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娜 《新疆教育》2013,(1):99-99
新矗是我班上一个文静的小姑娘,特别爱读书。为了鼓励她,更为了激发其他孩子的读书兴趣,我特意邀请她的家长在家长会上做了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良好读书习惯的经验交流,从中我和家长们都受益匪浅,新壶的变化更是喜人,有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不但读书的兴趣更浓厚了,而且学习方面也是突飞猛进,我暗自高兴:好孩子真是夸出来的!自己的教育方法还真不错!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快餐文化流行的时代,难以静下心来读书,无法领略到阅读之乐。我在班上就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作了一些探究和尝试,希望能通过一些读书活动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儿童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影响,与儿童的成才直接相关,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往往学习习惯好,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往往不是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说起读书,恐怕好多人都会说,读书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读书是一种爱好;把读书当作消遣,可以说这种方式的阅读是可有可无的;把读书当作爱好的,那读书的意义就比较深远了。因为喜欢,所以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当一种兴趣经时间的培养下就成为了习惯。读书的习惯就这样在时  相似文献   

4.
青岛莱西市滨河小学举办学习型家庭研讨班,在交流中家长们畅谈自己的教子经。关于培养孩子阅读循序渐进,培养习惯书是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为了让孩子爱读书,在她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给她买来各种彩色图书,我与孩子—起在玩乐中学习,认识各种动物、植物、图形等,等她再长大一点儿,就给她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培养她听故事的兴趣,促使她自己去主动读书,慢慢地,习惯成自然。记得在她7岁时,我们送给她“六一”节礼物就是一本精装《格林童话全集》,女儿如获至宝,放学回家的路上,就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作为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在读书时会碰到许多的“拦路…  相似文献   

5.
新学期来临,孩子又要进入紧张的学习阶段,而不少家长也为了孩子的学习忙碌起来。为什么有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业成绩身心疲惫、精疲力尽,但收效甚微?看来,还是需要提高认识和改进方法。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本期的特别关注,我们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谢妮博士撰文,与您谈谈“培养非智力因素促进孩子完成学业”的问题,希望能对读者有些启发。非智力因素的确重要,它不仅能促进学业的成功,还能促进事业的成功。非智力因素涉及的内容较多,但是,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着力培养他(她)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看来是首要任务。我们正生活在信息时代,人类知识生产的速度之快超乎我们的想象。当我们自己正在了解和尝试终生学习理念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用这个理念去认识和指导孩子的学习生活呢?千万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分数,更要关心他们是否爱读书,是否爱提问,是否爱观察,是否会讨论……并且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这些良好的品质。只要孩子真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久的学习兴趣,就不必担心他(她)一时的成绩高低,本固枝荣,习惯与兴趣才是学习之本。谢妮博士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仅告诉我们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而且有针对性地传授给了我们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方法,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6.
且对亲子共读的内容、方法、途径缺乏了解。在许多发达国家,一般在孩子1岁半时就开始培养读书的习惯,我国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上还比较落后。缺乏培养的结果就是,孩子是否有读书的习惯全靠“机遇”,“机遇”好,孩子会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机遇”不好,孩子几乎就不读书。孩子们因为缺乏培养而无法享受到读书的权利和快乐,这是一种不公平。这个问题也让我们成年人反思,因为这不能怪孩子,这是我们成年人的问题,是我们的状态影响了这些未成年人的阅读。家长首先应该是亲子共读的积极参与人。现在有很多家长重视阅读这个问题,他们也很希望在自…  相似文献   

7.
说来颇为凑巧,周末有两位朋友分别与我谈起了关于孩子课外阅读的问题。有趣的是,这两位朋友的做法迥然不同,两个孩子表现出来的阅读兴趣也截然不同。一位朋友不无抱怨地说她家女儿已经读一年级了,可是几乎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即便给了她书也没耐心读,常常是随意瞄几眼就将它束之高阁。为此,她请教了不少专家,自己也努力尝试着去读书,可是几乎没产生什么效果。这次,她一口气买下了窦桂梅老师推荐孩子阅读的近200本书,下决心要让女儿静下心来读。另一位朋友则是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在人的一生中养成越早越好。若孩子的家庭和学校不能强化读书的乐趣,他们是不会突然在某一天奇迹般地喜欢起读书来的。因此必须为孩子创造读书的好时机,帮助他们养成这种最重要的习惯。阅读的习惯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就和其他习惯一样。实践证明,阅读习惯的养成要以兴趣为突破口,孩子一旦有了兴趣,自己就会不断阅读。心理学理论指出,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他们体验到读书的乐趣,从而激发  相似文献   

