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出版史料》2007,(4):82-85
刘杲著《出版笔记》自序 这是我1997年以来的文字。 1996年,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出版文集》。作为“中国出版论丛”中的一种,书名是统一规定的,不由我定。“中国出版论丛”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新闻出版报联合“选编建国以来国家出版行政管理机关部分负责同志有关出版工作的讲话、报告和文章,一人一卷”,共十一卷。我承蒙错爱,滥竽其间。  相似文献   

2.
我做出版工作,始于1972年,是年四十三岁,已“人到中年”了;是做了十四年艺术教育工作之后(刨掉“文革”期间六年“无业”),“半路出家”搞出版。而这一做,就没有中断过,迄今三十余年了。这既是我人生中新的工作阶段的开始,又是工作岗位的最后一站。由此,我把自己定位为出版人。可以说是亲历出版三十年。对我国新闻和出版事业都有过重要贡献的我的老领导陈翰伯,生前谈选拔干部时曾说过,宋木文没搞过出版,但让他管出版,对出版有好处。为什么说让我这样的人管出版,对出版有好处呢?我理解,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期待。这种信任和期待应该是得之…  相似文献   

3.
梁威 《出版广角》2012,(1):73-75
正作为一名数字出版的观察者和实践者,我对于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忧思要远大于乐观。透过政府部门有关政策的鼓励态度风向,以及市场的快速升温,我们已经看到数字出版在舆论上的压倒性优势,但若说"数字出版的春天已经来临",显然为时尚早。和业内多关注"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不同,我更关心数字出版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的发展。内心有一种越来  相似文献   

4.
首先我对<中国出版通史>的出版表示祝贺,对参与这项出版工程的所有领导和专家表示敬意.我刚拿到座谈会通知时,觉得这是件好事情,我要去参加研讨,参加学习.紧接着我就收到了九卷本的<通史>,我一看吃了一惊,原来想象的出版通史是一卷本或两卷本,没想到是按时代分类的九卷本.可以说接到邀请时我是心动,看到书后我是震动.  相似文献   

5.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出版主业与其他产业多元发展是目前出版企业做强做大的一种必然选择.为把握好融合发展、多元发展这一趋势,在辽宁出版集团二次创业大幕开启之际,春风文艺出版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先行推出“微出版平台”项目,积极探索多元发展之路. 微出版是指当个人或机构为某个特殊的微观市场出版一部著作时,所采用的具有高效的出版和发行技术的一种出版方式.春风微出版平台是一个服务于作者、出版人与读者的出版平台.该平台包括“我要出书”(作者)、“我来出版”(出版方)和“我来预订”(用户)三部分.  相似文献   

6.
这部《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在我一再延宕之后终于要出版了。之所以在我手中一再迁延,甚至在编辑加工完成以后还在我手里压了半年,以致影响出版社的出版计划,为编辑朋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周折,主要是我突然对过往的作品有了一种忐忑的心态,既想结集出版,  相似文献   

7.
值得出版者一读的好书———读《图书出版的艺术和科学》有感●陈晓东我是一名出版行业的新兵,近日借得一本由美国著名出版家贝利著,中国著名出版家王益先生译的《图书出版的艺术和科学》一书(1995年10月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这是我读过的众多有关出版书籍中印...  相似文献   

8.
编者同志: 我建议编写出版一部《中国出版史》。我们应了解和研究过去的历史、传统经验;应为培养出版干部提供教材;同时“出版史”又是革命史、文化史、科技史的组成部分。把这一部书编出来有重要意义。具体搞法,我认为可以分三个步骤: (1)从组织编写革命出版回忆录、出版大事记等着手,为编写出版史作好准备。这些出版史料,可分辑陆续出版,内部发行。 (2)革命出版史是中国出版史的重要组成部份,可将《中国革命出版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世界阅读日”前后,我都会选择一本关于图书和出版的书进行深度阅读。这是一种节日的需要,更是出于对图书和出版的尊重。今年我选择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蔡翔教授的著作《大学出版发展战略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相似文献   

10.
来函摘登     
《出版史料》得以出版,可喜可贺!你们为共和国的出版事业做了一件大好事,关心出版工作的人们都会深切感谢你们。胡道静我颇喜关注出版史料方面的图书和刊物。原上海出版的《出版史料》自创刊号至终刊号,我均有备存。1993年之后一直盼望此刊能新生。今日《出版史料》易地由贵社出版,这当然是读书人的大喜事!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参考》问世十周年了。可喜可贺的是这薄薄的几页在出版界的份量越来越重,这是几个人的追求,几个人的辛劳的结果。 说起《出版参考》十周年,使我想起十年前的一件往事。1983年初我到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上班,有一天,国家出版局局长边春光同志和我谈起中国版协的工作,他主张由中国版协办一个《出版论坛》杂志,请大家来发表意见。我欣赏这个主意。那时候我正在筹备《中国印刷》,准备设一个《小言论》栏目,广开言路,每期有印刷界人士发表的各种意见。如果再有一个《出版论坛》,一起活跃起来,对于出版的改革开放必定大有裨益,将会出现一个生气勃勃的局面。我认为:任何一个主意,一项工作,一则规章制度,不可能一下子就十全十美。只有多倾听意见,包括反对  相似文献   

