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江苏长江干流饮用水源地生态安全评价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如何协调江苏沿江开发与饮用水源地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选取饮用水源地上下游1km岸线利用、饮用水源地上游1km~5km岸线利用、饮用水源地下游1km~5km岸线利用、饮用水源地腹地土地利用等四个经济因子,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强度和是否有排污口等将四个因子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采用特尔菲法赋权,对江苏沿江26个饮用水源地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态安全的水源地(综合得分>0.48)仅占27%,生态较安全的水源地(0.26<综合得分<=0.48)占46%、生态低安全的水源地(综合得分<=0.26)占27%.评价结果与现状水质之间有着较高程度的一致性,说明饮用水源地的生态安全与其附近的土地利用关系密切,据此提出调整岸线功能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新一轮的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形成长江流域江苏段高强度高密度的产业集聚,对沿岸地区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本文采用内梅罗方法对该段10个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主要污染物为氨氮、COD、铅等,并进行主要污染物与工业生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长江流域江苏段饮用水水质处于清洁等级,水质安全状况为良好状态,但部分水质监测因子仍有超标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长江流域江苏段水源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的安全直接关系着百姓的健康,保护饮用水源地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第一道关。本文在分析德钦县饮用水源地水磨房河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保护的对策和办法。  相似文献   

4.
保障饮水安全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而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核心.本文通过调查对影响我国农村饮用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农村饮用水源地污染的主要成因;提出了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学划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是饮用水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而开展水源地水质监测与评价是保护区划分的重要环节,从而可以判断水源地水质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为保障水质安全饮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原则及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业的发展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城市水源保护区和地表饮用水源地的缺乏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原则与方法,分析了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步骤,针对水源地的具体情况对保护区的划定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饮用水安全关系千百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证饮用水安全,满足人民群众对饮用水越来越高的要求,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以及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对牡丹江管理局饮用水水源地划分保护区,以保证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8.
高阳  刘悦忻  钱建利  郭游  胡迎山 《资源科学》2020,42(10):2010-2021
全面掌握区域自然资源现状,以此为数据基础进行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对综合开发及统筹布局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开展自然资源综合观测、识别区域生态保护及修复节点是安全格局构建的关键环节。本文选取江西省万年县为研究区,通过土地利用类型、DEM、道路数据和自然保护地数据对区域资源现状进行综合观测;同时基于InVEST模型、粒度反推法以及区域现状确定生态源地;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地形以及道路因子构建综合阻力面;并使用电路理论判定生态廊道,识别生态修复关键点。结果表明:①万年县生态源地面积95.93 km2,林地为主要源地类型,其对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稳定至关重要;生态廊道长度217.89 km,其中,贯穿全域的33条关键廊道需要优先保护,未来可作为自然资源综合观测及监测的重点区域。②识别出“夹点”11处,“障碍点”74处,区域生境连通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③基于电路理论,通过源地选取、阻力面及廊道构建、重要战略点识别等,整合全域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针对生态安全格局提出不同分区的资源优化策略,对于提高区域资源供给能力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变化对盐城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贤斌  刘红玉  傅先兰 《资源科学》2010,32(9):1741-1745
以江苏盐城海滨为研究区域,利用GIS技术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盐城保护区湿地景观多样性和 优势度影响,并探讨人类干扰强度、湿地景观变化与核心区景观连通性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①1987年-2007 年,盐城海滨区域和自然保护区内土地利用结构均发生显著变化:耕地逐渐增加,自然湿地迅速减少、人工湿地逐渐增加,人类对湿地景观的干扰程度逐渐加剧;②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使自然湿地面积比重和景观优势性呈减小趋势,景观多样性呈增大趋势,缓冲区自然湿地面积减小最显著;③盐城海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使保护区核心区与缓冲区、实验区之间,以及与周边区域之间的景观生态过程和联系减弱;④随着人类干扰度的增加,自然湿地比重和景观连通性也相应下降,并且呈现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依据国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 338-2007),对伊春市南岔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了划分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该区划可保证南岔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又为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区域水足迹的估算   总被引:31,自引:9,他引:31  
马静  汪党献  来海亮  王茵 《资源科学》2005,27(5):96-100
水足迹和虚拟水是目前国际水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的概念,计算了我国及各区域主要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通过分析区域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关系,计算了我国国际和国内区域间的虚拟水流量,以及相应的水足迹和水的自给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中国是一个水资源高度自给的国家,但区域间差别较大.绿色水在我国国内总用水中占具了较大份额,对于我国农业生产意义重大.北方地区通过农产品贸易1999年向南方地区输出的虚拟水达到520×108m3,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同时认为,人的消费模式,特别是膳食结构对水资源消耗的影响非常显著,我国人均水足迹的计算结果与这一结论基本吻合,因此倡导节约的消费方式,研究并推荐符合中国国情的膳食结构,将有助于全面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影响“亚洲水塔”的水汽输送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被誉为"亚洲水塔",过去50年的全球变暖加速了整个"亚洲水塔"的水循环过程。文章从气候态、长期变化和年际变率的角度,总结了当前对影响"亚洲水塔"的关键水汽输送过程及其机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指出要厘清影响"亚洲水塔"的水循环过程,亟待深入理解水塔的水汽输送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机制及其影响。为此,需要从观测、诊断、动力学机理、检测归因和数值模拟5个方面加强未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论述南水北调工程特点入手,对用水户的水价承受能力进行了分析,得出:当R=2%或R=2.5%时的居民水价、R=1.5%或R=2%时的工业用水水价作为未来可承受水价是可行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不同节水措施下宁夏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长海  赵勇 《资源科学》2008,30(8):1135-1140
常规的节水效益评价方法只能分析节水措施对行业内部产出及用水效果的影响,不能就节水对全行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客观影响做出合理的评价,反映不出水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根据目前区域节水宏观效益评价方法的不足,开发了水资源消耗投入产出模型。模型以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过程中的产业关联性为基础,以行业用水过程中的竞争性为约束,将水资源消耗量作为水量控制指标,以宁夏为研究区开展了实例研究,分析了节水措施下各产业的水资源消耗量以及用水效益响应,并就节水对区域经济系统宏观影响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同时根据响应结果对各种节水措施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评价方法为合理评价水资源利用及节水过程中水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分析节水措施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不同节水措施下的国民经济结构提供了理论手段;评价结果对研究区制定合理的节水措施和节水投资方案,对提高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的宏观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水足迹的中国水生态功能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盖力强  谢高地  陈龙  裴厦  范娜 《资源科学》2012,34(9):1622-1628
水资源问题将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问题,水资源危机将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面II占的“瓶颈”问题。随着30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洪涝灾害等水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水资源管理上必须要有新的转变和大的突破。本研究在分析了中国水资源现状特点的基础上,引入水足迹等人类影响指标,结合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面状与线状结合,综合运用地理要素,初步对全国水流域进行水生态功能分区。试图为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维护国家水资源安全,揭示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与演变趋势,制定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策略,支撑国家水环境管理理念的转变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以安徽某自来水厂为例,对其"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净水工艺各环节进行方案分析比较。综合确定经济效益好,处理工艺较先进,维护管理方便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制约热泵热水器最高出水温度的因素,进一步从理论上探讨了换热温差对出水温度的影响,并通过计算进行验证,其结果可为热泵热水器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水利通信的地位、特点和现状。分析了水利通信网的功能及网络构成,并提出了水利通信网建设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