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任贝贝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2013,(6):45
二胡的演奏艺术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技术技巧贯穿音乐艺术的始终,没有艺术的支持,是不可能实现二胡表演艺术其本身的艺术价值。本文将对二胡表演艺术中的乐感与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阐述在二胡的表演艺术中,乐感与演奏技巧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3.
正戏曲表演艺术,在戏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演员的表演艺术是戏曲演出综合艺术的核心。优秀的戏曲演员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剧中人物形象,凭借演出的技巧和细腻的表现来吸引观众,利用自己有生命的肢体语言、恰当的唱腔和道白表现剧中人物,把表演艺术的本质特征在观众面前表演出来。这就要求表演必须动情感人,引导观众进入剧情。表演者所创造的艺术表演感情,通过直观的舞台动作、唱腔、道白等诉诸观众的视听,形 相似文献
4.
李鑫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2016,(22)
传统戏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演唱方法,对于声调的把握、动作的选择等有独特的要求,特别是在表演中对于演员的每个眼神、动作以及台词的唱法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民族声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地借鉴和应用了传统戏曲的演唱技巧,通过加强其相关的研究,对于丰富民族声乐的内容和演唱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名松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2017,(2)
所谓戏曲,就是我国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从产生一来,就不断发展并形成自己独有的表演艺术。戏曲中独有的表演技巧不仅是戏曲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也是戏曲艺术的灵魂所在。在戏曲表演技巧的应用下,越来越多鲜活的艺术形象出现在舞台之上。基于此,本文将从戏曲中的“唱”、“念”、“做”、“打”四个方面来探讨艺术形象塑造过程中戏曲表演技巧的重要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飞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8):77-78
戏曲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瑰宝,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戏曲声乐理论经过历代艺术家、理论家的美化,使其得到更加久远的历史继承,尤其是它在“咬字发音”、“吐字行腔”等方面的技巧和“气息运用”、“韵味风格”等方面的把握上,都是我们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中要学习继承和借鉴的。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唱与民族声乐的演唱虽有差异,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声乐表演艺术是通过声乐的表演手段把情感浓缩、提炼、升华的结晶体,作品化为音乐艺术形象的再创造行为。多次的艺术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把握作品的主题,以演唱者“形”、“神”、“情”的有力结合,同时运用多种声乐技巧才能达到演唱的最高境界——生命状态。因此,声乐表演艺术的再创造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王俪霏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2016,(17):106-107
中国传统戏曲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瑰宝,我国文化艺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被众多文化熏陶,其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艺术学科亦极具民族特性。民族声乐是基于中国传统戏曲发展的,汲取了西方声乐艺术的优势,并将其演唱技巧合理融入,历经不断创新与完善,已发展形成了完善的歌唱艺术形式。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与中国传统戏曲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源远流长,其于各自发展中互相借鉴与融合,促使两者共同发展。本文探讨了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运用,并对其相关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民族声乐与中国传统戏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郑怡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2016,(1):105-105
本文从一个福州伬唱演员的从艺经验和亲身经历的角度,对一名伬唱演员应具备的表演艺术方面的修养,从说唱技巧、演奏技巧、形体表演技巧等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赵雨晴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2019,(8):48-49
中国传统戏曲的历史悠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并被无数伟大的戏曲艺术家进行创新与完善,对民族声乐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与影响,如素材、表现手法、演唱艺术、演唱技巧等,本文仅就演唱技巧方面进行讨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黄南民间藏戏表演艺术及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周才让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64-66
本文通过对黄南地区民间藏戏表演艺术的表现身法、韵律风格及语言艺术的研究,描述了黄南地区传统民间藏戏的美学特征,从而为研究黄南独特而多元的民间藏戏戏种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罗曼丽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12)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大众休闲意识的增强,全国各地旅游演艺产品日趋丰富,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有力地推动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对国内大型旅游演艺产品发展概况的梳理,以及典型性旅游演艺产品类型的个案分析,总结了目前我国旅游演艺产品的总体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健康的旅游演艺产品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3.
陈庆纪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4):49-52
“关目”是关于戏曲结构情节安排和构思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明代戏曲评论家品评元人杂剧和明代传奇时常用的一个术语。李渔在《闲情偶寄》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戏曲关目理论,这些理论在戏曲创作实践中的自觉运用,形成了他独特的戏曲关目艺术:关目新奇有趣,细密紧凑,关注人情。李渔的戏曲关目理论及创作实践,对我们深入了解其戏曲创作成就及繁荣当代戏曲文化事业,提高创作、改编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The paper starts with introducing the definition of drama. Then, many drama techniques are introduced. Next, Advantages of using drama techniques are discussed. Nonetheless, some problems in using drama in ESL/EFL are pointed out.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drama offers a useful educational tool to support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for EFL/ESL learners. 相似文献
16.
由北京人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北街南院》和《赵氏孤儿》在表演和创作上都很有特色。其艺术感染力不仅震撼着观众的心灵,更演绎着生活中的人生世相、生命体验,演绎着世俗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碰撞所带给人们的启迪和感悟。《北街南院》以浓浓的京味表现了市井文化中的人情美;《赵氏孤儿》则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性美,两场话剧的推出从不同视角既满足了公众情调,同时还表现出一定的价值向度。 相似文献
17.
陈志勇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1(8):31-35
戏曲丑角是备受我国观众喜爱的角色,这与丑角独特的舞台表演紧密相连,也与丑角给观众以滑稽之趣、灵动之美的舞台感受紧密相连,同时也与丑角追求娱乐、丑刺、调剂的舞台功能紧密相连。文章从丑角的舞台表演入手,重点探讨了丑角的舞台特征与功能。 相似文献
18.
李莉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2(4):181-183
绘画艺术中一直存在情感与技巧的关系处理问题,艺术创作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情感与技巧都是创作主体应当必备的基本要素。情感与技巧之间既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也不是平行对等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在重视技巧所特有的审美价值作用的同时,还应将作为绘画艺术生命的情感视作绘画艺术的主导。 相似文献
19.
谈高师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龙瑞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30(4):42-44
从目前高师音乐表演专业生源特点、专业课教学和就业情况入手,对高师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师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20.
教学技能形成的过程是一个由不会教到会教的过程,可分为知觉、模仿、操作、熟练四个层次.教学技能的发展过程是个体教师对已掌握的教学技能不断的进行教学实践、探究修正、完善创新的过程.教学技巧、教学技艺、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不同发展阶段的三种不同形态,各形态问存在着必然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