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月15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一天。58年来,中国人民忘不了8年浴血奋战的岁月。 1931年,日本法西斯强盗蓄意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从此拉开了日军侵华战争的序幕。由于蒋介石领导的南京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1932年1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了  相似文献   

2.
《老年教育》2010,(7):13-15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发来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同时电令驻延安的联络参谋,当面探问毛泽东的答复意见。  相似文献   

3.
<正>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蒋介石连续三次致电毛泽东,邀请毛泽东速到重庆"共定大计"。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是如果毛泽东拒绝到重庆来,就给共产党安上拒绝谈判、蓄意内战的罪名,把战争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  相似文献   

4.
以蒋介石集团为核心的南京国民政府,是维护中国四大家族根本利益的政权。这个政府对日本的侵略政策,从“九·一八”到“八·一三”,发生了由不抵抗到被迫抗战的变化。本文把这个时期分为三个阶段,以便从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它的规律性。一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3年5月《塘沽协定》。这一阶段蒋介石在“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指导下,其对外政策是采取亲英美、反苏和对日不抵抗的政策,对内是集中军事主力“围剿”中国工农红军,镇压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日本帝国主义在田中内阁时期,早于1927年6月下旬及8月13日,先后召开两次  相似文献   

5.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冯玉祥积极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推动下,1933年5月,他在张家口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自任总司令,给日本侵略者以有力的打击。是年8月,由于蒋的逼迫,他将同盟军交给宋哲元收编后退居泰山。后来,由于蒋介石来电邀请,李烈钧等友好也一再敦促他出山,冯玉祥抱着共赴国难的愿望,于1935年10月离泰山南下;11月,参加了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五大”,被推举为中执委;12月,担任了有史无实的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次年7月,他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答     
答: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大举侵略我国时,美帝采取支持纵容的态度,并和日寇签订了秘密协定,认为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部的问题美日之间是“什么事都好商量”。它大量供给日本帝国主义以军需物资,如1930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额仅4,182,384美元,到1931年就骤增至19,300万美元,其中主要是供应枪炮弹药和其他军需用品。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前,美国就曾有人主张要蒋介石把东三省卖给日本。事变发生后,美帝又“劝告”其走狗蒋介石不要对日抵抗。如当时的美国《密勒氏评论报》编辑约·鲍惠尔在后来审判日本战犯作证时曾揭露:国民党政府“曾得到英美两国的劝告,劝他们不用抵抗”。1931年11月27日,美国驻日大使福白斯向日本外务大臣面交  相似文献   

7.
未雨绸缪的卓绝之见1937年8月15日,蒋介石与云南省主席龙云在商谈“目前的军事形势”。且看二人对话——蒋介石“:你看目前的军事形势怎样?”龙云“:上海方面的战事恐难持久,一旦沦陷,南京即受威胁,也难固守。上海既失,即无国际港口,国际交通顿感困难了。”蒋介石“:这种情况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考察“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的政策,说明中国还没有形成全面抗战;故“九·一八”事变不是全面抗战的起点;再考察“七·七”事变前后的情况,说明“七·七”事变只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而中国政府——国民党政府并没有立即作出全面抵抗的反应,故“七·七”事变也不是中国全面抗战的起点。最后,本文得出结论:1937年8月14日蒋介石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才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即“八·一四”是中国全面抗战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1940年日蒋在香港、澳门的秘密“和谈”,日方代号称之为“桐工作”,又称“宋子良路线”。这次“和谈”在绝对秘密的情况下,持续了近一年之久,是抗战时期日蒋“和谈”中的一次突出事件。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粗浅论述。抗战时期,日本为灭亡中国,在实施武力征服的同时,对蒋介石政府的政治诱降活动,始终没有间断过。1940年,因其推行“桐工作计划”而使诱降活动达到了高峰。日本之所以主动地开展诱降蒋介石的“桐工作”,同当时日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1936年,中国共产党对蒋政策由“反蒋抗日”转变成“逼蒋抗日”,这一转变有着深刻的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是: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因受到英美等国逼迫对日态度有所变化;蒋介石因自身利益受日本侵犯而改变对日政策;国民党内部和地方实力派转向抗日。  相似文献   

