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学习是指大学生基于自身道德需要,在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体验、认同、内化和践行道德规范,自主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活动。区别于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大学生道德学习表现出主体性、体验性和实践性等本质特征。大学生道德学习模式应注意从"情感——体验"道德学习模式、"实践——建构"道德学习模式、反思性道德学习和探究性道德学习等方面进行科学建构。  相似文献   

2.
论道德学习     
长期以来,“道德”被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为个体所掌握和践履,成为个体的品行。因此,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构成人的品行的核心因素。我们认为,道德教育虽然与知识、技能不无关系,但它不同于知识、技能。一个人可以通过记忆掌握道德知识,还可以通过练习获得行为技能,但道德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本身不能保证他凭良心办事。这说明,道德的核心不在于道德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对道德的态度和情感。以态度、情感为核心的道德,是不可能用传统的方法“教”的,它只可由学生自己学习和内化。道德学习与道德教…  相似文献   

3.
“三新改革”背景下,教育的重点目标是发展学生潜能,而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开发潜能的重要影响因素,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业成就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探索了在潜能开发视角下,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所取得的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会影响其学业成就;(2)学科学习所需能力存在学科间的共性和差异性;(3)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干预进行提升。本研究所开发与实施的“菜单式”精准心理辅导潜能开发课程可显著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活德育强调生活是学生道德学习的沃土,必须让学生在生活的状态中体验、领悟道德成果,在生活学习中寻找到道德的生活意义,从而自主能动地构建自己的道德世界。道德建设贴近生活才能真正触及人的情感,唤醒人的认同,才能真正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实效性。而草根道德模范与寻常百姓有着天然的贴近性,他们发于内心、成于自然的道德光辉成为道德复兴的触点。基层草根人物以民间、草根身份开展的道德重建,是在创造一个个健康的“道德细胞”,是从根本上推动道德体系的“内生性”、“原生态”复兴,因而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和更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体验式学习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体验式道德学习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前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思考、反思去“渗透现象看本质”,体验发现道德规则。这与当前所倡导的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公民素质,培养勇于探究和创新的科学精神这一目标是一致的。在实践活动中学习道德是体验式道德学习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本文采用3 (情绪种类:快乐/悲伤/中性)×3(事件类型:道德两难事件/道德事件/不道德事件)×3(事件主体:自我/好朋友/同学)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探究情绪种类、事件类别和事件主体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较于男生,女生的道德判断更加宽松。(2)积极情绪状态下的个体会表现得更加宽容。(3)情绪和事件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即出现了“好事更好,坏事更坏”现象。(4)事件主体主效应显著,即出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现象;事件主体与情绪类型交互显著,在正性情绪下,“包庇熟人”现象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南京市石鼓路小学(以下简称“石小”)多年坚持“立美教育”,学校申报的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立美修德:儿童道德学习新样态实践建构”,秉持在学习、交往与生活世界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及分享美的儿童美学理念,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美是一种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性地将“美德实践”与“儿童美学”融合,提出“立美修德”的品格生长逻辑:立美即修德,修德在立美。项目继承发展了中国哲学对于实践美的基本理解,即知行合一,在道德实践中致良知,实现儿童的全面自由成长。  相似文献   

8.
郝晓芳 《江苏教育》2023,(44):74-76
<正>《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要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项目化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聚焦现实生活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和样态。《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采用单元主题式的方式进行编排,主题化的学习内容适合采用项目化的学习方式。鉴于此,笔者和团队结合一上“我是小学生啦”单元,基于新课标要求,统整教材内容,依托“重构进程—项目设计—搭建支架—评价展示”这一路径,进行了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冉乃彦 《中国德育》2006,1(1):25-29
道德学习的本质是人满足道德需要的自主建构,核心是追求自我价值,即满足自尊的需要。个体道德学习的主体意识分为三个层级,道德学习的结构主要包括道德需要、价值分析、自我选择和道德实践等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反映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道德学习中,就表现为独特的道德学习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蔡元培先生曾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的能力。”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学生学会寻找教育。应试教育却往往过多地强调教师的管理和纪律的约束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多的关注外在道德的灌输与强化,很少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与书观需要,造成教育的偏颇。致使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因此,班主任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自主性教育。培养自主的人,即“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的目标和进取心,能够成功地控制外部环境,而且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自我论》)的人。  相似文献   

