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评论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种电视形式,它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焦点时刻”和“焦点访谈”节目为发端,迅速赢得了广泛的电视观众,并带动了各地方电视台电视评论节目.作为一种新的电视形式,电视评论的特点何在呢?笔者以为就是形象性.一不妨和报纸评论作一比较,两者的目的都在于引导舆论、弘扬正气、外砭时弊,但由于表现方式不同,导致效应不尽相同,其主要区别就在于电视评论的形象性.具体说来,可以举出以下几方面:1.传播符号不同报纸的新闻评论以文字符号为载体,文字是语言的书写方式,它是“符号的符号”.文字通…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强劲的电视问政旋风,不少省、市党委政府把电视问政作为治庸问责、推动中心工作的重要平台,60多家电视台办起了电视问政节目。其中,创办时间最长、问政效果最好、传播影响最大的当属武汉广播电视台的《电视问政》。2011年开办以来,武汉电视问政共曝光各类问题400多个,涉及100多个责任单位,被问政单位拿出整改措施1000多条,整改率达到100%,曝光问题解决率达到98%。电视问政后,市委、市政府经过调查,问责各级干部400多人,对100多人给予党纪、  相似文献   

3.
电视评论节目以关注和探讨广大受众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为内容,以舆论疏导和监督为己任,以新闻评论为旗帜,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认可,起到了其他新闻节目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新闻评论的本意来说,“评论”是核心,“评论”是生命。而如今有些电视新闻评论,更多地突出了新闻性而忽视了电视评论的存在,从节目本身发挥的作用和起  相似文献   

4.
电视评论节目(以下简称"评论节目")以其特有的叙述技巧和视觉形式,吸引观众参与评论过程,实现引导舆论的作用.2009年央视进行的改版举措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谈电视评论     
王永利的《谈电视评论》是我们见到的这方面较有分量的第一篇文章,它谈出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有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苏锐钧 《现代传播》2002,(4):126-127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随着整个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 ,电视评论因其独特的电视表现优势和以科学理性精神关注国计民生的姿态而在媒介的竞争中一枝独秀 ,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一、电视评论的价值界定什么是电视评论的评论价值呢 ?一般来说主要是指在具体的新闻事实中所蕴含的一种值得挖掘分析评价的内在品质。这种内质不是以我们个人的主观意愿确定存在与否的。它是新闻事实中的一种客观存在 ,是事物本身潜在的一种价值。在这里 ,发现是决定评论价值的“基石” ,能否发现新闻事实中的评论价值是电视评论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张春星 《青年记者》2007,(14):120-120
电视评论,这种理论色彩浓厚的新闻体裁在电视上一直呈现弱势。近年来,电视这一媒体愈来愈不满足于自己的“短、平、快”,对许多百姓关注的社会问题开始进行更深层次的采访报道。但这种评述性的深度报道,不仅仅是时间段的加长、画面的增多,更重要的是思维的深度,强调新闻的穿透力,使观众在收看电视评论的过程中,共同完成对新闻事实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邱江 《新闻战线》2012,(1):101-102
目前,除了央视以外,各级电视台的评论节目屈指可数,这不禁让人反思,当今电视媒体谁执话语权,谁来为观众更深入地解疑释惑,透过现象剖析新闻事件的本质?责任:走出娱乐喧哗的幻象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电视媒体把  相似文献   

9.
吴晓亮 《青年记者》2006,(12):74-75
“体育评论”首先是在平面媒体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引发了网络、报业在“体育评论”上的全面竞争,比方说:今天的比赛,几天前的网络、报纸已经开始预测,人们可以提前了解关于比赛的情况,这就给电视评论员增加了难度,怎么说?说什么?如果还是“旧信息”,那么就是信息的重复,这样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电视评论?首先,它不是过去意义上的那种文字上的,或者是广播上的传统性的评论。它必须由典型事件引发议论,它的论据都必须来自对生活的实录。用来说理的电视画面,必须尽可能完整地保持生活本身特有的节奏和面貌。其次,它不是电视政论片。其三,不是电视成就片-因此可以说:电视评论片必须具备电视特点,是一种由典型引发议论,让生活本身说理的一种电视评论形式;要做到有画,用画说理,让生活本身说理。以上三条缺一不可。选题的契机即发议论的时机有三个制约因素:①党和政府下决心要解决的事情;②群众呼声极为强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电视评论是新闻评论体裁与电视媒介结合的产物,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发展,电视评论正以电视的声画兼备、视听结合的优势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载体,它的性质及其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报刊没有什么质的差别。但由于传播方式的不同,它在内容取向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必然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认识和把握这些个性,充分地利用这些个性,走出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文风”,已成为电视评论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电视评论应凸显的个性特点。一、适应受众的广泛性电视评论同电视新闻、电视文艺一样,可以拥有十分广泛的受众,涵盖人群上至高层领导,下至普通百姓,但它究竟能够拥有多少受众未必与电视的覆盖成正比,而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受众的需求,适应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接受习惯。所以说,适应受众的广泛性既是电视评论能否生存的保证,也是电视评论完善自己个性特征的途径。适应受众的广泛性,需要从内容到形式做多方面的努力,但根本的一环却是牢固树立面向基层受众的观念。电视连着你我他,连着千家万户,这为电视评论直接面向基层受众提供了条件,充分利用这个条件,直接与基层受众谈论他们关心的问题和事件,评论他们原始生态中的是非曲直,就能拥有报纸评论...  相似文献   

