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的教学时序,对简单"有机物分子结构与性质"问题的解决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对复杂"有机物分子结构与性质"问题的解决影响较大。采用先《物质结构与性质》后《有机化学基础》的教学时序,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有机物分子结构与性质",并提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性质.高考试题从"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三个方面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研究高考试题的特点,有利于准确把握《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高效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3.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绪言课旨在引导学生概览该模块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该模块的基本视角——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采用问题驱动方式,进行"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绪言课教学是切实有效的尝试;结合教学案例,分析深化认识该模块绪言课基于问题驱动的具体设计,启迪中学教师重视并创造性地开展该模块绪言课教学.  相似文献   

4.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以《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为例,结合教材特点,采取让学生自主进行教材分析、让学生进行简单说课、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利用网络资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20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的分析,确定以"结构决定性质"大概念为统领的主题教学架构;以共价键教学为例,基于流程图分析法解读教材进而设计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促进教学的结构化设计,让教学变得有趣,让学生学习更加主动.  相似文献   

6.
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这本书的内容比较抽象,但考试要求比较浅,这本书我认为教法中最主要的是要突破一个难关,就是将抽象的内容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学生。本文主要通过对杂化轨道理论这一课例的研究与摸索,总结出将物质结构这种抽象理论如何更好地教授给高中学生。  相似文献   

7.
席宗超 《化学教与学》2012,(1):58-59,10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物质结构与性质》这一部分内容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实施探究性教学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需要教师能创新教学模式,尤其是充分结合语文学科需要广泛阅读的特点,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文章首先介绍了高中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接着论述了如何通过整本书阅读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了提高论述的科学性与可实施性,以统编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下册)"整本书阅读"单元所涉《乡土中国》和《红楼梦》两本书为论述对象,阐述了整本书阅读的技巧与价值,不断提高阅读成效,带给学生更好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9.
“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高考中考查的内容和题型相对固定,但是却具有多样化的考查方向.对此,文章就近几年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试题进行分析,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结合试题的材料,对其中某些物质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核外电子排布式、粒子的空间构型、晶体的结构性质、电离能与电负性等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掌握“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10.
高中化学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旨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物质结构的奥秘以及结构与性质的内在关系,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逐步理解化学的本质.这一模块的内容较为抽象,理论性强.本文着重探讨在《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总复习中应采取的策略,希望该模块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学科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微课程理念、应用前景以及微课程教学模式已成为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对微课程的概念进行了梳理与界定,在分析当前微课程的设计模式基础上提出了微课程的设计流程,并结合高中化学课程《物质结构与性质》进行微课程专题设计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为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提供案例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核外电子排布式是贯穿《物质结构与性质》的一条主线,通过核外电子排布式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原子的结构,对于元素性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中,对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作了详细的讲解,但对于离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并未作介绍,然而在高考化学选考题中却常常涉及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本文重点例析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  相似文献   

13.
学习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这本书的专题1时,会讲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3.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相似文献   

14.
深入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以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学习进阶为切入点,选取高一至高三21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化学实验室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的性质为载体编制测试卷,分析不同年级学生所处的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学习进阶水平与物质结构与性质中常见的迷思概念.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学生所处的学习进阶水平不同,不同情境中学生所处的学习进阶水平也不同,且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存在较多的迷思概念:物质的性质与其结构的模糊对应、物质性质解释的还原论倾向以及忽略环境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是普通高中的选修课程,本模块着重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并在学习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第四部分提出教师应“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指出《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内容较为抽象,因此在学习和应用上的要求都比其他模块要高,建议教师在讲解时应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要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经验和知识,尽可能通过实验、借助模型、图表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问题式教学是当前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特点是以问题的设计和解决为主要形式,层层推进,环环紧扣。将教学的重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此到彼,进行层次性解决。形成波浪式、递进式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问题式教学是当前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特点是以问题的设计和解决为主要形式,层层推进,环环紧扣。将教学的重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此到彼,进行层次性解决。形成波浪式、递进式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回答这些问题,使学生构建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技能,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并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相似文献   

18.
《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课程中一个比较基础的内容,近几年它的考点和难点逐渐提升,成为高考化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考点。此模块的知识点是比较基础的,但是理论性较强,概念都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但是此模块的学习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为《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合理的建议,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主要阐述物质结构理论方面的基础知识,侧重于揭示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该模块理论繁多、抽象,内容逻辑性较强,大多数内容是以前教材中没有的,离学生已有的经验及思维发展水平较远。对该模块的教学,大多数教师采取的是讲授法,强  相似文献   

20.
高考试题命制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以新课标为依据,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强调素养、情境、问题和知识四要素。以"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编制为例,多维度分析了试题情境、考查内容及命题系统框架等方面的特点,对主题式命题进行深入实践与探讨,总结命题思路和反馈测量结果。最后针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提出主题式命题背后的教学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