9.
成功和兴趣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转化,互相促进的。 在辅导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非常重要,没有体验到成功喜悦的孩子就很难培养出兴趣来。 我的孙女石紫薇去年刚上一年级,学校就让报特长课。报什么好  相似文献   

10.
小书迷     
黄一鹤不满4岁,她很爱读书,读书成了她每天不可少的必修课,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读书迷。小一鹤是怎么学识字读书的?她1岁半时,就开始玩着识字。可不到2岁,随着户外活动增多,生活游戏丰富了,对识字渐渐不感兴趣。爸爸妈妈为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常在孩子面前津津有味地读故事书、讲故事、读古诗。夫妇间互相问答、猜字、考字,用自己识字、读书的  相似文献   

11.
<正>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受益终生,但好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积极培养。孩子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只要父母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对孩子多加引导,挖掘孩子的阅读潜力,就能让孩子热爱读书,下面结合我的一些做法谈谈自己的体会。一、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即:(1)是家里面要多放些书,书橱、书桌,甚至是孩子的床头、沙发上经常放些孩子喜欢看的书,让书籍  相似文献   

12.
李百建 《陕西教育》2011,(1):112-113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呢?我的体会就是正确运用“读、说、导、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变成勤学好问、乐于学习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阅读习惯。一位从事语文教学30多年的老师曾说过:"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们好读书、读好书,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我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然而,现代社会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以及沉重的学业压  相似文献   

14.
读书是开阔孩子视野、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让读书成为孩子的兴趣。我们的做法是——一、营造一个家庭读书的氛围孩子总是很容易受环境影响,不然就不会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我相信,在一个举手就可拿到书的环境里成长,很少有孩子会对书籍产生抗拒。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我们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少看电视多读书,经常交流读书的心得,谈论读书的乐趣,让孩子从父母的喜悦中渐渐体会到读书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参与到我们的交流中来了。二、带孩子上书市和图书馆要读书,首先要买…  相似文献   

15.
张桂华 《甘肃教育》2014,(19):54-54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语文学习的主要功夫在于"读"。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巧的构思等等,这些都离不开读,在读中去感悟、品味,从而吸收和借鉴。下面我就培养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培养广泛阅读的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但就  相似文献   

16.
有关部门调查发现:在北京,家长能够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的家庭比例不足20%,能够有意识地为孩子准备了书房、书橱、书桌的家庭不到3%。孩子在学习中碰到的很多问题与阅读能力和兴趣缺乏有关,如果在13岁之前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就会形成学习障碍。  相似文献   

17.
经常有家长向我们反映,自己的孩子不爱读书。我园在幼儿家庭阅读情况调查中也发现:少数幼儿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必须要读书;多数幼儿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真的不爱读书吗?在进一步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家庭指导有关:家长对幼儿阅读认识不够,认为读书是上学后的事情,现在读不读都可以;一本书讲过后不愿意再反复读给孩子听,  相似文献   

18.
孙女潇潇从小见我坐在电脑桌前敲敲打打,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她总问我写了些什么,要我读给她听。后来认字了,便常常不等我写完,就凑过来看,直到全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让学生爱上读书?如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这样的问题让许多家长吃苦不迭。笔者认为,重在培养孩子的兴趣、习惯,指导阅读的方法,让他们读有所获,让他们体会读书带给自己的乐趣,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读书需求。  相似文献   

20.
亲子阅读,也被称为亲子共读,是长辈和孩子之间感情的交流。在家庭中,大人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交流,能传递给孩子一个重要的信息:爸爸妈妈和我一起读书,他们很爱我,我们的家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家。阅读,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亲子共读则是家庭中一项重要的活动。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亲子共读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而是以书和阅读作桥梁,沟通大人和孩子的心灵,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亲子共读——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姚燕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