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化     
《蛤蟆的油》作者:黑泽明(日本)翻译:李正伦出版:南海出版社“他之前,西方世界想到日本时,是富士山、艺伎和樱花;他之后,西方世界想到日本时,是索尼、本田和黑泽明。”黑泽明写自传是受了法国著名电影导演让·雷诺阿的启发。让·雷诺阿在他的自传里说:“我们  相似文献   

2.
天堂与地狱的差别到底在哪里呢 ?同样是一群人 ,同样的美食 ,同样的长匙、叉子 ,而境遇却大相径庭 :地狱的人个个面呈饥色 ,骨瘦如柴 ;而天堂的人个个面色红润 ,气色清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哦 ,原来地狱的人只是想到把食物送进自己的嘴里 ,而天堂的人却是把食物送进别人的嘴 ,相互喂食。看来只顾自己只能是“骨瘦如柴” ,关爱他人则“气色清爽”。从中我们不难悟出这样一个道理 :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天堂和地狱之外便是人世间 ,其实“天上”与人间是相通的。茫茫世界 ,芸芸众生 ,人不能孤立地存在 ,处于社会的个人总是和其他人发生…  相似文献   

3.
一、巧用从众效应,形成教育合力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座无虚席,自己没处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后来的石油大亨了。这时这位大亨在想,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这个故事说明,人们都有一种从众心理。生活中由于从众心理而产生的效应,称为“从众效应”。这一效应对批评的启示是:“孤掌难鸣”,批评不应该是一种孤立的行为,不能只靠单打。我们要善于发挥从众效应的…  相似文献   

4.
从前,日本有一个武士,对天堂地狱的事情感到好奇,很想对这方面的事有所领悟,于是,他去拜访当时一位很有名的禅师。他虔诚地向这位禅师请教,禅师却嗤之以鼻:“你这个俗陋不堪的武夫,怎么配来问我这个问题。”武士十分震怒,继而动了杀机,要拔剑出鞘。不料禅师快如闪电,指着他说:“看,这就是地狱!”人的嗔怒、烦恼、怨憎、沮丧、忧郁就是地狱,武士是个有慧根的人,一怔之下,就悟到了禅师的用心。他收了剑,露出平和而宁静的微笑。“你看,”禅师又说:“这就是天堂!”生活中,我们不也时常徘徊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吗?因此,心中的任何一个念头,都是需要…  相似文献   

5.
微哲学     
《高中生之友》2013,(9):50-50
“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心能地狱,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贤圣。”人的行为在于一心,从而有相应的果报,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天堂”“地狱”一念问。因此说,自己并非“两个人”,自己的内心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因为“心能地狱,心能天堂”,善念天堂。恶念地狱。  相似文献   

6.
天堂     
何为天堂?天堂何在?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历尽艰险去寻找天堂,终于找到了。当他欣喜若狂地站在天堂门口欢呼“我来到天堂了”时,看守天堂大门的人诧然问之:“这里就是天堂?”欢呼者顿时傻了:“你难道还不知道这儿就是天堂?”守门人茫然摇头:“你从哪里来?”“地狱。”守门人仍是茫然。欢呼者慨然嗟叹:“怪不得你不知道天堂何在,原来你没去过地狱!”你若渴了,水便是天堂;你若累了,床便是天堂;你若失败了,成功便是天堂;你若痛苦了,幸福便是天堂—总之,若没有其中一样,你断然是不会拥有另一样的。天堂是地狱的终结,地狱是天堂的走廊。当…  相似文献   

7.
何小勇 《教育文汇》2010,(11):34-35
朋友发给我一条短信说:天堂和地狱有同样的用餐工具——一把长柄勺,长到无法将食物送到自己口中。天堂的人知道用长柄勺相互喂食,因此他们生活得其乐融融;而地狱的人没有相互合作,各人试图依靠自己的力量用长柄勺将食物送入口中,结果面对和天堂同样丰盛的美味佳肴,却只能整日饥肠辘辘,苦不堪言。看了这条短信,我想到了自己的一段教育经历。  相似文献   

8.
军训花絮     
你知道吗,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小时候身体很虚弱,一到暑假,他父亲就把他送到乡下亲戚家,让他过“晴耕雨读”的生活。每逢晴天,小黑泽明就带着米、咸菜和做饭的工具,和小伙伴们一起去附近的山上野炊。有时候,黑泽明想吃鱼时,必须由他自己到附近的溪边去捉。一到下雨天,他就在家里写作业。整个暑假,他都过着这样的生活。夏季的骄阳和艰苦的生活强壮了他的身体,也磨练了他的意志,这些都为他今后从事繁重的电影导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晚年的黑泽明仍对父亲当年给他布置“暑假作业”感激不尽。这个暑假,你是怎么过的,是不是也像黑泽明一样收获颇多呢?  相似文献   

