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人的一生中,时常能听见脚步声与敲门声。它们是截然不同的,难道不是吗?而对于我来说,它们却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2.
300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一直处在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变化中。几乎每隔10万年左右,冰川便会像候鸟似的,踏着坚定的步伐,莅临北美和北欧平原,使那里的大地裹上一层厚达千米的冰甲。而到间冰期,冰川又像幽灵似的,悄悄退缩到两极地带和中低纬度的高山上。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冰期,我国称大理冰期,这是因其遗迹在国内的最早发现地是大理点苍山;欧洲又把它叫做玉木冰期,因为欧洲人最早发现它的遗迹是在阿尔卑斯山下的玉木河畔。大理冰期大约从96000年前开始,到12000年前结束。那时,大量海水转移到陆地上,形成面积达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北美冰盖和700多…  相似文献   

3.
听!我们班每个人的脚步声都不同呢! “咚咚咚”,是谁来了?哦!是我班的“女包公”——梦霓。要说铁面无私,班里谁都不及她,同学们只要有一丝开小差的迹象,都逃不过她的“法眼”,立刻被纠正,我想,这种脚步声就是她雷厉风行的风格所致吧!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观摩课上,一位教师执教的内容是<小镇的早晨>这篇课文.一名学生在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时,谈了自己的阅读见解,师生对话和谐地进行着,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让我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5.
脚步声     
陆文夫 《中文自修》2011,(Z1):58-59
你没有金光大道可走,还得靠那沉重的脚步老老实实地挪向前。我走过湖畔山林间的小路,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鸟尚未归巢,松涛也因无风而暂时息怒……突然间听到自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语文课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应该是心灵和情感的撞击,智慧和才情的展示,是个性魅力的彰显,生命活力的飞扬。但长期以来,教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认为  相似文献   

7.
李永强 《甘肃教育》2001,(10):28-28
一、顺藤摸瓜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贯穿全诗的“藤”便是爱国之情。然而抓住这条“藤”,理清思路仅仅是理解诗歌内涵的第一步,要真正“识斯真”,还需顺着诗人“爱国之情”这条“藤”,从“不自哀”摸到“卧听风吹雨”,最后摸到“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个“瓜”方可。然则这个“瓜”其味如何诗人因为常想着守卫边疆、报效祖国,虽年老体衰,仍不感到悲伤。夜深人静之时,他不能入睡,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风声雨声,这是…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的一次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中,笔随堂听了十位教师同时执教指定的课《卧薪尝胆》,极富戏剧性的是:有九位老师照本宣科地带领学生将阅读课的答案锁定为一种——“比喻刻苦自勉,发奋图强。”只有一位教师别出心裁地引领学生将阅读课的感受发散为九种。  相似文献   

9.
这篇文章从背景题材、主题、情节方面研究《陌上桑》,认为《陌上桑》非佳作。  相似文献   

10.
11.
12.
笔者有幸观摩了“浙江省第四届小语阅读教学评比活动”,觉得《鸬鹚》一文的教学设计独具匠心(此文由绍兴钱清镇小金明东老师执教,获第一名),尤其是对文中“一抹”的理解,更是让人听后难以从脑海中“抹去”。现将有关教学片段介绍如下:一、辨析“一抹”,体会内涵1.这些列队的士兵,这些灰褐色的鸬鹚在等待一个什么命令?(引出“一抹”,请一位学生板书“一抹”二字,其他学生在自备本子上写两次,老师特别提醒“抹”字右边两横上长下短。)2.“一抹”是什么意思?生:“一抹”就是一搞。生:“一抹”就是某样东西在某样东西上摩…  相似文献   

13.
<邓稼先>好长的文章!内容繁多琐细而无序,处理是有难度.别急,教你几招:  相似文献   

14.
对于小说教学的认识,已经有无数教师进行过有益的尝试.这其中笔者比较赞同的有"比较分析法""以写促读法""视野拓展法"等.不过,这些看法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小说的宏观认识,却也容易使学生出现虚无、定式的理解,对于小说中真正的妙处反而难以把握.  相似文献   

15.
当前 ,阅读教学中的“专题研读”正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兴趣乃至青睐 ,但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开展“专题研读” ,大家又正在思考和探索之中。笔者认为绍兴钱清镇小学金明东老师执教的《鸬鹚》一课为我们作出了较好的示范 ,(此课曾于2001年10月在嘉兴举行的“浙江省第四届小语阅读教学评比活动”中获第一名)金老师以文中词语“一抹”为线索 ,确立专题研读课文 ,让学生咀嚼出内隐的诸多信息 ,给听课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现将有关教学片段介绍如下 :一、辨析“一抹” ,体会内涵意蕴第一次小组研读 :为什么用“一抹”?用“一抹”好在哪里?…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的实施给老师留出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相似文献   

17.
18.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写于1986年的一篇美文.其独出机杼的艺术构思,美仑美奂的修辞手法,奇伟磅礴的意蕴境界,长短结合的语言韵律,使全篇形神飞动,气韵流转,令人叹为观止。赏读此文,其独特的审美艺术,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19.
20.
发书记     
邢艳 《广东教育》2008,(1):27-27
开学的第一天,我挑了一批比较壮的孩子跟着我去电教室领新书。我们把新书一摞摞地放在讲台上,看着这些新书,这群二年级的小不点争先恐后地举手要上来帮我发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