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我们是少数民族自治县,研究性学习起步较晚。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感学生对传统的传授式的课堂教学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已经是势所必然。本文就近年笔者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尝试,作些总结与反思。真正的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积极探求适合学生的教育。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较差,成绩参差不齐,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认识、态度,笔者曾对本县民族中学高一、高二的两个民族班110位学生(全部是瑶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对教师授新课的教学方式,单元…  相似文献   

2.
比较课堂的教学效果,我们明显感受到学生在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热情比传统的传授式高涨,有求知的欲望.乐于探究。对知识的掌握较好。原因在于课堂中增加了探究的元素.在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情境下.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让枯燥的已知原理的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重新发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新课标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此,我的体会是学生不会学习,老师帮助学生学习,学生不愿意学习,老师吸引学生学习。吸引就是使学生乐意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来。作为教师要力求做到教与学的协调一致,让学生乐学、会学。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尝试把课堂的舞台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相似文献   

4.
怎样才能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1、自主确定学习内容。 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面对文中“志愿军”与“大娘”、“大嫂”、“小金花”同样催人泪下的告别情景,第一课时如何取舍,的确让人左右为难。与其让教师作出选择,学生被动地跟着走”,不如把这个权利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5.
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应该怎样开展是大家争议的话题,但笔者以为数学研究性学习应伴随于数学教学的始终,使研究性学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遇到的因打印的错误而引起的一节课,笔者想这应算研究性学习课.  相似文献   

6.
自习,顾名思义,应是学生自己在学习,但是现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自习早已成为某些学校教师的可支配时间了。看看下面的课程表(一个文科班的,理科基本相同)就会发现这一现象已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每次和学生家长交流,出于职业习惯,我总是脱口而出地问:“这次您的孩子考得怎样?”我自认为这样交谈是对孩子最好的关心。可有一次我再提这样的问题时,一位家长却不高兴地对我说“你应该问,你的孩子在学校学习快乐吗?”这位家长的话给了我不小的震动。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这些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提供了正确导向。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  相似文献   

9.
徐洁 《青年教师》2006,(9):52-52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才能够克服负担过重的现象。这种说法听起来有些荒谬,但是却蕴涵了深刻的哲理:自由对学生就像空气对于健康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必须落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对此,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我省普通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已经有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各地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在教育理论研究、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转变、新评价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令人高兴的成绩。集中表现这种成绩的,当然还是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此,我们在各地开展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基础上,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编辑成册,一是对我省前期实施“研究性学习”成绩的检验和展示;二是借此促进我省的“研究性学习”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农村任教十几年 ,对基层教师的生活工作学习深有感触。一个教师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于备课、上课、辅导、批作业、测试等 ,这是不容疏忽的职责。此外 ,还要参加各种名目繁多的集体学习 ,今天成功教育、明天和谐教学、后天研究性教学 ,上次学高密、这次学武城、下次学洋思 ,等等 ,令人眼花缭乱。这些优秀的思想方法、样板学校都该学 ,可是这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学法会有什么收获 ?任何成功的经验都不可能是通过单纯的模仿学来的 ,而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 ,通过反复实践探索出来的 ,是在否定他人和自我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而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理所当然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重点在学习,而不是研究,因此化学实验内容选题既要围绕学习主题,又要密切联系生活、生产、自然界有关现象,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学习、会学知识和求异创新.以下几点是笔者的初步实践.  相似文献   

14.
如何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我在课改实践中,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倡导学生在学习中树立主体研究精神,促进教育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为基础,创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必将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产生极大的影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产生重要的作用。近几年,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受到了基础和职业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性学习有什么特点?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大家都在进行积极思索和实践。下面,笔者就研究性学习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见解,供同仁参考。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意义一般认为,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确立课题,设计方案,通过自己的探索和研究来解决问题。下面谈谈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是以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主题学习活动,选题是个关键环节。《教育文汇》2003年第4期上,赵学华老师在《研究性学习:我们应选择什么样的问题》一文中,对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进行了探讨,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但是,赵老师认为研究性学习应“选择非公共性知识的问题”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现试述之,与赵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8.
边静 《甘肃教育》2011,(12):50-50
当前,小学课堂教学存在三大难题: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二是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太重;三是每个班级都有大量学困生。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通过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笔者对这一教学模式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还给学生精彩的“舞台”,就是把“精彩的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应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第一追求!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自主化”,大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应成为我们教师教学的奋斗目标。实现课堂教学自主化的直接保障是解决好一个“还”字问题。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为推动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大力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创建更为有效的新教学体系,国家教育部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正式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成为面向21世纪我国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因此,加快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已成为各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体验与探究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