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忌敷衍备课。有的老师认为理论教学必须备课,而分组实验教学就可不必备课了,到时给学生讲几句就可以了;还有的甚至不进行理论教学就草草安排实验课。实际上,每一个实验都要根据其不同类型认真备课。备课内容包括:实验的准备、预做;学生的预习指导;写教案;讲解的...  相似文献   

2.
进入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以研究者的身份行进在课改路上。但在实际的备课环节中,有些学校的集体备课出现形式主义抬头的现象。难道集体备课是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通过记录所在学校化学组教师集体备课时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讨论、交流等过程,提出化学教师应具备"实验教学观和实验观。"一、集体备课活动过程每周星期四下午2∶00~4∶00,笔者所在学校化学组全体教师都会在专用教室参加教学研讨活动。这样的教学研究活动,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主备课教师甲将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的教案初稿分发给大家,而后到讲台上对课案中教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A1):47-48
引导教师自觉地将精心备课上升成为自己教育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备课培育成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关注备课的共性和个性,改变备课要求和形式的"千篇一律",改变备课的评价和研修方式。认真备课的核心素养是对孩子的热爱,对职业的自觉努力。  相似文献   

5.
1 忌草率备课 ,要严把备课关  认真备好实验课是教师上好实验课的重要前提 ,教师在上课前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 ,根据不同的实验 ,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认真细致的备好课 ,切忌出现两个备课“极端” :即一是备课大抄大写 ;二是备课寥寥数语 ,几大环节的基本要求全无。以上两种不良倾向 ,根本不能落实实验教学计划 ,均使实验“流产”于形式。笔者认为实验教学在正式授课前应做好( 1 )实验器材选项 ,事先动手预做 ;( 2 )学生预习指导 ;( 3)写教案、讲稿 (含板书设计 )等项工作。授课时 ,讲解的内容应包括 :器材选用与说…  相似文献   

6.
<正>多少年了.我们一直在辛辛苦苦地写备课;多少年了.我们往往在上完课以后才补备课。我们是否能在确保质量甚至大幅度地提高备课质量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撰写属于我们自己的、有个人风格和思想的科学实用、详略得当的备课?时下,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弥补了教师知识更新缓慢与教育教学对新知识需要之间的突出矛盾.极大地满足了课堂教学对课程资源的需要。百度网站搜索引擎以速度快、效率高、信息来源广泛且可靠的信誉成为广大教师备课中的得力助手.受到老师们的青睐,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是备课的结晶产  相似文献   

7.
多少年了.我们一直在辛辛苦苦地写备课;多少年了.我们往往在上完课以后才补备课。我们是否能在确保质量甚至大幅度地提高备课质量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撰写属于我们自己的、有个人风格和思想的科学实用、详略得当的备课?时下,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弥补了教师知识更新缓慢与教育教学对新知识需要之间的突出矛盾.极大地满足了课堂教学对课程资源的需要。百度网站搜索引擎以速度快、效率高、信息来源广泛且可靠的信誉成为广大教师备课中的得力助手.受到老师们的青睐,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是备课的结晶产  相似文献   

8.
优化集体备课的“四说”和“四评”●湖北省竹溪县第一中学阚韶辉近年来,许多中小学都在推行集体备课的改革实验,实践证明,这是优化教研、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很值得大力推广和深入研究。但现阶段的集体备课容易流于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作业、统一测试...  相似文献   

9.
现行的大多数教师大都耗费了大量时间在“备课”上,为了从繁重的“备课”负担中解脱出来,广大教师采用了各种方法,简单归纳为一句话:形式上是“抄”,实质上是“不动脑”,目的是“为了应付检查”。这种备课已成为广大教师日常工作的一个主要部分。据我了解,现在教师备课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相似文献   

