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在教最后一课《春联》时,让千家万户的春联飘进教室,引导学生学春联、赏春联、作春联、写春联,使学生领略母语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妙。学生的情感就像满目的春联,红红火火、春意盎然。 学春联。课文里例举了五副春联,并着重阐述了春联的内涵美和音韵美。由于课文对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 诵读这篇美文 ,培养学生的语感。 2 品味赏析课文的美点 ,培养学生自我设疑、合作探究的能力。 3 通过仿写训练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学重点 :1 反复诵读课文。 2 品味赏析课文的美点。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设疑、合作探究 ,品味赏析课文的美点。2 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完成仿写练习。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说说我是谁呀 ?(生 :你是老师 )对。不过 ,我也是你们的朋友。今天将和大家一起学习 ,共同度过愉快的 4 5分钟 ,好吗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拜访几位新朋友吧 !它们…  相似文献   

3.
骆艳  晏燕 《今日教育》2014,(5):54-55
骆:晏老师您好!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笔清新,意境优美的课文。我一直在思考:这种课文如果沿袭传统的字词句的教学,学生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根本无法调动起学生无限的想象,学生无法走进课文描写的优美意境中去,无法真正做到心灵与文字的对话。就如,《月光曲》一课,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如何让优美的意境流淌在孩子心间?  相似文献   

4.
要想让学生在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学习中提高素质,就必须充分发掘美的因素。因为对"美"的感悟可使人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使人的情操得以陶冶、身心得以愉悦。那么,语文课如何教出"美"呢?一、美在对课文的朗读吟诵中语言美是课文的特征之一。美的语言富于音韵美、节奏美、表现美、韵致美。在教学中,我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5.
言语美感是美的语言和美的精神在学习主体心灵上的同构物。言语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人对语言中所含美的因素的领悟程度,影响着人的语言活动的质量。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的言语之美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提炼文本中美的材料唤起学生对言语美的感悟力。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言语美感,必须以美的语言材料为依凭学生的言语美感是由语言材料唤起的。如果语言材料不美,就失去审美的基础。现行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就课本而言,关键的不是要教师去选,而是要教师去钻,去发现课文中的美。语文教师备课,首要的就…  相似文献   

6.
高云淑 《成才之路》2014,(14):15-15
正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悄悄地走进了中学课堂,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方便,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在语文课上,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地体验语文课之美。一、课前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想让学生学好每一篇课文,就应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想办法引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趣,只有这  相似文献   

7.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的《花末眼》,文章寓意深刻,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课文要旨。我佼刘宏英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形象直观地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去发现美,亲近美,感受美。  相似文献   

8.
《烟台的海》是苏教版第十二册教材的一篇课文,文字优美华丽,节奏舒缓而动人,读来让人感到眼前展开了一幅精彩的画卷,使人流连忘返,赞叹不已。写景类散文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如何透过语言文字的美,感悟文本中景物的美呢?这是教学中需要把握的重点。为此我采用以下三个环节来进行教学。一、优化教学内容,美说课文 有人说,一节好的语文课,首先要有简略的内容,另外还要有相对集中的目标和主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清晰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中获得最大的收益。那么,如何才能优化教学内容呢?我从美说课文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凭借自己对课文的直观印象来说课文,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师:这节课我们要到烟台去看海。刚才大家已经读了课文,现在想象一下,烟台的海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一说。生1:美!师:还可以用自己的话再说一句吗?生2:生动的烟台,美得像神话的烟台。师:你从哪些段落里可以找到这么关的烟台?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不要用原文。我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将原文改编为自己的意思,学生信手拈来,看到一些优美的句子,就将其化为自己的,表达虽然不同,但结果却意涵相同。  相似文献   

9.
教学《秋天的画》一课时,我一改以往一问一答的讲读方法,来了个“大放手”,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去“批阅”课文,发现写得美的句子就画出来,或者对课文有什么补充就写上去。这样的角色转换,实际上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与空间交给学生。几分钟后,他们的体会和见解使我大受鼓舞。一位学生说:“我觉得‘草地边的一行小白杨,飘下几片金黄的叶子’这一句写得好,‘飘’字特别美,我好像看到落叶像飞舞的蝴蝶一样慢慢落下,舍不得离开大树妈妈。”另一位学生说:“‘果园里有好多红星在闪烁,那是苹果成熟啦’这一句写得很美,使我想到舞台上演员穿着带有金片…  相似文献   

