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宋金枝 《考试周刊》2011,(58):148-148
多数中学生对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掌握不到位.起跳蹬摆动作不协调.起跳后没有高度和远度.导致体考成绩不太理想,这就要求体育老师对立定跳远教学有独特的方法,而蹬摆是关键。在平时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学生的下肢、腰腹等力量的训练,把力量和技术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2.
陈必江 《考试周刊》2007,(46):130-131
本文根据力学原理和速度与跳远成绩之间的必然联系及规律,说明速度因素在跳远各技术环节中的重要作用。采用快速、积极的起跳,获得最大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起跳中强调摆动腿及两臂的快速摆动,做到以摆带蹬,以摆促蹬;并注意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指向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从助跑到起跳的过渡,是跳远技术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求跑得远而不重视技术动作,使得技术动作不正确,跳远成绩不理想.所以在教学中,首先应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使他们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地、重复地练习,掌握了正确的技术动作,才能跳得更远.互助跑助跑的任务是为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为准确快速有力的起跳创造有利的条件,助跑对跳的远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1跑的技术助跑时跑的动作要求身体重心投影点距支点近,蹬地和摆动动作短促快速、集中有力,摆动腿抬得较高,脚着地动作迅速.跑的…  相似文献   

4.
跳远和跳高的起跳动作,又叫做踏跳。跳远时运动员经助跑后,由固定在沙坑直道上的跳板踏跳;而跳高时沙坑边没有固定的跳板,横杆前的地面均可以踏跳。无论跳远和跳高,踏跳是很关键的一个动作,它是助跑动作的延续,腾空动作的开始,运动员除了需要确定好起跳腿与摆动腿,以及踏正步点外,动作本身是由摆臂、摆腿和迅速蹬直起跳腿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迅速蹬直起跳腿是关键的关键,与此同时,还要求摆臂、摆腿与蹬地动作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5.
跳远和跳高的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动作过程是连续的,互相联系的。运动员为了跳得更远更高,必须选择好某种运动姿式,进行专项素质训练,其中正确掌握腾空过程中合理的跳跃动作,对提高运动成绩十分重要。所谓合理,就是要合乎运动科学的原理,尤其要注意合乎运动力学的原理。在跳远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在腾空至落地前的瞬间,两臂后引,造成两腿前伸,以增加跳远的远度;在专项素质训练时,常要求他们做俯撑穿腿(两腿从俯撑的两臂之间穿过)等动作。在跳高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在腾空开始的瞬间(即蹬直起跳腿完成起跳瞬间),将向上摆动的双臂和摆动腿突然收停,以增加身体其他部  相似文献   

6.
我国跳远起跳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跳远起跳技术分析方面的文献资料,从跳远的助跑速度、着板技术、支撑技术、缓冲机制和摆动技术5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高速助跑是跳远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着板技术和支撑技术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扇面角”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上;缓冲是完成爆发性蹬伸动作的前提和准备;摆动技术,尤其是“摆”与“蹬”的协调配和相当关键。但仅从起跳技术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层面进行研究还不足以揭示起跳技术的全部特征,今后的研究将更加综合化、系统化,从而提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起跳是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的关键技术,其任务是迅速地改变人体运动方向,创造尽可能大的垂直速度和合理腾空角度,并为过杆动作的顺利完成创造条件。按照动作的结构,可把起跳动作分为起跳腿的着地、缓冲、蹬伸三个阶段。一、起跳腿的着地阶段助跑的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人体重心移过垂直部位后,起跳脚迅速迈向起跳点。此时要依靠摆动腿的有力蹬伸,保持身体内倾姿势向前送髋,使起跳腿一侧的髋超越摆动腿一  相似文献   

8.
赵世国 《考试周刊》2010,(57):141-142
本文通过对跳远中起跳的蹬伸技术的初步分析,以及对蹬伸技术所产生影响的诸因素的阐述,反映蹬伸在起跳中的重要性,从而为以后的跳远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9.
在跳远起跳过程中,为了使人体获得最大的腾起初速度,需要强大的起跳功率,即“爆发力”。无论跳远技术多么完善,身体素质发展多么好,不具备强有力的爆发性力量,是不可能取得优异的跳远成绩。因此,跳远训练应根据动作结构、肌肉工作、完成动作的时间等特点,重点发展下肢肌群的退让工作能力和爆发性力量,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反射性。同时,还需要发展全身的协调用力能力和摆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跳远,是体育教学中主要内容之一,它集速度,力量和复杂的技术为一体,很受学生的喜爱。但由于教学课时有限,学生在跳远技术上很难掌握。现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跳远技术重点的教法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们知道,跳远其动作的全过程是,先通过一段快速助跑,然后用有力的腿(起跳腿)迅速踏在起跳板上向上跳起,借助跑的最大速度和起跳的力量,使身体在空中前进,最后两腿向前伸出落在沙坑里。技术动作概括起来应为: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阶段。因此,要想在教学上使学生尽快掌握跳远技术动作,我认为,教师要从跳远技术重…  相似文献   

