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中国古诗英译的视角选择问题,认为鉴于英汉诗歌在语言特征、格律规律、审美倾向和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可以不拘泥于原诗的形式,而根据译诗的意境来灵活选择视角。提出了采用局中人视角,将原诗的旁叙译为自叙,采用第二人称、将原诗的旁叙译为对叙;增译第二人称、将原诗的自叙译为对语等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在古典诗歌中,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是中国传统诗学和文论中最具民族特性的审美概念。如何原汁原味地传递原作的意境和美学内涵是翻译美学研究极富挑战的命题。在诗歌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讲究音美形美,还要恰如其分地翻译出文章的意境。本文对古诗道德意境翻译作了相关思考,希望能为古诗翻译提供部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拟从接受美学视角探讨古诗英译过程中文本与译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古诗英译既要关注译者与原作、译文读者与译作之间的双向互动,又要处理好译者与原作者、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译者的创造性和自由度是辨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4.
梁海波 《职业技术》2007,(2):109-109
本文拟从接受美学视角探讨古诗英译过程中文本与译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古诗英译既要关注译者与原作、译文读者与译作之间的双向互动,又要处理好译者与原作者、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译者的创造性和自由度是辨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引证与分析,从心理介入、练词、翻译框架等方面比较古诗英译、禅宗美学与意象意境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探讨禅宗美学对古汉诗英译中意象意境的重构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诗可译的立场,以古今中外的典型译例为对象,讨论诗歌翻译中的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如:诗的内容和意的领会与再现;诗的形式、韵律、节奏的传达;汉语古诗英译时须认真对待的行为主体和时态问题,等等。文章还对译诗佳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娄梦佳  宫丽 《现代语文》2015,(2):154-155
本文通过对唐诗《江雪》及其四个英译本逐字逐句的深入解读,比较分析了四个译本分别采用的翻译策略和其对原诗意境的传达程度。以该诗与译文解析为例,归纳得出在汉诗英译过程中对意境把握的三个层次,总结出诗歌译者的责任与诗歌翻译的规范。  相似文献   

8.
承雨 《文教资料》2010,(6):30-32
意境是诗词的主要艺术特征,它是由意象叠加而产生。本文从修辞学和欣赏的角度介绍了意境美的传达方法,并通过译文实例赏析来探讨古诗词翻译过程中对意境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接受美学发端在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的联邦德国。接受美学的理论,对整个美学发展史而言,是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它改变传统研究视野,把研究重点转移到读者及阅读活动上。笔者试图从接受美学理论视角,分析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多重角色的能动性发挥对成功译诗产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即在汉诗英译过程中,译者既是读者、作者,又是创造者、研究者。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古诗诗歌源远流长,形象生动。然而对于古诗诗歌的翻译对于译者来说却具有挑战性。但笔者发现恰当地运用英语成对词组对于古诗诗歌的翻译具有一定的帮助性。本文拟从五个方面来阐述英语成对词组对古诗诗歌翻译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诗歌的音韵、音调和音节等形成了诗歌的音乐美,而诗歌的音乐性是诗歌的灵魂。本文通过对英汉诗歌韵律的差异性和各自独到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诗歌翻译的审美要求——保持诗歌音韵的协调和节律的和谐,以实现诗歌翻译的音乐美,从而再现原诗歌的音乐性和欣赏性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孤独是诗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宇宙自然的深广和空明与诗人内心的深沉或沉潜有着浑然的相契,构成了独特的意境美。而这一切均来自于诗人生活的孤独体验之后心灵的亮堂和超越,由此也映照出诗人独特的人格涵养。  相似文献   

13.
14.
在接受美学看来,文本具有意义未定性,读者具有期待视野,作品的意义是读者从文本中发掘出来的。古典诗词语言具有模糊性,诗词中的诸多未定性的点和意义空白召唤读者展开联想,诗词意象更是如此。颜色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表达的。人类对红色有相同的视觉效果和认知基础,借对中国古典诗词红色意象词语进行分析,旨在揭示:隐喻是对诗词意象的欣赏,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更是一种审美创造。与此同时,也印证了语言本质上是认知的,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李清照《声声慢》三个英译本中声色情韵的分析比较,说明古汉诗英译过程中,对原诗声色情韵的领悟与意象意境的重构是翻译中一个重要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6.
也谈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引入瞩目的范畴,试从以下三方面再一次走人意境:意境的产生;意境产生的条件及表现;从审美角度看意境。  相似文献   

17.
"气韵"是中国古典美学中重要审美形态之一,它由单音词"气"与"韵"分别构成,经过朝代更替发展,"气"与"韵"才复合成气韵。汉语的文字建构过程中彰显的空间造型建筑美,和汉语在诗歌、散文、戏剧等语音方面表现出的旋律与节奏音乐美,都体现了"气韵"这一传统的审美形态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译诗要有诗的形式。诗的建行不是简单地将散文分行,其目的是使诗的宣泄程式化和规范化。译诗既要反映出原诗的意境,又要给读者产生联想的空间。通过诗的韵律,用凝练的诗的语言,利用词语的音义同构现象以及适当地使用不完全句式,将原作的情感以及情感的律动,传递给他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美学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美学命题和范畴。“意境”这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学范畴的多义性,模糊性和辩证统一性;美学范畴的动态变异性;“以物观物”、“以我观物”的哲学认知和审美认知方式交融的艺术观照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