12.
评论在宣传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社会舆论引向健康向上的轨道,传达新思想、新观点,提高新闻单位的权威性等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报纸是十分重视评论工作的,把评论看作是报纸的旗帜.相比之下,电视的评论工作显得薄弱一些,特别是地市县级电视台(包括有线电视台)发评论更少.究其原因,一是认识问题.认为地市县级电视台人员少,条件差,能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获得了长足发展,出现了《焦点访谈》这样的一些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节目。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历程大体经过“三代”变化:第一代模式是报纸式,由记者写出一篇评论,由播音员播出,只播出播音员的半身图像。第二代模式仍然写的是报纸风格的评论,也是由播音员播讲,只是配合出现画面,但许多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的引入是中国电视评论界的一大革新 ,电视主持人评论也随之应运而生。但是理论界对这一崭新评论形式的界定和认识仍然存有重大分歧。就这一问题 ,本文一方面用归纳法对主持人评论本身作了简要剖析 ,另一方面用比较法找出它同容易与之混淆的谈话体评论之间的区别 ,合理界定了电视主持人评论的内涵、外延 ,并简要论述了这种评论形式的优势、现状和前景 ,以期对电视主持人评论的总体理论认识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道与评论是新闻媒介最主要、最常见的两种体裁。报纸和广播的评论历史较长,常用社论、评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被称为报纸、广播的灵魂。电视评论起步较晚,现在还有不少电视评论例行公事而发,或袭用报纸、广播的评论,照本宣科。由于未能对电视评论给予高度重视,使得评论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重要地位还没有得到很好确立。如何充分发挥电视的特点和优势,采写好既有一定理论深度,又能体现电视特色,并为受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新闻评论?笔者认为,要突破长期以来单一的口播形式,让画面直接进入评论,增加电视评论的图像信息。电视评论注重画面的特殊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城市电视台有了明显发展,但是,无可讳言,和报纸相比仍然差距较大,目前仍是电视宣传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有分量、有影响的电视评论并不多。  相似文献   

17.
以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开播为起点,我国新闻评论类栏目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一定程度上说,目前新闻评论类节目已比较成熟,但正像梁建增说的那样,“悄然的变革”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但单纯地对某个节目样式“修修补补”并不能适应整个媒体的新闻战略,一家电视台的新闻评论类节目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必须树立一种宏观的编排理念,把视线从具体栏目中抽出来,在大环境下进行整体规划和定位,才能下活“新闻评论”这一盘棋。一、从媒体战略的高度来看评论类节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从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时常感到电视短评论太少。再看看其他台,电视评论作品或节目也是长者居多,短者甚少。这在电视评论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值得关注和思考。 近年来,电视评论类节目很“火”,许多电视台不仅设有评论部,还专门开辟了评论固定栏目,将办好评论类节目,作为各类节目中的“重头戏”来抓,这对于加强深度报道、提高节目质量、树立电视台形象具有积极意义。但这些评论作品短者十几分钟,长者四五十分钟,而三五分钟的电视短评论很难登评论类节目  相似文献   

19.
20.
电视评论该怎样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任梁建增认为,中国电视节目一直以来的最大缺陷是"缺乏观点和言论"。电视一直被视为"感性的媒体",而从业人员对言论的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评论弱"的弊端。鉴于这种考虑,新闻频道开办了《央视论坛》栏目。对该栏目,央视的寄望是"探索中国电视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