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是涉及到儿童、青少年的国家、民族观念和政治、民主意识培养的大问题。因而,它是近年来香港社会的热门话题,它的发展也颇为迅速。在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发展中,有两份文件产生了较大影响,一份是八五年颁布的第一个《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另一份是九六年新近颁布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八五年《指引》是一份开创性的文件,对香港学校公民教育起了开绿灯的作用,对此,笔者已作过专门的评述。九六年《指引》则被誉为“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新里程”,对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未来走向有较大影响。结合八五年《指引》,对该指引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它对香港年轻一代政治态度、思想面貌的影响,也可以为内地的学校德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课程标准在香港称为“课程指引”,承担公民教育的课程标准香港称为“学校公民教育指引”。1985年5月,中英联合声明生效,香港进入回归祖国的过渡期。根据香港政府对教育署提出的通过学校承担公民教育的任务,教育署于1985年8月20日颁布了《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以下简称《85指引》),在全港中小学推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回归在即,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修订《85指引》,1996年编订新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以下简称《96指引》),并于1996年12月由香港教育署正式颁布实施。《96指引》把基本法教育、爱国教育及政治教育列入公民教育,基本完成了公民教育预期的使命。1997年香港回归后,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于2012年4月编制完成《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拟独立设置学科课程,但在征询意见过程中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最终能否得到社会各界理解与认同尚待时日。  相似文献   

3.
<正>课程标准在香港称为"课程指引",承担公民教育的课程标准香港称为"学校公民教育指引"。1985年5月,中英联合声明生效,香港进入回归祖国的过渡期。根据香港政府对教育署提出的通过学校承担公民教育的任务,教育署于1985年8月20日颁布了《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以下简称《85指引》),在全港中小学推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回归在即,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修订《85指引》,1996  相似文献   

4.
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指引》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指引》评析刘国华随着1997年的临近,香港正由殖民统治向“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过渡。在这历史性的转变时期,公民教育的问题在香港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人们认为,香港的社会和政制正面临巨大的转变,学校应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适应即将到...  相似文献   

5.
台港澳之窗     
台港澳之窗香港修订《学校公民教育指引》香港教育署《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修订小组于1995年11月召开会议,并宣布:全新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初稿的研究讨论工作已完成,决定付印,按计划于1995年12月起进行公开咨询,咨询期约两个月至两个半月。在新的《学...  相似文献   

6.
香港学校的政治教育,大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民教育(重点放在个人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二是品德教育(着眼点在个人品德修养),三是政公科(政府与公共事务科)教育(其宗旨是加强青年一代的政洽意识,培养思考能力)。香港教育署1981年颁布《学校德育指引》,1985年又以课程发展委员会名义出版《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器,要求各级学校通过正规课程、课外活动和隐蔽课程(校风建设等)三个途径去贯彻推行。“指引”,强调指出:“公民教育是一种既将个人培养成为品德高尚而又能促进个人与政府和社会关系的教育”,学校的责任则在于”进青年人所需的…  相似文献   

7.
九七回归之前,1996《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该文考察了《九六指引》的背景、内容及对它的相关评论,指出香港的公民教育应该在“两制”下寻求“一国”性,在“两制”的差异性之外寻求“一国”的共同性、统一性,应该将面向回归的短期目标与超越回归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应围绕香港基本法对公民的界定与权责要求来设定公民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相似文献   

8.
在八十年代,世界各地尤其亚洲地区,不约而同地对价值教育或道德教育加以特别的重视.在日本,教育审议会于1986年发表的《第二次审议会报告书》特别加入了“加强道德教育”一节,提出中小学德育发展的方向.在星加坡,继1979年发表了德育报告书后,1981年即刊行新的德育课本,1982年在高中开设广泛的宗教知识课程,后来更加入儒家伦理科目.在香港,教育署也颁布了好些关于价值教育的指引.例如在1981年颁布《学校德育指引》,1985年颁布《公民教育指引》,1986年颁布《中学学生辅导工作——给校长和教师参考的指引》等.在台湾,1982颁布《公民教育》供中小学使用,1983年,推行“推展公民教育、发展训导功能”教学实验,1984年再引人“生活与伦理”科价值教学实验.在中国,德育一向备受重视.1982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再颁布修订大纲.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988年又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9.
香港《学校环境教育指引》祝怀新在香港,生态和环境方面的知识早已被纳入中小学一些科目的教学大纲中,但长期以来,香港政府在促进学校环境教育方面却一直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1988年,香港教育署宣布在学校课程中引入诸如“香港的污染问题”等论题,标志着香港政府...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公民素质,一直是香港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基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课程发展的趋势,香港于2008年修订了《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框架》。香港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旨在通过课堂讲授和多元化的学习经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为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作贡献。  相似文献   