10.
陈武 《广东教育》2004,(4):51-51
老舍的《趵突泉》属于写景的阅读课文,许多学生都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我就把授课的重点放在体会作者语言文字的美和大自然的美上面,精心备课。上课时,我特意播放关于趵突泉的人文风景的VCD给学生看,力求以美贯穿整个课文的学习。我想象着学生们在我的指引下,在趵突泉优美风景的吸引下,为趵突泉崇高的品格所感染时的情景,洋洋得意。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的教材是由一篇篇独立的范文组成。语文知识点的序列性、整体性、人文性及审美性就潜藏在一篇篇名作之中。在阅读教学中,我尝试在宏观上以审美鉴赏素质的培养为着眼点,统筹教材中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在微观上,引导学生击发现每篇课文的语言美,并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去探究文章的情感美、结构美等内在美,使阅读训练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感的培养,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分析,从初读课文感受美、细读课文体验美、精读课文理解美、生活实践创造美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是一门审美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学生面对语文课文,不仅仅是面对一大堆语言文字,更是面对美,面对美的生活.面对美的精神。教师如果教育得法,就会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美的震撼力,必然会作用于学生的理智、情感乃至整个精神世界,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语文要在"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但要正确领会课文词句的含义,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而且还要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让学生从作品展示的审美氛围中产生情感体验,获得美的享受。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我认为,教师要指导学生"美读",引导学生"美思",方能达到"美育"。"美读"是获得文章美感的重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标准》提出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浙江版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三篇课文 (《这是我小学的老师》、《我要一本书》、《燕子过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 ,文章中生动隽永的语言、令人遐想的画面意境、丰满高大的艺术形象给学生一次次心灵的撞击。因此 ,我觉得以此为切入口 ,引导学生在欣赏、推敲、美读中去感知美、理解美、体验美 ,不失为教学本单元三篇课文的好方法。  一、欣赏画面 感知形象美本单元三篇课文图文…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感受美、展现美、创造美;要让学生耳濡目染,在语文课堂中得到美的陶冶、美的净化、美的味道。学生经历初读感知课文,读中有"量";精读感悟课文,读中见"巧";诵读拓展课文,读中传"情",就能读出语文的味与美。  相似文献   

17.
一、探寻课文蕴藏的美罗丹曾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运用到课堂教学艺术中,我们说:课文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何去发现课文之美呢?我认为,要深挖教材,从主题到结构,从内容到形式,从修辞到表达方式,甚至标点符号的运用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去发掘教材的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的美点。教授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考虑到《岳阳楼记》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在课文理解上很难跳出历史的磁场,于是我就在教学设计上动脑筋,设计了品读课文骈偶对仗、整齐优美的语言美,体验课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景物美,在鉴赏中去感悟…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苏教版教材中,篇篇课文文质兼美,笔触生动。特别是"写景状物类"课文,文本作者饱含深情,借文抒发,读之令人动容。从文本形式到内容,我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文本蕴含的形式美、内在美、情感美。美,孕育在文中。写景状物类课文的教学,我尝试带领学生用心、用情去细细品味,去发现美、感悟美。  相似文献   

19.
《草原》这篇课文我已经教了好多次了,每次教学都是循着草原的“景美”、“人美”的路子教学这篇课文,效果都不错。一次外出听课时,我被一位教师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精彩的课堂生成所折服,同时也不断地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描写“人美”部分中的其它方面的美呢?上个学期,我又一次教学《草原》这篇课文,于是,我将那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时所使用的提示性的语言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其它方面的美: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草原》这篇课文中描写草原景色美这部分内容,这节课…  相似文献   

20.
范教育要把学生带入美的世界去进行“美点寻踪”,对美文进行欣赏品读,设计一些有创意的美读活动,语文教师首先应使自己成为美的设计师。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较高的审美能力。首先教师对于课文要花时间、动脑筋去读,要把理解、分析、品评、鉴赏的眼光深入到课文深处,细细地咀嚼,深深地钻研每一篇课文,力求发现其深刻奇美之处,以便教学中能引导和培养学生感知鉴赏美文中的结构、意境、风格的美,并感知、捕捉蕴含中的美。例一对课文《紫藤萝瀑布》一文的美点寻踪”①美在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渲染。作者对藤萝花的渲染动人心魄,这表明作者是在写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