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书如种菜     
石国权 《中国教师》2012,(12):53-54
<正>我把母亲从乡下接来,她不习惯啥事也不做的日子。刚好住处旁边有块空地,于是她就在空地里种起了菜。我虽然出生农村,但以前没有完整地种过菜。这一年多下来,跟着母亲经历了种菜的全过程,我也学会了种菜。母亲告诉我,要种好菜,得用心、费神,要先挖土、整地、垄畦。土要挖细,尽量把杂草的根理出来;地要整平,下雨才不会积水;畦要垄直,便于耕作。地挖好了,母亲把各种菜种都买了一点。"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春季的菜以豆类、瓜类为主;秋天以后,以萝卜、白菜等各种蔬菜为主。种菜要勤快、细心,来不得半点马虎。  相似文献   

2.
我们班有一个女生杨丽穿着比较时髦,因此几乎所有的任课老师都认定这是一位只爱打扮不爱学习的学生。于是课堂上没人提问她,平日里没人接近她,久而久之,她的内心世界也向老师们关闭了。从此见了老师绕着走,再也见不到她活泼的身影,听不见她银铃般的笑声。在老师同学...  相似文献   

3.
比目鱼的世界里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爱。作者以一种虚拟的童话形式写出了父母的爱。比目鱼的父母对她无微不至地关心,终日里陪伴着她,生怕十七岁的她会发生什么不测。比目鱼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可父母还是小心翼翼地呵护她。但是,人不是长生不老的,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母亲就是这样离开她的。作者写比目鱼其实是写人的世界,是写人生的快乐不能总是依托在父母身上。父母的爱能促使自己更好地成长,但爱能给予并不能代替,爱还需要自己去创造,否则,爱终究会老死。就像母亲最终会老死一样。作者通过比目鱼的爱的获得和失去或者即将失去,…  相似文献   

4.
过了这个新年,只有一个学期,她便毕业了。她的心中装了许多美好的,喜悦的愿望,她盼着毕业,盼着走出这个校园。阳光在庭院的水里闪着光芒,刺得人眼花缭乱。接过母亲递过来的一叠皱皱巴巴的钱币,她心里想着:最后一次交学费了!母亲背转身离去的脚步显然有些蹒跚,母亲老了,可是她辛辛苦苦的一生为了谁?临上车时,母亲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零钱,叮嘱着:“坐车小心,好好照顾自己。”她却再也忍不住地泪水夺眶而出……这个村庄,给予了她太多的爱与牵挂!  相似文献   

5.
我的同桌马小丽,是一个不爱穿裙子的女孩儿。 印象里,好像只在开学报到的那天,见她穿过一次,之后,她因摔跤瘸了一段时间,再后来,再也没见过她穿裙子。我曾试着问过她,为什么不爱穿裙子,她说你管得着吗!之后,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像是在警告我,以后不准再问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女儿很爱听故事,家里的收录机成了她的专用品,一天到晚放着她爱听的故事。她的记忆力很强,经常会嘟嘟哝哝地复述故事里的一些句子:“不好啦,小白兔掉进河里去啦!”“呜呜呜,黑豆哭了!”但我知道,女儿听的故事虽然多,但故事里的许多东西她是既没见过也无法理解的。比如,她很熟悉故事《小兔乖乖》,也  相似文献   

7.
三个孩子在树林里玩耍,玩得尽兴时不小心被树枝刮破了裤子。看着孩子裤腿上的破洞和他们惶恐不安的模样,三位母亲的态度及应对方法各不相同。第一位母亲一看孩子这副狼狈不堪的模样,气就不打一处来,她抬手就给了孩子一个响亮的耳光,并大声训斥,随后用一根绳子像系麻袋一样把破洞扎紧,整条裤腿因此显得皱巴巴的。孩子还因此受到严厉地警告:"今后再也不准到树林里去玩!"第二位母亲见此状况则不打也不骂,她默默地把那个破洞一针一线缝补好,裤子上留下了针线的痕  相似文献   

8.
正好友阿韵,在母亲去世后,痛苦地向我表示,她很后悔。饶具讽刺的是,让她后悔的,不是孝顺不及、不是爱得不够;恰恰相反,她爱得太多,那密不透风的爱,剥夺了母亲的生活乐趣。阿韵的母亲罹患末期癌症,为了让母亲活得更长久一些,阿韵严格控制她的饮食,这也不许吃、那也不许喝。她为母亲设计了一张菜单,母亲天天只能吃喝些营养丰富而又清淡无味的东西。阿韵只要  相似文献   

9.
真爱孩子     
爱是一种责任。孩子不仅是父母的、家庭的 ,又是国家的以及社会的 ,爱孩子既是个人行为 ,又是社会责任。成功的爱 ,会使孩子有益于国家 ,有益于社会。而失败的爱 ,不仅仅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和成长 ,还会危害孩子的一生。比如 :一个十四岁孩子因考试成绩不佳 ,竟被母亲毒打致死。但这位母亲 ,平时对其孩子照顾得十分周到 ,每天陪孩子学习到深夜 ,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 ,将来有出息而获得幸福。孩子死后 ,她追悔莫及 ,自缢于狱中。你能说她不爱孩子吗 ?正因为这位母亲太爱孩子 ,且望子成龙之心太急 ;所以 ,她才犯下了不可挽救的错误。因此 ,年轻的…  相似文献   

