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明的《琵琶记》中,有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赵五娘和牛小姐。她们有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和悬殊的社会地位,只是因为同一个男性蔡伯喈才有了交集。才让我们对这二位女性身上的共同之处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赵五娘历来被人们认为封建孝道的典型。本文则认为赵五娘是中国古代千千万万善良、勤劳、宽厚、坚贞不渝的劳动妇女中的一员,她的品质正是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的优良品质。这种品质在当今社会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因而她并非是封建孝道的典型。  相似文献   

3.
《琵琶记》中赵五娘认夫情节往往被人忽视,其实这一情节回环曲折、丝丝入扣,它丰富、深化了赵五娘的性格,使赵五娘不仅仅是贤德的孝妇,还堪称聪慧的巧妇;同时赵五娘的巧慧和主动争取也使软弱的蔡伯喈承认其身份有了可能,为团圆结局打下了基础,从而完成了《赵贞女》富贵弃妻向《琵琶记》"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成功转变。此外,这一情节也显示了与早期南戏的区别,以及向明传奇的靠拢,使《琵琶记》在南戏发展史上的桥梁作用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4.
自佛家文化扎根中国文化土壤以来,儒、释、道三大哲学体系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此起彼伏的态势。元末,在佛家﹑道家等多元化思想不断冲击儒家正统地位的情况下,剧坛大作《琵琶记》巧妙地将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入蔡伯喈、赵五娘、牛小姐等人物形象上,试图以儒家忠孝观来教育世人、影响后人。这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呼唤儒家责任意识来弥补时代欠缺的精神,也使《琵琶记》得以进一步传承并被接受。  相似文献   

5.
女性消费文化的社会意义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社会性别差异导致女性消费成为一种“代理消费”,这揭示了消费化所隐藏的男权社会中男女不平等关系以及女性的弱势地位。女性消费化具有竞争性、功用性美丽和功用性色情以及媚俗的社会特征,这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塑造女性消费化的社会化机制有:生产消费化、媒体消费化和都市消费化。女性消费作为一种化,其消费系统并非建立在对需求和享受的迫切要求之上,而是建立在对社会意义的欲望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陈霄 《文教资料》2009,(25):89-91
<琵琶记>是高明根据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来,在保持赵五娘原有形象的基础上,作者试图将蔡伯喈改写为"全忠全孝"的人物,从而起到"子孝共妻贤"的劝化作用.然而,由于<琵琶记>在角色设置与人物关系处理上的局限,蔡伯喈等形象有着不同程度的分裂,情节上也出现了一些疏漏.从赵五娘一线看,<琵琶记>是一本杰出的苦戏;从蔡伯喈一线看,<琵琶记>则是一本蹩脚的翻案戏.  相似文献   

7.
《雨中的猫》是海明威作品中一篇充满女性意识和象征手法的佳作。笔者首先分析了《雨中的猫》中的三个重要角色—女人、猫和雨所代表的深层涵义及相互关系,其次,通过对小说中三个主要场景—寻猫、诉猫、送猫的分析来解读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附属地位。同时,还指出了传统社会性别角色对女性的束缚以及对女性命名权的忽视。  相似文献   

8.
在毕飞宇的作品中,男性形象每每被女性形象的光芒所掩盖,给人造成一种不在场或者隐秘的假象.而事实上,男性才是毕飞宇作品真正的主角:在男权社会中,正是男性决定了女性的情感起伏和生死命运,正是男性造就了女性畸形的人性和挣扎的人生.毕飞宇笔下的浓墨重彩的女性描写,正是对男权社会最大的映射。毕飞宇的女性叙事文学实质是男权社会的别传。  相似文献   

9.
鲁敏中篇小说《镜中姐妹》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本试图对作品中五个女人表现出来的五种不同的爱情观的形象进行分析,诉说她们生存的尴尬处境极其价值追求,揭示这些形象背后所蕴藏的社会化内涵,批判男权化对女性的压抑和毒害,从而成为一曲女性抗争的人生悲歌。  相似文献   

10.
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由于具有“以性特征为表征”以及“被男权意识所异化,认同男权”的倾向,因而缺乏时代感,使得当代女性精神缺度。  相似文献   

11.
男性作家总是依据自己的文学想象和价值取向来塑造自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因此,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身上几乎都带有一定的男权色彩。当代作家马玉琛在《金石记》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身上都有着浓郁的男权意识,这一方面使得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也使得他对理想女性形象的探寻有了一定的困惑。  相似文献   

12.
“样板戏”是中国文艺史上的一个特殊的现象,在“样板戏”的文本中出现了大量的女英雄的形象,表面上女性的地位被提高到完全与男性平等的地步,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本文从“样板戏”的女性形象入手,试图分析女性形象和所折射出的男权意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的批评方法,试图分析《都柏林人》中的女性形象,井探讨乔伊斯早期的女性观。虽然《都柏林人》中的女性形象没有完全超越时代,但也并不局限于腼从依赖的男性附属品。乔伊斯对女性的态度同情多于憎恨,理解多于责难。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被广大读者所熟知,其中最著名的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这四大悲剧。其中主要塑造了两类鲜明的女性形象:纯洁善良的"天使"和狠毒邪恶的"恶魔",这两种女性虽然想努力超越自我,但在男权社会的领域中,她们注定成为一群任人宰割的羔羊。  相似文献   

15.
刘一涓 《考试周刊》2009,(13):24-25
奥尼尔是美国最伟大的剧作家,本文通过对其早期代表作《榆树下的欲望》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探讨在男权社会下,女性对男性的依附,与命运的抗争,以及最终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一个健全的女性形象,应是"母性"、"妻性"以及自身"人性"的统一.然而在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性禁忌与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在男性权威文化笼罩下女性形象经常是分裂纯粹的单一品性.在明代人文主义思潮渐渐萌发的情势下,冯梦龙编著的"三言"中"母亲"与"妓女"这原本两极的原型在新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发生了置换、变形以至统一和融合,从而使"三言"具有崭新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17.
现代作家毕飞宇的《玉米》三部曲以充满张力的情节,凄婉哀痛的故事,以及贴近我们身边的人物和女性对生存的体验,成功地塑造了玉米、玉秀、玉秧三位让我们守望着,难以忘怀的超越文本表层结构的女性形象。在男权统治下,在权力与地位的笼罩之下,世俗环境与婚姻的包围之中,复杂的人性和残缺的阴影中,自尊心和尊严的斗争中,展示着活着的命运交响曲,上演着人生的悲剧,让我们在阅读之余思索与追问着现代女性的生存。  相似文献   

18.
美狄亚和赵五娘是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的悲剧《美狄亚》和高则诚改编的中国古典悲剧《琵琶记》中演绎的两位弃妇形象。她们虽生于不同年代,处于不同国度与文化背景之下,但同样都有遭受家庭破裂、丈夫抛弃的惨痛经历。她们是如何走向婚姻的失败,又各自对命运做了怎样的抗争,这两位禀性迥异的中西方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震撼,也让我们更加关注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女性爱情、婚姻、家庭等方面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9.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是世界文学中的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远大前程》中有许多鲜活的女性人物,给各国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借助女性主义的理论视角,重点剖析郝薇香小姐这个怪异的女性形象,探究她的悲剧人生,揭示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苏珊是"理性"婚姻下的牺牲品,她被一步步的束缚在"男权社会"的体制中无法自拔,最后导致了悲剧性的命运.进入20世纪之后,虽然女性在选举权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女权主义运动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跌入谷底.二战后,在一股女权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加之为男权所推崇的各种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知识女性重返家庭成为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