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作文教学从来就是思想性很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学科。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培养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和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培养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结构文章;以叙事达理、表情达意,完成观念与情感的传递,也就是将经过思想过滤的客观事物和主观认识表达出来。这个写作的完整的认识过程,必须通过作者个人的内在的转化才能实现。只有学生的思想水平提高了.才能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所指的就是人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及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欣赏.语文教学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遵循学生的审美规律,有针对性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美,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尝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发展智力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正如王钦韶说的:"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语文课就是一个琳瑯满目的美的世界!用审美的心灵来感受,语文课就是一个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无尽的宝藏!"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在学生面前展现的美璀璨夺目:文本的情感美、文本的意境美、文本的人性美、文本的智慧美……在教学中,我们要追寻文本美的足迹,充分展现语文的魅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让学生认同和喜欢,才能让学生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从美学的角度来说,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广泛地渗入心理因素之中,使整个审美过程浸染着情感色彩.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认识活动,同时也是情感交流活动.这就使语文教学必然打上情感的烙印.师生双方都是有感情的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活生生的人,怀有"喜怒哀惧爱恶仇"七情:而语文教材也不仅仅是一篇篇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它们是作家内心情感的外化.因此,教师情、学生情、教材情,决定了语文教学中突出的情感性.教学中,只有这"三情"的交融与和谐统一,才能使师生产生共振,才能使语文教学活动产生美.  相似文献   

5.
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研究所有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都属美学范畴.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所指的就是人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及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欣赏.语文教学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因为语文教材内容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名篇,它们蕴含着无穷的美的因素.然而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他们的审美大多只是一种直觉,对美的事物的欣赏处在一种初级阶段,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遵循学生的审美规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语言,有针对性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美,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然而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语文教学具有美育的功能,其中蕴藏着无比丰富的美育因素,如:汉语言的音乐美,汉字的形美、义美,文章的结构美、意蕴美,文学作品的形象美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好素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那语文教学中如何以美的视角去激发、引导学生获得健美的心理、尚美的情操,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审美能力就是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之中融入美育,能够净化学生心灵,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美育,教师要有"美"的教学观念和"美"的修养,要注意挖掘教材中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因素,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去认识和体会教材中的"美",以达到培养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中学语文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散文教学,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灵动最丰富最美好的内容,在散文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引入美的殿堂,让他们感受美、热爱美、鉴赏美、追求美。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的美的对象。文学鉴赏的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它包括良好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一定的审定美、创造美的能力等。高尚的审美意识追求真理、发扬善性、增进健康,从而促进人的各种素质的发展,是青少年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因此,语文教学是美育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大纲也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感、健康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就充分肯定了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给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审美教育,以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来感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激发创造美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学大纲中 ,强调了音乐教学的目的 ,是把培养学生的乐观情绪及审美情操放在第一位 ,而把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放在第二位。音乐课要面向全体学生 ,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 ,培养他们的审美素质 ,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 ,使他们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 ,进而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全面健康发展。我感到将中小学教材中的内容美、形式美、旋律美、调式及和声美发掘出来 ,让学生充分感知美认识美 ,初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冲动 ,才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感受美 ,表现美 ,创造美。要充分利用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音乐教育来达到美育…  相似文献   

13.
卢洁 《海南教育》2014,(12):5-6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是现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必须达成的目标,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因此,审美教育应是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的基本担当。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借助那文质兼美的言语材料、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意境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艺术形象的美、社会生活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4.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审美教育又叫美感教育,简称美育。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她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5.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审美教育又叫美感教育,简称美育。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她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6.
任志远 《考试》2009,(3):24-24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感、健康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就充分肯定了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给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审美教育,以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来感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激发创造美的热情。本文论述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和结晶”。对美的向往是人类文明得以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 ,而教育活动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紧紧相连。《语文教学大纲》也提出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的任务。语文教学可分为三方面 :认知、伦理、审美 ,即真、善、美三方面。有位哲人说 ,知识的缺陷可由道德弥补 ,而道德的缺陷却不可能由知识来弥补 ,同样 ,语文知识弥补不了审美。不具有审美能力的人不是全面发展的人 ,但现实的语文教育在这一点上却令人担忧 :功利主义的题海战术 ,实用主义的肢解语文机体的阅读教学 ,市侩主义的华而不…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有机的渗透美育,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体会美的过程中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许则变 《辅导员》2010,(14):86-86
语文美育就是借助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活动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这两种教育理论相互渗透而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学科——语文审美教育,而语文审美教育中最具审美化的教材当属唐诗宋词。诗词具有语言美、韵律美、情感美,巧妙挖掘诗词的美育因素,利用"诗词教学的美育因素"能拓宽审美教育的途径,是培育民族审美情趣的重要起步。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美学有两个命题:一是“劳动创造美”,二是“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两个命题深刻地揭示了美学的起源、本质、审美意识和审美对象的关系。20多年的教学工作,我深刻地领悟到一个真谛:作为教师,只有以敏锐的审美目光、和谐的美学形象、优美的教学语言、去上好语文课,才能帮助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让美学的火花在学生心灵深处闪光。一、敏锐的审美目光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审美目光。语文教学中时时、处处都有美的“因素”,在施教过程中,我注意在课程内容中发现美:l、散文美。散文这种文学样式形散神聚,具有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