与法家等等都对犯罪的原因和预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见解.把西方龙勃罗梭的天生犯罪人论与道家犯罪学说予以对比,可获得对中西犯罪学说一个比较认识,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犯罪主体是不是犯罪构成要件 ?刑事立法和刑法理论与实践都不可争辩地表明 ,犯罪主体要件在犯罪构成中存在的必要 ;但传统刑法理论却未能摆正犯罪主体要件在犯罪构成中的位置 ,从而也导致对行为要件的错位 ;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应当是犯罪行为要件与犯罪主体要件的有机统一 ,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是犯罪构成内在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与规律  相似文献   

8.
犯罪是人类社会的痼疾,人类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秩序不得不以各种反应形式应对犯罪,在社会与犯罪的抗衡竞争中,刑法、犯罪学以及刑事政策依次出现,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刑事政策的出现晚于前两者,却具有前两者并不具备的综合与灵活的特点,因此在与刑法、犯罪学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将刑事政策的价值清晰呈现。  相似文献   

9.
犯罪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存在于所有的人类社会。中国古代的前贤先哲们就有许多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精辟论断。而作为一门学科,犯罪学发端于西方,中国古代犯罪预防思想与西方犯罪控制理论既有较大差异,又有很多内在的联系。当前,为解决西方犯罪学在我国的本土化问题,有丛要把我国古代有关预防犯罪的思想融入西方犯罪学理论中,进而为西方犯罪学在我国的本土化提供理论支撑与历史链接。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制定了一系列刑事司法原则以及相关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以预防和打击有组织犯罪为中心目的,为世界各国构筑了国际合作的法律平台。根据我国的有组织犯罪的情况,我国应当在吸取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在加强有组织犯罪预防、完善打击有组织犯罪立法、加强司法制度建设及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等方面,积极探索,从而在预防和打击有组织犯罪方面主动应对。  相似文献   

11.
犯罪构成理论是犯罪论的中心课题,是认定某行为是否成立犯罪的核心环节。但是我国的犯罪构成相较于德日三阶层的犯罪论存在与犯罪概念界定不清,正当化事由在体系中的地位不明,缺乏阶层性,易导致主观归罪,期待可能性地位缺失等诸多不合理之处。有必要对我国的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的缺陷进行深入剖析,以有助于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各国刑事立法及刑法理论逐渐承认单位犯罪概念,单位承担刑事责任的理论依据从个人责任向法人责任过渡。企业合规由经营管理策略衍生至刑事合规领域,成为影响单位刑事责任的重要因素之一。刑事合规的刑法理论依据主要表现为预防义务之履行与主观过错之减轻。我国单位犯罪在认定依据、处罚模式、刑罚标准等方面尚存疏漏。在刑事合规背景下,应要求企业履行监督义务,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统一规定双罚制模式,增设刑罚种类。  相似文献   

13.
较之一般刑事犯罪,有组织犯罪具有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更容易产生恶劣的社会危害后果,因此各国都将其作为犯罪惩治与防范的重点。法兰西刑事立法在有组织犯罪刑事责任追究制度上具有一定特点,立法上对该类犯罪的基本状况与特别类型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了解与研究这些内容对我国有组织犯罪刑事立法的制定与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对我国传统四要件犯罪构成的质疑不断增多。其实,我国原有的犯罪构成符合犯罪认定的逻辑顺序,便于司法实践,在原有构成基础上的改造才是理想的选择。犯罪构成应维持现有顺序,坚持客观主义,去除非规范化倾向,将犯罪客体改造为犯罪对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对我国传统四要件犯罪构成的质疑不断增多。其实,我国原有的犯罪构成符合犯罪认定的逻辑顺序,便于司法实践,在原有构成基础上的改造才是理想的选择。犯罪构成应维持现有顺序,坚持客观主义,去除非规范化倾向,将犯罪客体改造为犯罪对象。  相似文献   

16.
犯罪主观构成是犯罪四大要件中的核心要件,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金融行业职务犯罪多数类型犯罪的主观构成由直接故意构成,这一特征对金融行业犯罪预防工作的启示是:在完善制度控制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开展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以消除和瓦解金融从业人员可能产生的犯罪意识和犯罪意志。  相似文献   

17.
犯罪性自杀既是一种自杀行为,又是一种犯罪行为。犯罪性自杀有报复型犯罪性自杀、怜悯型犯罪性自杀和教型犯罪性自杀。在实践中应注意区分犯罪性自杀与犯罪自杀、犯罪性自杀与自杀性违法犯罪的界限。防治犯罪性自杀,刑罚的效果是微不足道的,应着眼于消除促使其产生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ttitudes of 207 junior high/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principals in Texas regarding: (1) the severity of four school problems (school loyalty, drugs, student-student problems and serious problems); and (2) the possibility of five criminology and criminal justice concepts (type of crime, justice system, juvenile justice, deviance and crime prevention) that are considered important and helpful for junior high/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learn in order to help deter and prevent school crime. Although school problems were generally found to be relatively minor at both school levels, drug problems in high schools were rated most serious. School principals considered a crime prevention concept (which included information about crime deterrence, crime prevention, social control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a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helpful topic to learn. The study concluded that schools should make crime prevention information more available to students in addition to other school crime deterrence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