11.
万增奎 《中国德育》2007,2(2):34-36,81
“社会服务学习”是一种将课程学习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是经验学习。“社会服务学习”集中体现在对道德自我认同的影响上。参与“社会服务学习”是学生道德同一性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为青少年提供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互影响的道德学习机会。  相似文献   

12.
探究性道德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事例研究、问题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方式,对道德知识或道德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从而积极主动地获得道德发展的创造性学习活动。探究性道德学习作为一种道德的自主建构和品德和谐发展过程,和其他学习一样,也需要通过评价来获取反馈信息,并据此调整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可以说,探究性道德学习评价的实施,不仅能为教师提供新的空间和舞台,而且能切实促进学生道德的进步和德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探究性道德学习作为道德教育的时代课题,具有自主性、开放性、选择性、生成性等本质特征。哲学、个体道德发生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为探究性道德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人的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和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则为探究性道德学习奠定了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左焰 《南昌教育》2007,(10):26-28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都积极地运用“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模式(大致有三种形式:即同桌合作、前后四人小组合作、自主选择伙伴合作)这样的形式可以发挥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以实现信息的多向交流,创造多维互动的思维平台。所以“合作学习”成为实现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徐相瑞 《辅导员》2009,(13):102-102
学者庞维国曾这样阐述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由此可见,自主学习不单单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素养,它包括学习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学习兴趣(“想学”)、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会学”)、有学习的毅力(“坚持学”)。  相似文献   

16.
略论终身道德学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人们对道德学习已有一定的研究,对终身教育则有更多的研究,但对道德教育重点向道德学习转移的趋势,特别是对终身道德学习问题的研究甚少见。本试阐明道德教育重点从“培养论”到“学习论”的转移、终身道德学习的意蕴,阐述终身道德学习的理论依据,论证终身道德学习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及终身自我道德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全国小语会于2005年(去年)2月开始,对《语课程标准》,作了两次修订。正式提出:在教学中,要处理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的关系,指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这一修改引起了我们一线老师的广泛关注与思考。在第三小组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研员与骨干教师们就围绕着这两种学习方式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8.
探究性道德学习作为道德教育的时代课题.具有自主性、开放性、选择性,生成性等本质特征。哲学,个体道德发生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为探究性道德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人的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和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则为探究性道德学习奠定了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道德建设与经济利益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意义上,道德来自至高无上、亘古不变的“天道”“天命”“天意”“天理”等,而西方的权威说法则把道德说成是来自人内心的最高神圣的律令。二者都忽视了道德与人的现实生活的联系。本文通过对我国现实生活中“假患”泛滥案例的分析,指出,道德是人与人价值关系的一个领域,一个层面。从根本上说,道德其实是人的生存发展活动和它所依赖、所需要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的产物和表现,其中也包括正常的利益关系。因之,解决“假患”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益推动和调节导向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设立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从德育课程演变的角度来考察,它在观念上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革:一、在道德存在观上,从知识形态道德转向生活形态道德。新课程认为,道德是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生活是它存在的基本形态,“人应当如何生活?”是道德的基本提问。德育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引导人们建构有道德的生活。二、在课程观上从唯知识论转向生活经验论。新课程认为,道德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们不断丰富、提升、反思他们的生活经验的过程。德育课程就其本质而言不是传授知识的课程,而是经验课程。三、在学习观上,从单向认知转向多向互动。新课程倡导在互动中进行学习,课程中的互动表现为:师生问、生生问的交往,学习者与教材等的对话,学习者自我经验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