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三大国际网球组织ITF、ATP、WTA举办的职业赛事进行归纳和梳理,分析认为三大组织赛事特征为层次分明、结构稳定的"金字塔形",且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符合现代国际职业网球运动发展需求之体系。文章进一步结合中国网球职业化赛事发展现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赛事结构布局,提出构建以中国网球竞技水平提升为核心理念,创新举国体制下市场化职业网球赛事模式,兼顾多重社会效应的职业赛事体系,并就该体系的发展提出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长时间跨度、多项重要赛事的大规模数据,首先对青少年与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年龄、数量增长及参赛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再从比赛特征和击球特征两个方面对16~18岁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和职业运动员的表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1)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数量年增长率显著高于职业运动员。(2)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的参赛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3)在发球、网前得分率、制胜分/非受迫性失误比等比赛特征数据上,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4)在击球角度、击球速度、移动距离、平均冲刺速度等击球特征数据上,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1)职业赛事比青少年赛事竞争更为激烈,比赛的胜负差更小,对运动员生理和心理要求更高。(2)职业运动员击球的速度、稳定性、攻击性和多样性等均优于青少年精英运动员。(3)职业运动员击球速度更快角度更大,对回球的预判比青少年精英运动员更好。  相似文献   

3.
网球职业化发展是提高我国网球整体水平和符合网球制胜规律的必然选择。研究采用体育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结合国内外网球职业化发展经验,揭示了武汉网球公开赛职业化发展的现状,并基于CGE模型模拟分析网球职业化对武汉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进而提出中国网球项目职业化发展对策: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促进网球项目职业化市场运作;彰显举国体制优势,创新网球职业化发展模式;以供给侧端为突破口,建立完善的网球产业链;普及"塔基""塔腰"比赛,打造"塔尖"品牌赛事体系。  相似文献   

4.
网球职业化发展是提高我国网球整体水平和符合网球制胜规律的必然选择。研究采用体育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结合国内外网球职业化发展经验,揭示了武汉网球公开赛职业化发展的现状,并基于CGE模型模拟分析网球职业化对武汉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进而提出中国网球项目职业化发展对策: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促进网球项目职业化市场运作;彰显举国体制优势,创新网球职业化发展模式;以供给侧端为突破口,建立完善的网球产业链;普及"塔基""塔腰"比赛,打造"塔尖"品牌赛事体系。  相似文献   

5.
深泽 《网球天地》2008,(2):86-86
讲故事之前,有必要先弄清楚3个概念——大满贯、全满贯和金满贯。大满贯原本指的是职业网球赛中级别最高的4项赛事,分别是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法国网球公开赛、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和美国网球公开赛。选手获得这4项赛事中任一项的冠军,就叫获得了一个大满贯头衔。一个选手如果获得了全部4项大满贯赛事的  相似文献   

6.
丁川  豪爵 《网球天地》2020,(1):32-34
2019年11月30日,“环奥体育杯”中国业余网球俱乐部联赛总决赛在东莞市网球中心拉开帷幕。本次比赛为期两天,共有32支队伍参赛。中国业余网球俱乐部联赛,是中国网球协会倾力打造的一项规模大、级别高、体系全面的业余网球团体赛事。2019年,中国业余网球俱乐部联赛迎来第三个年头,比赛采取赛会制。总决赛设有青年组和常青业余组,每个组别各16支队伍,参赛队伍以各分站赛的冠军得主为主,东道主球队东莞网协青年队和东莞网协欧亚灯饰常青业余队持外卡亮相。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扩大赛事的影响力,总决赛向职业赛事看齐,推出了比分、照片、视频三大直播体系,以最高服务标准为广大球友提供观赛便利。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市业余网球俱乐部赛事体系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并且赛事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各级业余网球俱乐部纷纷举办各类赛事,如季度赛、月度赛、邀请赛等,丰富了北京市业余网球赛事体系。同时,赛事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参赛选手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有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弥补。对此,本文首先分析北京市业余网球俱乐部赛事体系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北京市业余网球俱乐部赛事体系实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职业网球赛事的发展进行分析.认为整体竞技水平偏低、赛事赞助与组织规范化的欠缺、媒介传播的开发与利用不足,是我国职业网球赛事突出的发展弊病.建议我国职业网球赛事的发展应当从制度创新、文化构建、媒介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国际职业网球赛事的整体环境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serra 《网球》2007,(12)
沙龙公开赛、奇伟公开赛、喜力公开赛……中国网球职业比赛的这些史前史终于像零星的小雨,落在了没有人回忆的角落,而新的北京和上海的皇冠级、A9级别赛事张开了巨大的双翼,中国驶出了职业网球的双桅船。  相似文献   

10.
吴立啸  李玫 《网球天地》2023,(12):92-100
人们把网球运动作为娱乐及交往的社会手段,不仅自身会积极参与到网球运动中,还会不断提高对网球赛事呈现的观赏要求,无论是现场观赛还是在电视机、随身终端上都能看到自己关注的比赛,因此,大型网球赛事现场的制作呈现就显得格外重要。作为大型网球赛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赛事的现场制作呈现有着非凡的意义,专业的现场制作能给网球运动员带来更好的竞赛氛围,观众得到更好的观赛体验,赛事赞助商得到满意的商业回报。同时,大型网球赛事举办地的场馆硬件和现场制作呈现有着相互依存、互相成就的关系,适合场馆的制作呈现使得赛事和场馆两者相得益彰。可见,大型网球赛事现场制作呈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