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刊1983年第1期(总第3期(?)发表了坚石同志题为《成长曲线预测及其参数识别》一文后,收到许多读者同志写给本刊的商榷文章,就“成长曲线预测及其参数识别”的有关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本期特选登韩喜文同志的文章,对成长曲线预测模型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陈培仁同志在一九八三年第一期《统计》上发表一篇题为《预测是统计工作的第四段》的文章,提出:“为了切实加强预测工作,主张把预测列为统计工作的第四阶段。”我认为,为了加强预测工作,不能把预测列为统计工作的第四阶段。对此,谈一点个人看法。 1980年10月,赵紫阳总理在国务院一次全体会议上就已明确指出:“一个统计,一个预测,这两件事能搞好,我们的计划指导就可以大大加强。”赵紫阳总理在这里就已经讲得很清楚,统计和预测不是一码事,是两门不同的科学。预测作为一门科学,在我国还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作为一门科学必然有专门研究对象和  相似文献   

3.
《发明与创新》发表过多篇对牛顿第一定律表述提出挑战的文章,称牛顿表述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是“误导”,应该“终止”。对持不同意见的争鸣文章,编者要挑战者审阅并写一篇“驳文”,然后把争鸣文章同“驳文”在同一期发表。现在我质疑的是作者向群先生(下称作者)撰写的三  相似文献   

4.
《预测》1986年第1期刊登了厉无畏、王贻志同志《动态回归分析探讨与应用——上海市工业用水量预测》的文章(以下简称“厉王文”),建立了上海市工业用水量动态预测模型,文中对改进一般动态回归分析模型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不少意见是有益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与疑点,为此,特就上海市工业用水量预测模型的选择谈点自己的看法,与厉无畏,王贻志同志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新媒体冲击下传统科技期刊在组稿方面的应对策略。【方法】 以《遗传》前沿聚焦栏目发表的一篇文章为例,介绍其选题组稿过程,对比分析其与学术微信公众号“BioArt”在同一选题报道内容的差异。【结果】 “BioArt”报道时效远超《遗传》,但《遗传》发表的文章在内容组织和信息含量等方面则更为全面和详实,展现出较好的学术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具有更高的学术参考价值。【结论】 传统科技期刊在组稿策略上可避开与新媒体在报道时效上的比拼,将重点放至内容的“纵深”发展导向上,组约更有学术高度和内容深度的文章,以打造期刊品牌特色,吸引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6.
文戈 《情报杂志》1996,15(4):3-6
《情报杂志》1995年第3期发表由杨教撰写的《一场值得关注的辩论——也谈“信息产业在我国”》,评价了发端于1993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社会科学信息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关于信息产业的辩论,引起了有关学者的兴趣,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已全文转载了这篇文章。本文作者文戈是参与这场辩论的一方.他除了简要介绍杨教这篇文章发表后辩论的新发展外,着重同这场辩论的另一方即乌家培探讨他新近发表的答辩文章《研究要从实际出发——复文戈先生关于产业概念与信息产业范围之答》所涉及的若干问题,并对乌家培这篇答辩文章的辩论风格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7.
1998年9月9日,我曾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题为《科学的一般概念与中国古代的“科学”》的文章,针对同年8月12日李世辉先生在此报的题为《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一文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见解,否认中国古代有“科学”。此文发表后,又见到一些相关的讨论文章发表,对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问题,提出了形形色色的不同说法或者答案。1999年1月9日,我又在《科技日报》上发表了《中国古代有无‘科学’之我见》一文,对这一问题,对各讨论者观点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至今,我仍认为后一文章中的观点是可以成立了。  我认为,这场讨…  相似文献   

8.
方国辉 《情报科学》1992,13(1):53-55
本刊1991年第3期发表了景来江同志的《MEDLINE CD-ROM主题词输入方式与查全率关系》(以下简称“景文”)的文章,作者对不同类型的主题词,按不同的方式输入“MEDLINE CD-ROM”光盘进行实验性检索,探求各种检索方式与查全率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的分析比较工作,这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我们对“景文”中的某些观点和检索方法持有不同的看法,有必要提出来与作者商榷,并与情情界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9.
Gra.  CWJ 赵文奇 《预测》1991,10(3):48-52
译校者注:本文译自英国《预测杂志》1989年第8卷第3期,是组合预测的创始人之一为这期组合预测专辑撰写的特约评论“Combining Forecasts——Twenty Years Later”,很有参考价值。自1969年Bates和Granger在《运筹学季刊》第20卷上发表论文“组合预测”,开创这一研究领域以来,组合预测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评述了20年来组合预测的各种进展,如预测的“占优势”(dominate)与“包含”(eneompass)等复杂概念和置信区间与分位数的组合预测,以及尚未解决的有关问题,如视距(horizon)大于一个时期的组合预测等。  相似文献   