9.
在《时代》杂志最近推出的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亚洲人物评选中 ,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被评为20世纪亚洲电影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黑泽明是世界影坛的著名人物。所拍电影30多部。他以处女作《姿三四郎》成名 ,以《罗生门》而名噪世界 ,先后获威尼斯电影节大奖、奥斯卡金像奖。黑泽明于1910年(明治43年)3月23日生于日本东京府荏原郡大井町 ,1998年9月6日在日本逝世。中学毕业后 ,黑泽明下决心要当一名画家。当时他考虑的是自己将来的生活。喜欢书法的父亲 ,对绘画职业是理解的 ,所以他同意黑泽明的想法。黑泽明报考了美术…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华人圈中流行这样一句话:“美国是儿童的天堂,青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场。”无独有偶,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也有这样的独自:“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美国,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就送他去美国,因为那里是地狱。”天堂、地狱,千差万别,为何同时用来形容美国?前不久,我走进这个令无数人向往的国度,以一个老的目光审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便有了如下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存在主义有句名言,“人以他人为地狱”,其精辟之处是概括了世界对个体的影响——即人们是通过他人“看到”自己的,既可以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批评,异化出他人画出的地狱般的自己,也可以通过他人的肯定,变成美好而智慧的自己。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人以他人为天堂”。  相似文献   

12.
《青年教师》2005,(4):60-60
学会合作,有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他们走进一个房间。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上去一脸饿相,瘦骨伶仃。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里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有肉汤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汤”兴叹,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3.
崔华 《湖北教育》2007,(8):20-22
"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就让他去上网,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那么就让他去上网,因为那里是地狱。"从网络诞生的那天起,谁也没有想到它对世界和人类的影响能有那么强大。它像一把双刃剑,既促进了我们的生活,给学习知识和处理信息带来便利;又侵扰着我们的生活,让人陷入痴迷甚至难以自拔的危险境地。在这样一个崭新而又容易失控的领域里,对于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时期,是非美丑辨别能力较弱,自控力不强的青  相似文献   

14.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思想可以使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使地狱变成天堂。”我们要认识到危机即是转机,遇到困难,产生压力,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因此整个问题的处理过程,就成为增强自己能力、进步成长的重要机会;另外也可能是环境或他人的因素,则可以理性地沟通解决。如果无法解决,也可宽恕一切,  相似文献   

15.
一个是加拿大的选美皇后,一个是蒙冤的伊朗少女死囚;一个是生活在天堂的世界小姐,一个是囚禁在地狱里的杀人罪犯;是什么将两个命运迥然不同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从而谱写出一个感动世界的“美人救美”的传奇故事呢?  相似文献   

16.
王恺 《中文自修》2006,(7):68-70
租界内外的难民 1937年8月13日,涌进租界的难民达60000人。从那天开始,上海的租界内外变成两个世界。“一线之隔,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地狱里面的我饥寒交迫,天天幻想着天堂。”《劫后的上海》,1938年出版的,一本记录上海淞沪抗战始末的书这样形容。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语在我们这个越采越物质化的世界里,许多人不是心存善念,心怀他人,悲天悯人,而是越来越物化,越来越自私自利了。在他们的世界里,似乎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在他们的行为准则里,要么是自扫门前雪,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么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甚至巧取豪夺,不择手段。这样的世界,绝对是人间地狱。还好,人间不全是地狱,还有天堂。这天堂应该  相似文献   

18.
平静     
《学苑教育》2021,(12):1-1
我相信,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我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灵所达到的境界。在这里,外界的因素与此并无多大的关系。大约300年前,当弥尔顿双目失明后,他就发现了这一真理:“思想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为天堂,抑或将天堂变为地狱。”  相似文献   

19.
日本著名的电影导演黑泽明,小时候身体很弱,有一年暑假,他父亲把他送到乡下亲戚家,让他过“晴耕雨读”的暑假生活。每逢晴天,小黑泽明带着米、咸菜和炊具,由亲戚的孩子带到附近山上过野炊生活。如果黑泽明不愿吃咸菜,可以换个口味吃鱼,但鱼必须由他自己在山中小溪里捕捉。碰到  相似文献   

20.
把龌龊的玻璃门推开, 把脚步跨了进去——我们如同打开了一个地狱的门。租界内外的难民 1937年8月13日,涌进租界的难民达60000人。从那天开始,上海的租界内外变成两个世界。“一线之隔, 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地狱里面的我饥寒交迫,天天幻想着天堂。”《劫后的上海》,1938年出版的,一本记录上海淞沪抗战始末的书这样形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