12.
我在这里集聚了一些文章,都是关于出版与人类文明方面的。文中议论到出版的历史,并且追溯到文字的起源。出版,是通过出版物传播科学文化和对人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活动,出版物凝结着人类的思想与智慧。我试图探讨出版活动与社会进步的关  相似文献   

13.
我怀着浓郁的兴趣细读了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编选、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83出版研究年会文集》。读了这部文集,我好象参加了一次出版工作短期培训班,对出版业务加深了理解。《文集》共选收文章五十篇。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值得向出版战线的同志们宣传、推荐。说它好,好在《文集》内容丰富实在、富有指导意义。我是一个在出版战线干了五六年的新兵,读时感到特别亲切,觉得对自  相似文献   

14.
对外发行中文图书的一个设想 我旅游探亲到美国时,曾到休斯敦市两家中文书店参观,没有看到一本大陆出版的图书。在香港旅游时,曾到旺角参观四家中文书店,就有三家未发现大陆出版的图书,一家虽有,但品种也不太多。以我们大陆雄厚的出版力量和世界公认的低廉书价,却不能与台湾和香港出版的图书并列发行,我深感痛惜!我问过一家中文书店的老板:“经营大陆  相似文献   

15.
出版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这是一个看似解决实未完全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于1993年发表的《市场经济与出版改革》一文中,曾论述及此,限于实践和认识,未能展开。一年多出版改革的实践,有关会议文件和论文的启发,特别是学习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使我对此问题有了一些新认识。当前实现出版  相似文献   

16.
我怀着极大的兴趣,拜读了陈昕等著《中国图书业经济分析》的清样。 1983年,在第一届全国出版年会上,我发表了《出版物的特殊性》。这篇文章的副题是《出版经济学绪论》。顾名思义,我是打算写一本出版经济学的。此后,我虽然发表了几篇有关出版经济学的文章,但由于主观上缺乏进取,客观上事务太多,至今仍然拿不出一本《出版经济学》。看到《中国图书业经济分析》,深感本书的研究课题与本人志向有异曲同工之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对  相似文献   

17.
我是台北远景出版社社长,由于职业关系,常从《出版广角》上了解大陆出版界的信息和动态。最近,由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健康状况的关系,不少读者对他的兴趣愈加浓厚。我作为在台湾最早出版《百年孤独》的出版者,一直在寻找一部有关这位作家的传记作品,恰巧这时我读到《出版广角》2001年第1期上一篇“《百年孤独》出版前后”的节选文章,拜读之余,使我喜出望外。这不仪因为那段摘登文章读来引人入胜,更因为文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你的出版生涯中没有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如果你在做了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出版工作后,还没有遇到令你或激动,或悲愤,或爽朗,或郁闷的作者和作品,那肯定是相当苦逼的,至少很遗憾。我不能牛气哄哄地说我做了12年图书出版,经手的或者出版的都是优秀作品。为此,我常很苦闷。但这一次,我清晰而响亮地对你说:策划编辑《无极之路》《永不失望》,改变了我心灵的朝向!它注定将以一段激情满怀的岁月嵌入我生命的历程中。  相似文献   

19.
在这个无人不谈数字出版的时代里,和大家谈论传统出版的前途问题,多少有些反潮流.我的本意,不是要挑起一场纸介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对抗.  相似文献   

20.
安春根先生是韩国著名出版家、学者,创立韩国出版学会,井任首届会长。1991年改任名誉会长。他著作甚多,并在大学任兼职教授。生前与日本出版学会积极联合筹办出版国际论坛年会,卓有成效。在中韩两国建交以前,1990年,他曾和韩国出版学会会长尹炯斗先生一起专程来沪盛情邀请赵斌先生和我于1991年出席在汉城召开的第五届出版国际年会。他送了我一本新出版的《古书研究》第七号,这是他担任顾问的韩国古书研究会主办的期刊。内有他写的《新罗时代印刷出版问题》一文。原来,1989年我在出席东京出版国际会议期间,曾向他请教一个问题:即1966年韩国庆州佛国寺內发现《陀罗尼经咒》的印刷覆代问题,据专家考订是公元704—751(新罗圣德王三年—景德五十年),那末比敦煌莫高窟发现的868年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早一百几十年,成为世界现存最早的印制品。我问他个人的看法,他用谨慎的口吻回答了我的问題。《古书研究》送我,大概是对我一年前提问的郑重的书面答复,衷心很为感动。1991年汉城的出版国际会议我终于未能成行,没有能同朋友们再次见面,丧失一次学习的机会。可是,1992年春节前,我接到他一封从汉城寄来的热情洋溢的祝贺信,那是他收到我与人合著《中国出版史》一书后的来信。在和安春根先生不多的接触中,他对中韩两国出版友人之间的真挚感情,他对出版事业以及学术研究的严肃态度,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本刊发表安春根先生生前为《杂志出版论》的中文版的序言和我国著名编辑家戴文葆先生的悼念文章,表示我们对安春根先生的深切的怀念! 一九九三年五月于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