11.
在完成整个跳远的过程中,起跳技术是衔接助跑与腾空的中心环节,也是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必要保障。通过两台 JVC9800高速摄相机和 Ariel 图像解析系统对8名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着地角、扇面角和蹬地角都与国外运动员具有显著性的差异;缓冲时间过长,起跳瞬间身体重心投影点较远,是影响快速支撑蹬伸起跳的因素,增强起跳腿的力量有助于提高跳远的成绩;起跳瞬间踝关节角和膝关节角较小,髋关节角度与世界优秀运动员较为接近;腾起水平速度高于国外选手,但是腾起的垂直速度比国外运动员低。  相似文献   

12.
田径运动项目多,技术较复杂,各个项目的动作结构又往往各不相同,彼此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在技术与动作环节中,却都有共同的特点──蹬与摆.蹬与摆是典型的用力方式,是不可分割的重要配合形式,是掌握技术动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教师应重视蹬与摆的配合.如跑的后蹬与前摆,跳跃项目的摆腿与起跳、投掷项目的蹬摆结合等,都强调了蹬摆配合.摆动动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蹬地动作,同样,蹬地动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摆动动作.因此,必须重视蹬地与摆动动作的配合在动作掌握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1后蹬与前摆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跳远运动中助跑与起跳各个技术环节进行了剖析,认为助跑中适宜的助跑距离、适合自己的启动方式、合理的步长和步频、固定的助跑节奏、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在踏跳中快速上板、合理缓冲、有利的蹬伸时机是起跳的关键;助跑速度与起跳技术的有力结合是提高跳远成绩的关键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樊真 《甘肃教育》2008,(19):45-45
挺身式跳远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技术环节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助跑起跳和空中“挺身”动作,起跳越有力,身体抛射得就越高越远。因此。助跑起跳动作就是跳远项目的关键技术环节,重点为空中的“挺身”动作,难点为“下放摆动腿”。  相似文献   

15.
跳远起跳阶段技术复杂,起跳腿和摆动腿的脚踝动作在训练和教学中重视这些远端关节动作的技术特点和作用,将有助于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本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以及人体结构力学等知识对其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分析,期望能为训练和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急行跳远的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成绩的好坏主要由助跑速度和起跳技术决定,但良好的腾空技术和合理的落地动作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腾空是从蹬离地面开始一直到落地为止的空中运动过程,急行跳远按腾空的空中姿势的不同有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等三种。本文的目的仅就此三种腾空姿式进时力学原理分析,进而比较其优劣。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说明助跑和起跳技术对跳远动作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对助跑、起跳技术的力学分析,对跳远技术结构进行研究,认为:通过对助跑、起跳技术动作的改进,有利于充分发挥水平速度的利用率,有助于水平速度向垂直速度的转化,对提高运动员助跑的稳定性和节奏感,准确、快速有力的起跳,以及加速能力和全程节奏的控制能力,提高跳远成绩,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说明助跑和起跳技术对跳远动作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对助跑、起跳技术的力学分析,对跳远技术结构进行研究,认为:通过对助跑、起跳技术动作的改进,有利于充分发挥水平速度的利用率,有助于水平速度向垂直速度的转化,对提高运动员助跑的稳定性和节奏感,准确、快速有力的起跳,以及加速能力和全程节奏的控制能力,提高跳远成绩,均有良好的效...  相似文献   

19.
自有跳远理论的研究以来,关于起跳技术等问题的讨论从未休止过。以往,评价起跳技术的标准,多从用力的观点和方法出发,认为“起跳时,起跳腿的蹬伸给予地面的作用力大于体重,则人离地而起,蹬伸的力量越大,则反作用力也越大,人体向蹬地的反方向腾起得越高或越远。因此,起跳的效果取决人体给地面作用力的大小。”但实践证明,这种观点只适用于机械抛射运动,跳远起跳的用力方式远比这复杂得多,用以上观点和方法评价起跳技术是不确  相似文献   

20.
跳远起跳,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助跑所获得的速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尽可能大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起跳的顺利完成与否,取决于高速助跑的利用率和腾起高良,又最终影响远度。起跳动作包括放脚、缓冲和蹬伸3个过程。由于跳远起跳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其动作复杂,难度较高,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锘误动作。本人结合多年的训练实践,针对这些错误给出相应的纠正及辅助练习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