11.
70年代以来,随着香港经济的日益繁荣,西方“社会富裕病”也在香港青少年中日渐泛滥。中小学生犯罪、吸毒等种种颓风,使香港公众对学校德育问题日益关注。80年代,中英签署了《联合声明》,香港进入回归中国的过渡时期。随着香港市民的民族观念、政治意识的普遍增进,终于导致了学校德育的一些新变化:1981年9月,香港教育署颁布了一份《学校德育指引》,以回应各界要大力加强中小学德育的呼声;1985年8月,教育署又颁布了《学校公民教育指引》,规定推行母语(汉语)教学和首次把爱国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范畴中。从此,香港的中小学德育进入了一个可喜的新时期。本文意图对这些新情况作一概括的介绍,并探求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正>下篇主要从课程设计思路、内容范围、实施建议三个方面明确《思品课标》与《96指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便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有效推进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一、《思品课标》与《96指引》课程设计思路的比较(一)相同点1.《思品课标》和《96指引》都明确阐释了课程设计思路。《思品课标》辟"课程设计思路"专题加以阐释,《96指引》明确阐释了设计思路。《96指引》指出:"本课程范围根据上一章的理念架构而设计,内容涵盖了公民教育本土环  相似文献   

13.
香港将制定《课外活动指引》香港教育署已经决定于短期内成立一个工作委员会,讨论并制定全港首份《课外活动指引》。香港教育署已经就公民教育、性教育编定了指引,但对课外活动却没有具体实施规范。目前,课外活动已逐渐纳入课程范围内,并正逐渐走向规范化。因此,香港...  相似文献   

14.
洪明 《教育史研究》2002,(2):78-81,86
通过对香港学校公民教育历史进程的考察,揭示香港殖民地时期和回归过渡转型时期学校公民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和阶段性特征,指出其独特的历史进程对香港现有学校公民教育及未来趋势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方法的含义进行分析,通过对《论语》中内含的丰富的教育方法进行现代解读,将《论语》中折射的教育方法与公民教育方法进行逻辑建构,从而为公民教育方法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引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从儒家仁爱思想出发,以学校思想品德课的改革为例,与《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作比较,反思学校德育。提出学校德育要既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又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既坚守做人的基本原则,又兼顾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教育等,从而彰显“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7.
下篇主要从课程设计思路、内容范围、实施建议三个方面明确《思品课标》与《96指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便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有效推进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内地与香港经济往来的频繁,我们对香港的了解越来越丰富。本文在对香港中学调研的基础上,对香港的中学地理教材、教学方法、考试制度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地理教育改革提供—些参考依据。一、《香港地理课程指引》的特点在内地,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依据。而“香港地理课程指引”则由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教育统筹局建议中学采用,配合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开设的相关考试。《香港地理课程指引》中明确规定,中学地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内地与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目标、内容、推行方式等方面各有特点。内地突出政治性,德育中包含公民教育内容,香港具有“非政治化”的倾向;内地公民教育有明显的政府行为,香港以学校为主体,且具有民间自由性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以成有信教授先后发表的《基础教育首先是公民教育》和《公民·公民素养·公民教育》为标志,教育学界开始对公民教育产生了研究兴趣。20多年来,公民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介绍国外或香港公民教育为主的阶段,到呼吁我国开展公民教育为主的阶段,再到研究公民教育的具体问题为主的阶段。上述阶段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时间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