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谈“朗读”     
提到“朗读”,很多教师自然想到“朗读的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感悟品味”、“读写结合”等等。这些的确都是“朗读”的重要内容,但“朗读”还有一些重要内涵常常被教师忽略。一、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朗读要求见下表:二、“正确”、“流利”、“有感情”(一)“正确”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指坚持用普遍话朗读,读准每一个音节的音、韵、调;注意轻声、儿化、语流音变,做到发音清晰、响亮;不唱读,不错读,不添读,不重复读,不跳读,不破读;读出长句中词语之间的停顿、句子之间的停顿以及段落之间的停顿。教师…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朗读是最重要的、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式。”“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诗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朗读训练是语感培养的必由之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也是朗读训练的底线。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朗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于此,加强朗读训练也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应然之举。但是,从调查情况来看,朗读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例如,教师没有根据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精准的朗读指导;学生对朗读内容缺乏热情;朗读形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兴趣;朗读时间不充分,难以形成朗读习惯;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有必要设计相应的教学对策,强化学生的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4.
<正>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地读,它是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精髓,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阅读策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法宝,也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指标。《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的“阅读与鉴赏”栏目中都提出了明确的朗读要求。例如,第一学段的朗读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而,在如今的校园里,已经很少能听到书声琅琅,很少能看到学生捧着书朗读的靓丽风景,朗读有渐行渐远、被逐渐边缘化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是朗读不在应试范畴内,中考、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朗读的总体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关于儿歌又明确提出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可见《课程标准》基于识字、认字,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基本要求,学生对于课文的朗读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同时也要朗读课外读物,增加积累。教师要通过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低年级阶段所要学习的儿歌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节奏感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或插图理解意思;篇幅简短,深受儿童喜爱。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渎是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朗读实践。”课程改革以来.很多教师都意识到“精讲多读,以读促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多读书,让课堂书声琅琅。却是很多老师感到困惑的问题。笔者以为,要保证朗读训练深入有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7.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就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受能力。而训练语感的重要方法就是感情朗读。课程标准要求每个年级都要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这一要求中,“正确、流利”一般很容易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则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不断指导和训练。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四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标准又一次明确提出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的要求。但审视现在的语文课堂,沉闷有余,活泼不足,“对话”有余,朗读不足的现象还是相当普遍的。校园的“晨读”,有时也被很多老师改成了“晨记”、“晨写”。朗读何以被忽视到如此不堪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标准又一次明确提出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的要求。但审视现在的语文课堂,沉闷有余,活泼不足,“对话”有余,朗读不足的现象还是相当普遍的。校园的“晨读”,有时也被很多老师改成了“晨记”、“晨写”。朗读何以被忽视到如此不堪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马强 《四川教育》2006,(11):45-45
朗读,长期以来作为一种重要方法被广大语教师经常运用于课堂。可是,朗读真的仅仅是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吗?课程标准指出:“朗读对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潜在的情感,给予学生正确观念,完善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其他语知识的学习、语能力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读 ,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通过读 ,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 ,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通过读 ,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词句、篇章的记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道出了“读”的重要性。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要教给学生朗读技巧教师在讲授课文时 ,要教给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技巧。“正确”即要求学生读时字音要准确、清晰 ,不丢字 ,不添字。“流利”即要求教师先讲高低快慢、断连疏密的朗读技巧 ,让学生动笔做适当记号 ,以便引起对本文朗读停顿语气的注意 ,然后再反复练读比较…  相似文献   

12.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就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受能力。而训练语感的重要方法就是感情朗读。课程标准要求每个年级都要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这一要求中,“正确、流利”一般很容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文章不是无情物”,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一直是整个小学教育的重点,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学所培养的“读”。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关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阅读能力。而朗读能力则是本文所谈的重点。一般而言,教师要求学生能较正确、流利以及有感情地进行普通话朗读。朗读要求中的正确以及流利是教学中易点,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是教学的难点。在此,笔者以三部曲的形式泛谈“感情朗读”。  相似文献   

15.
朗读教学存在“五大缺失”,即教师示范朗读缺失,朗读基本要求缺失,学生个性朗读缺失,课堂“机会均等”的缺失,学生朗读实践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朗读,就是用响亮的声音读书。朗读,是学懂课文内容的主要手段,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大纲指出:“有感情地朗读能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教师在各年级都应指导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只是要求的程度有所不同。”教材也很强调朗读训练,五年制第十册30篇课文,提出朗读要求的就有16篇之多。可见,朗读是高年级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任惠芳 《时代教育》2009,(8):230-230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提高朗读质量,必须重视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地位,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加强朗读指导,努力达到<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朗读有明确的要求,读一般的现代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地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第一、二册更是颇具特色地强化了朗读,从单元提示到课文的训练重点要求、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目的的要求和练习,显然都是为了强化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这些很值得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和当代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语文课的朗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教育文摘     
“朗读”能“轻声”吗?常见一些报刊出现“轻声朗读”或“小声朗读”的说法。这种课堂术语欠科学。《现代汉语词典》对“朗读”的注释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大纲》对“朗读”的要求是“……要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可见《大纲》和《词典》对朗读发音的要求注释是统一的——清晰响亮。响亮即(声音)宏大。所以,朗读就必须是大声地读,既“朗读”就不可能是“轻声”。当然介于朗读与默读之间的“轻声读”是朗读向黩读的过渡阶段,不应混为一谈。摘自92.1《小学语文教师》慕宏文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这里对阅读的方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现了课程标准对阅读方法教学的关注,体现了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积极态度。明确这些阅读方法的内涵,认清其价值,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贯彻执行课程标准,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的基础。一、朗读———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语感,提高理解、欣赏能力朗读,《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清晰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