11.
香港于1941年12月被日本侵犯军占领。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日军按天皇的训令,就地向盟军所属的战区将领投降。中国战区盟军最高司令是蒋介石,他完全可以派出军队赴香港接受日本的投降,收回香港。 当时,国民党政府的高级官员,包括外交部长宋子文等人,都坚持要收回香港,但蒋介石把战后如何消灭共产党放在首位,而对香港的主权问题漠然视之。 日军宣布投降后,蒋介石急忙派出军队到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受降,准备布置打内战。直到8月  相似文献   

12.
全面抗战爆发前 ,蒋介石在鼓吹“中日亲善”的同时 ,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侵华野心也有所认识 ,并且随着日本侵略的步步紧逼而逐渐加深。蒋介石虽然也泛谈救亡复兴、自立自强 ,但骨子里仍坚持认为中日两国国力悬殊太大 ,中国开战必败 ,因而把抗日的希望主要寄托在联合美英之上。蒋氏斑驳庞杂、矛盾抵牾的日本观和抗战观 ,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个进程  相似文献   

13.
问题解答     
问:蒋介石在1946年什么时间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五项条件”?内容如何? 答: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前后,蒋介石曾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一系列蛮横的停战条件,史称“五项条件”。对其内容和提出的时间,说法不一。现据我们接触到的材料来看,“五项条件”并不是一次提出来的,而是蒋介石随着形势变化,一再加码,逐步提出而形成的。一、6月17日蒋介石提出了继续停战的条件。自6月7日东北休战实现后,双方开始停战谈判。蒋介石提出了一系列企图压迫中国共产党屈服的条件。据美国国务院1949年8月5日发表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透露,6月17日,蒋介石向马歇尔表明他所提条件的性质,请他转达周恩来将军。国民政府的建议中,要求中共军队在1946年9月1日之前撤出热河和察哈尔,山东的烟台和威海  相似文献   

14.
1937年7月7日,日军向芦沟桥发动进攻,8月13日,日军又制造了八一三事变,向上海发动了进攻,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迫于这种亡国灭种的形势和压力,国民党蒋介石一改过去妥协退让的态度,选择了抗战的道路.7月29日,蒋介石在庐山对记者发表了较为强硬的谈话,表示:“今既临此最后关头,岂能复视平津之事为局部问题,任听日军之宰割,或更制造傀儡组织,政府有保卫领土主权与人民之责,惟有发动整个计划,领导全国一致奋斗,为捍卫国家而牺牲到底,此后决无局部解决之可能.”①8月8  相似文献   

15.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在东京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从1941年8月25日起,香港被日本占领了3年零8个月之久,日本驻港总督部接到训令,准备向盟军投降。按照日本天皇的训令,所有的日本军队,都应就地向盟军所属的战区将领投降。中国战区盟军最高司令是蒋介石,他完全有责任派出  相似文献   

16.
《学习之友》2013,(8):32-33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4日,蒋介石在重庆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身份,代表中国签署《联合国宪章》。中国是联合国的发起国之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胜国身份,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对相关决议草案有一票否决权。  相似文献   

17.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蒋介石由对日妥协转向抗日的原因蔡丽娟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由地区性急剧向全国性升级的时期,也是中国人民由局部抗战向全国抗战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  相似文献   

18.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节”,你知道这个重要节日的由来吗? 台湾自古就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95年,因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以一纸屈辱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蒋介石忙于“反共”、“剿共”,在台湾问题上对日妥协。蒋介石只敢在国民党高层内部表态:台湾是我们的领  相似文献   

19.
<正>本期我们邀请到了北京什刹海体校羽毛球队的赵艺婷同学,分享了她在一次“亚洲青年交流会”中与各国选手切磋球技的宝贵经历,以及在什刹海体校学习、训练、生活的日常。2019年8月27日至9月1日,我们代表北京羽毛球队参加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亚洲青年交流会”。此次比赛共有14个国家19支参赛队伍参加,满怀着期待与欣喜,亚洲各国的优秀青年运动员们汇聚在了日本。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极为错综复杂。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的关系是抗日战争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的一个重要侧面。认真剖析这一时期蒋、汪集团之间的关系,对于全面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是十分重要的。一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战争初期,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即亲英美派蒋介石集团和亲日派汪精卫集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采取了不同的政治主张。英美派蒋介石集团的基本主张是联共抗日。7月17日,蒋介石代表国民政府在庐山发表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这是国民政府多年来在对日问题上的第一次正确的宣言。日寇进攻上海后,8月14日,国民政府又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在行动上,蒋介石集团这时抗战也是比较积极的,曾经组织了规模较大的平津战役、上海战役、忻口战役等,给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