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面向世纪中叶实施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是建设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一流大学的建成需要有一流的功能体系以及一流的支持和服务体系。推动"双一流"建设的突破口在大学战略管理,要进行战略研究,制定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战略,用战略引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点建设一直是党和国家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战略。从全国重点高校到"211""985"工程建设,再从"211""985"工程建设等转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需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中国道路,不能沿袭西方的建设标准,而要依据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路。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既要居于国际学术前沿,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又要立足国情,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加快"双一流"建设,对北京市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北京市通过建立一流专业的建设与分析评价维度,差别化发展高精尖学科,搭建合作平台,促进共建共享等手段,促进地区"双一流"建设战略的推进。通过对美国加州地区以及上海、广州等城市高等教育统筹发展的实践经验的分析,认为北京市应在统筹高等教育资源、实施有效的动态评价体系、关注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四个方面持续加强改革,助推首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985"工程和"211"工程虽带动不少顶尖大学和学科的发展,使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同时也让其面临不少困难:身份固化问题、竞争缺失、教育经费分配不公等问题。建设"双一流"大学,应该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市场对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破除高校的身份壁垒,消除高校的身份固化;把绩效当做杠杆,以效率作为目的,促进高等教育经费分配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实现中国高等教育质与量的世界一流。  相似文献   

6.
建设一流大学文化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在推进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要注重突出文化建设的战略性、思想性、校本性和开放性,积极探索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文化的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7.
教育理论界对高等教育多持系统论的观点,强调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多元形态和结构优化,这些理论洞见具有指导价值。将"双一流"建设战略置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框架中考察,有必要重视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与其所置身的一流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之间的依存关系,以克服过于强调战略重点可能导致的对全局的忽视或轻视。在地方层面,应鼓励政府在落实"双一流"建设的同时对其予以必要的延展,着力建设区域一流高等教育体系。相应的着力点包括确立基于系统论和生态论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加强区域高等教育整体规划、建立不同高等教育板块的相对均衡型投资机制、健全高校和学科的分类管理与分类评价机制,以及营造准市场化甚至市场化的高等教育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大学"双一流"提出的背景入手,探讨了我国"双一流"建设对大学的影响和机遇,并提出了在做好大学"双一流"建设中应注意的师资、科研、创新、学术自由、国际交流合作、资金扶持、个性化发展等重点问题,希望对我国的大学"双一流"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双一流大学建设是新时期中国大学发展的战略目标。明确研究型大学和现代大学的研究功能,协调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剖析研究性教学和教学过程的研究性,建立科研性和实践性教学,实现学校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向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转移;贯彻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是当前双一流大学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跨学科改革是当今世界大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改革的一大主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学跨学科改革,但目前事实上却处于滞后状态。在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宏大背景下,我国研究型大学应该能从学习借鉴国外大学,特别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跨学科改革与发展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中获得许多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建设不能离开优秀的大学文化,优秀的大学文化必能塑造"双一流"的文明成果。"双一流"建设需要塑造大学文化空间就在于普适性文化构成"双一流"的内在基因,差异性文化构成"双一流"的特色因子;自由文化乃孵化"双一流"的养分,理性文化是指引"双一流"前行的明灯,卓越文化决定"双一流"品质的高低;民族文化是孕育"双一流"的母体血脉,区域文化构成"双一流"的支撑点,自我文化组成"双一流"的特色气质。大学只有以其文化为使命,大学才能世代传承、久传不衰,并能照亮世俗、启航文明;大学只要塑造出一流的文化空间,其"双一流"建设进程就能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做好"双一流"建设工作,必须厘清3个问题:谁需要"双一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什么关系?谁来建设"双一流"。推动"双一流"建设,离不开大学管理改革。具体来讲,要实施战略管理,构建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重大成果导向的科研机制,以及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3.
2015年启动的"双一流"建设旨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办学和学科建设水平。大学英语虽非独立学科,但作为学校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整体办学和学科建设中均应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首先简要分析英语教学,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内涵,然后着重讨论大学英语有"责任",也有"理由"服务于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最后,文章就"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瑜 《江苏高教》2021,(2):38-42
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是一个摸索前行的过程,回顾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院系调整和90年代的高等教育改革是极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90年代的改革可以视作是对于50年代初期改革的一次大规模的纠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其影响也延续到了当今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当中。改革中我国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增强,人才培养回归理性;单科性综合性辩证前行,一流高校发展受到阻滞;政府主导权增强,高校多元化、自主化发展受限。从改革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学科发展突出地方优势和行业特色、教育质量注重师资建设与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发挥集中控制力和自主灵活性等相关启示,为中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之路提供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决策,成效的评价问题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环节。结合“双一流”建设相关制度及理论与“双一流”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从“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机制的主体、对象、内容、方式、结果运用等方面入手,重点关注“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机制的设计和运行,并紧跟“双一流”建设实践,从整体上对“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机制展开针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辩证统一。"双一流"大学建设与文化自信具有耦合关系,大学的基本职能和"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任务决定了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文化自信作为支撑,而文化自信又在"双一流"大学的文化价值取向中得到体现。需要在文化自信引领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革命文化为重要来源,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时代指引,实现中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行政是大学功能多元化与发展规模化的必然要求,大学的行政化则将服务辅助性的行政活动凌驾于承担高校使命的学术活动之上,致使大学"主业"与"辅业"错位。中国的大学行政化特点是大学依附于政府的行政,但是行政化问题既非中国特有,亦非现在才有,而是现代大学发展过程都会出现的问题。大学去行政化改革必须立足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而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关键就是要对大学原有的行政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构建简明高效大学行政体系。"双一流"背景下的中国大学行政要做到与时俱进,必须通过优化现有的行政体系,使大学获得并合理配置发展资源。  相似文献   

18.
治理共同体是新时代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强有力保障。治理共同体是一个关系治理系统,同时也是复合共同体、参与共同体和卓越共同体,它的教育诉求表现为:以权力为尊重服务、以合作开拓视野、以教师领导角色提升治理能力、以教学质量创建卓越文化。构建治理共同体需要整体性思维、制定战略规划、达成质量保证的共识、培育自治共治意识和形成平衡机制。治理共同体是大学有效治理的重要理念与行动。  相似文献   

19.
建设"双一流"大学成为中国未来30年高等教育的总体规划,目前最大阻碍是"高校行政化"痼疾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阻滞。在过去的六年里,观念障碍、制度障碍、利益障碍、管理障碍造成了高校"去行政化"推进缓慢、效果不明显、"管办分离"收效甚微等问题。落实好"双一流"建设战略部署,将自上而下地向高校加大外部竞争压力,倒逼其打破行政主导的管理体制,促使高校自内而外主动摆脱体制惯性,从内部自觉革除行政化的体制之痈,充分释放大学的办学活力。高校"去行政化"作为建设"双一流"大学整体布局中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将迎来最佳的解决契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