10.
目前,集体备课已经成为中小学广大教师所推崇的主流备课形式。这种备课形式与当前所倡导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反思、校本教研等新的学校变革要求相结合。许多学校和教师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总结出了多样化的实践操作模式。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运行中,集体备课却越备越走样,许多学校苦于没有针对性的改良措施。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对集体备课所作的尝试,以语文学科"小组  相似文献   

11.
袁爱玲  肖丹 《教育导刊》2007,(11):63-63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领导都十分重视集体备课.很多学校都将集体备课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放眼校园.集体备课俨然已成为校本教研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然而,许多学校课前的集体备课搞得轰轰烈烈,课后的“集体反思”却是轻描淡写,或是毫无动静。其实,“集体备课”应该包括两部分内容:课前的集体备课和课后的集体反思。如果说课前的精心准备能保证上好一堂课,  相似文献   

12.
备课,作为教师的日常工作,同上课质量直接相关。如何备课,不仅是态度与方法问题,也存在备课观念的不同。其中以“面向书本”的备课观与“面向学生”的备课观最为突出。一提到备课,最不易引起争议的教条,可算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应该有一桶水”。不用说,其中所谓“水”是知识的比喻。这个“杯水隐喻”作为朴素的真理,在一本又一本“教育学”中被引用,又作为一代又一代老教师的心得传给一代又一代新教师。如今已经成为教育谚语。这其中的喻义是:教师在备课中尽可能充分地占有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从中提炼出最有价值的知识传给学生,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集体备课越来越成为高效课堂的关键词。不可否认的是集体备课确实极大地节约了老师的备课时间,实现了资源共享,但集体备课在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将团队备课和个人智慧很好结合,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功。”然而,由于当下电子教案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教辅用书泛滥成灾,教师们用于备课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在许多教师那里,备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结果备课变成了“背课”,或者变成了“抄教案”。不言而喻,这样的备课目标发生了偏离,形式陈旧单一,质量和效益低下。如何才能改进备课,使之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呢?笔者试以语文学科为例作一些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实践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在备课上要突出四点:1.备课多备“可能”。在备标准、备教材、备学生的三大备课要素中,课程标准和教材一经确立就相对稳定,而学生是动态有差异的,教师在备课时要洞悉学生心理和时代精神,构建符合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无论是教学环节的预置,课堂组织方式的确立,都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备学生的“可能”,尽可能多地把学生考虑在内,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2.设计力行“简约”。过去,教师们花在教学设计、编写教案的工夫实在太多。从教材分析到教学重点、教学目…  相似文献   

16.
研讨出真知,合作出效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集体备课已成为开展校本教研的“重头戏”。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优势.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教师探究教法、提高思想、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交流平台呢?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集体备课已成为开展校本教研的“重头戏”。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优势,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教师探究教法、砥砺思想、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交流平台呢?  相似文献   

18.
随着 2 0 0 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课标》)的出台 ,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在新的世纪 ,小语教学中怎样备课才能达到《课标》提出的教育教学目标 ?很显然 ,我们使用原有的备课思路和备课方法已无从适应《课标》的要求 ,所以我们提出了小语教学中“研究型备课”的一些思考。小语教学中“研究型备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全面调查和了解 ,这种调查和了解必须是整体和综合的 ,要了解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全面考察本班学生的学习素养。这种学习素养的调…  相似文献   

19.
集体备课,“旧貌”如何换“新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集体备课作为一种常规的富有实效的群众性教学研究方式,在基层学校被广泛使用。随着新课程的到来和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集体备课成为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平台,为教师共同面对、解决新课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各地开  相似文献   

20.
备课是一项艰辛、繁杂、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备课之窗”栏目为大家搭建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希望广大教师将自己在备课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有启迪、有特色的磨课经历(如,研读文本有哪些创新及体会),拓展性的知识资料(教材中涉及但教参中又未提供的内容,如,历史背景、人物介绍、有关学科的专业知识等),撰文汇聚此处进行交流共享。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共同打造属于自己的备课之窗,使之成为及时、有效的教学资源。[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