10.
母亲是个深沉的人,她不善于表达她的爱。自我懂事以来,就没有听母亲说过:“我爱你!宝贝。”看着新生的婴儿在他们母亲“宝贝,我爱你”中安恬地睡去,我常常想,是不是小时候,我也是这样在母亲的怀抱中睡去的?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故事     
这个故事写的是母亲对自己的孩子的爱。死神把母亲的孩子抢走了,但她追到天边也要找到他。她终于找到了死神。死神让她看了看孩子的“整个未来,整个的人间生活。”仍然是为了爱,母亲最后只有放下自己的孩子,向死神祈求:“把他带到上帝的国度里去!”  相似文献   

12.
眼睛突然间,我失明了。我不伤心,反而觉得很高兴。我再也不必为起早摸黑而发愁了,再也不必为考试不及格而伤心了,更不用为背不出外语而挨老师的K,因为我什么都看不见了!刹那间,像换了一个世界,所有的人都对我施以同情、怜悯,“好好的孩子,怎么瞎了?”即使平日里对我恨之入骨的人,也会对我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而我非常乐观,反正这个世界上瞎子有的是!每天睡到九点,母亲仍要我再睡一会儿。阳光懒洋洋的,我起身摸索着走到录音机旁,放心地听周杰伦的歌,妈妈再也不说:“快读英语,早晚我得把你的磁带全收光。”相反,她却轻轻地说:“喜欢听什么,…  相似文献   

13.
我开始慢慢懂得了她的良苦用心,知道了她其实一直都很爱我,且爱得那么深,那么浓,那么多,只是爱得与众不同。那曾经让我厌恶的不字其实尽是充满爱意,只是母亲不愿说,因为她怕我被宠坏了,以后不能独自面对生活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一共六年,我与母亲住了六年地下室。我八岁那年.在遥远外地打工的父亲忽然莫名其妙地撇下母亲和我,再也没有音讯。我从半夜母亲压抑的呜咽声以及村里人的闲言碎语里.知道父亲是“外头又有了”。从此以后.母亲的脸上再也不见了笑容。她怕见熟人.只知道拼命干农活。  相似文献   

15.
母亲非常疼爱我们弟兄妹妹,但有她的疼法。她经常说:“做父母的把儿女拉扯大,好好教育,不冻不饿就行,娇惯孩子反而害了他们。”从小母亲就要求我们学会自主,自己种菜、种花、洗衣、针织,还要求我们通过自己劳动挣钱。当时,家境并不坏,也不差几个学费钱。读小学时,母亲就要求我和两个姐姐自己劳动挣学费。由家里出本钱,寒假在街上摆摊卖葵花籽、板栗和核桃,暑假赶转转场卖扇子、草帽。离县城最近的乡场有15里,远的有30里。我们背着扇子、草帽,起五更,趟露水,顶烈日,冒酷暑,早去晚归,一天挣块儿八毛。每天傍晚,母亲都煮好…  相似文献   

16.
我时常不理解父母间的爱。既没有琼瑶小说里的卿卿我我,也没有泰坦尼克号上杰克和罗丝那样的轰轰烈烈。我时常怀疑他们当初是怎样相识、相爱的?难道这几十年来的生活把他们对彼此的爱消磨得一点不剩了吗?在我眼中,父亲是一个严肃的、固执己见的人,而母亲则有些唯唯诺诺,因为每次他们吵架,总是以母亲的涕泪满面而结束。我终于忍不住问母亲:“这件事明明是爸不对,你为什么让着他?”母亲擦了擦泪水,莞尔一笑说:“你爸的心脏不好,不能去刺激他。再说我让一步,大家都能平静一下,你爸也不会太生气。”看着母亲眼里晶莹的泪珠,我发现她是爱父亲的。…  相似文献   

17.
母亲在中学教政治,爱训人,爱讲大道理,不仅学生怕她念紧箍咒,连家长也怕被她揪住谈心。我们多次说她,她总不改。  相似文献   

18.
<正>一每个男孩心里都有一个英雄,每个女孩也有一个她想要成为的女性形象。比如,她想要成为像可可·香奈儿那样的大胆新女性,或者是日剧里拈花惹草养猫的小清新主妇,也或者只是公司里那个靠自己买房买车的优雅女上司。而在她的一生中,她最不可能想要成为的女人,就是从她出生之日起就与她的生活亲密相连的女性——她的母亲。我相信女人们一定知道  相似文献   

19.
爱·雪·感恩     
5月3日 晴 花开了又落,月圆了又缺。残酷的岁月染白了母亲的双鬓,但母亲那深深的爱刻在女儿的心中,女儿也将感恩的种子深深地埋在心里,永世不忘。 女儿很爱雪,纯白的雪漫天飞舞让她欢呼,让她雀跃,但她只能在图画上看到。她常常缠着母亲问家乡为什么不下雪?母亲愣住了,转而微笑地回答道:“快了!快下雪了!”她听了很欢喜。  相似文献   

20.
一外婆去世的时候,她十六岁,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伤心欲绝。她一出生,外婆便和母亲一起照顾她。记忆中,那么多年,似乎是外婆的照顾更多一些。不是母亲不够爱她,而是外婆硬生生地要去分担——搂着她睡,半夜起来照顾她喝奶或者撒尿,一步步搀扶她学走路,甚至去了幼儿园,也是外婆早晚接送。她和外婆一起的时间,比和母亲在一起的多。她爱外婆,也爱母亲,很难分清爱谁更多一些。所以,外婆走了,她那般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