10.
郑文光是我国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被喻为中国的“科幻小说之父”。他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协科普局《科学大众》(即本刊)编辑、《文艺报》和《新观察》记者,并从事过天文史研究工作。1954年他发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他发表在《科学大众》上的作品《火刑》,多年来一直是全日制高中课本中的语文教材。上世纪80年代初,他因脑中风无法握笔写作,但仍以坚忍不拔的精神重返科幻文坛,发表了一系列优秀作品。1999年4月,郑文光荣获迄今为止中国科幻领域惟一的“终身成就奖”。20O3年6月17日逝世,享年74岁。  相似文献   

11.
《预测》一九八六年第5期发表徐唐先同志题为《关于积分预测法的初步研究——兼与陈松年同志商榷》的文章(以下简称徐文),对积分法预测销售量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不少意见是有益的。但是,对于徐文建立修正后销售总额积分预测模型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2.
最近郝柏林院士在《科学》2002年第2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伪科学与赝科学》的文章,他主张“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所谓“赝科学作品”进行“证实和排伪”,以便把它们从“真正的科学”殿堂中剔除出去。 在郝院士的心目中,科学是  相似文献   

13.
《预测》1983年3期发表了“国际预测家协会和第五次国际预测会议”的有关信息后,纷纷收到许多读者来信,询问有关预测研究、预测资料索取、国际预测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情况表明我国有许多预测研究者、预测工作者十分关心同国际预测界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动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需要,更多更及时地为广大读者提供预测理论、方法、资料;发表优秀的预测理论研究、实例应用成果;介绍国外预测书刊;交流预测工作经验;促进我国预测理论和实际工作的发展,中国科技咨询服务中心预测开发公司,除将继续努力办好《预测》(双月刊)外,最近成立了《预测丛书》编委会,决定从1984年起,以单行本的形式,不定期地编辑、内部发行《预测丛书》。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0月《发明与革新》杂志发表长篇报道《“牙齿增白涂膜”旋风从他们手上刮起》,并配以封面彩照,似乎主要治疗中国西部人“大黄牙”(氟斑牙)的旋风一起,困扰中国西部四千万人的“大黄牙”就能变得白净晶莹。八年过去了,我这个“牙齿增白涂膜”的主要发明人之一,已年过古稀  相似文献   

16.
多些评论吧!     
80年代以来,情报学术理论研究跨越沉思阶段,步入活跃时期。其繁荣景象标志之一是《情报学报》、《情报科学》、《情报学刊》、《情报杂志》、《情报业务研究》等多家刊物面世,每年至少发表论文、文章500多篇。多年来,笔者在拜读之中,深感篇幅浩繁,无力一一研读,因此更爱读些“综述”、“述评”之类文章;但又觉这类文章述之有余、评之不足,亦难得到点拨,撷取论文、文章中之精品与精华,于是,肺腑不由地在呼唤:多些、更多些评论吧! 评论,即评品、评点。即就论文、文章,述其要旨、评其品位、阐其新意、点其精  相似文献   

17.
1990年7月14日下午,温家宝同志来到位于科普出版社东侧的中国科协综合业务楼,开始了与科协的正式接触和交往。此前,他于1988年7月30日在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讨论中国科协(《关于发挥科协组织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的报告》时发表过意见,谈到“我在地质部工作时管过学会,我对学会、科协工作是有感情的。”1990年6月,他还在中国科协主办的“纪念七一为社会主义奉献汇报会”上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18.
“衣带渐宽终不悔”编辑老师: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贵刊发表的文章我都仔细阅读过,对我的帮助与启发,是国内其它任何刊物都比不上的,我衷心地希望和祝愿中国大地上这株最绚丽的鲜花更加挺拔、鲜艳,茁壮成长!《发明与革新》杂志之于我有着老师和朋友的感觉,为此,我...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新闻     
《中国科技信息》2023,(6):10-14
<正>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全新痴呆症预测模型可提前预测发病风险作为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痴呆症由于病程缓慢,临床诊断缺乏有效的早诊手段,患者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因此迫切需要针对痴呆症早期诊断、早期预测、早期干预的研究。近日,我国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在《LANCET》子刊《e Clinical Medicine》上发表题为“Development of a novel dementia risk prediction model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a large longitudinal population-based machine learning study”的文章,研究团队利用生物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开发了名为UKBDRP的全新痴呆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可同时对全因痴呆症及其主要亚型(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风险进行前瞻性智能预测。  相似文献   

20.
蓝月 《金秋科苑》2009,(11):33-33
美国病毒学家R·杜尔贝科1986年5月7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癌症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分析》的文章,他指出:“人类DNA序列是人类的真谛,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与这一序列息息相关。”该文后来被称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