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语文》2012,(3):290
经过语言学界广大知名专家的努力,《语言学名词》已完成审定工作,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商务印书馆出版,定价44元。这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第一部社科名词术语辞书。在中国,语言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术语繁多,含义复杂,理解歧异,历来缺乏全面的整理,至今  相似文献   

2.
2010年6月27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的“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联谊会——首届学术论坛”在商务印书馆礼堂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为“留学潮与中国语言学”,旨在纪念留学潮为中国语言学带来的变化和繁荣,促进国内外语言学者的学术交流,探讨进一步繁荣中国语言学、扩大汉语研究对国际理论语言学影响的路径。来自北美、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以及中国大陆的57位著名语言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3.
2011年1月18日,商务印书馆举行2011中青年语言学者沙龙,议题为虚拟语言生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李生,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网络舆情》总编辑祝华新,互动百科网  相似文献   

4.
2011年7月3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的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联谊会——第二届学术论坛在商务印书馆礼堂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的语言学教学:过去、现在和将来。来自北美、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以及中国内地的42位语言学者参加了此次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语言学流派(增订本)》由冯志伟先生编著,商务印书馆2013年10月出版。本书是在《现代语言学流派(修订本)》(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的基础上,根据现代语言学的最新发展情况,进一步充实、增订而成。本书共二十三章,对20世纪以来的现代语言学流派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介绍了索绪尔的语言学说、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叶斯柏森的语  相似文献   

6.
1 我国高等学校语言专业开设理论性语言学课程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属于教科书性质的,本世纪初期有胡以鲁的《国语学草创》,章炳麟著有序言。胡氏还有《言语学讲义》。二十、三十年代,有沈步洲的《言语学概论》、乐嗣炳的《语言学大意》、张世禄的《语言学原理》、《语言学概论》、《语言学纲要》,等等。这些著作大都是在西方语言学的影响下,结合汉语的实际编写出来的。张世禄在《语言学原理·例言》(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中写道:“本书编制取材,大部分根据于L.Bloomfield的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此外,还列举了其他西方语言学家著作以及日本学者的著作。解放前,理论性的语言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没有受  相似文献   

7.
正互动语言学是国际语言学界近十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研究方向之一,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是唯一以汉语为对象语言的专题学术研讨会,是学者了解该领域学术前沿并进行深入交流的国际化平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语文》编辑部、北京语言大学和中国语言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将于2018年8月23日-24日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8.
赵虹女士的著作《蛮野文化的追捕手——古汉字品格说》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全国青年古汉语语法研讨会后不久,我在语言学界提出了建立中国文化语言学的构想。由于这一构想批判了中国现代语言学的科学主义宗旨,提出了汉语的人文精神和汉语研究的人文主义范型,并在具体实践上以《左传》为材料做了一个汉语句型系统的研究实例(博士论文),因而在全国语言学界乃至海外汉语文学界引起了震动。文化语言学被视为语言学的一场科学革命,在对文化语言学的各种争鸣意见中,赵虹是这一新思维的热情支持者,她不仅撰写了一系列才思敏捷、新意盎然的论文来讨论汉语的文化性征,而且在汉字结构与汉文化心理结构的相关性这个前人很少涉及的课题上安营扎寨,认真研究起来。  相似文献   

9.
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教授汤炳正先生《语言之起源》一书,最近由台湾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汤先生早年受业于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之门,攻治文字声韵之学。从三十年代以来,在《制言》,《论学》、《教育学文》、《中国语文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语言学论著多篇(部)。其语言学研究以对人类语言起源的考察为出发点,创立新说,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学理论体系。本书是其旧稿、新作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语言学一方面突破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局限,分化出音位学、熟语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分科;另一方面又突破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狭隘观点,创立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边缘学科。九十年代,为了适应语言学发展的新趋势,云南语言学界一些学者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撰写了《艺术语言学》、《昆明方言的文化内涵》等一批有影响的专著,使传统语言研究,走向新的接缘学科研究。特别是《艺术语言学》,用文学、美学、心理学的理论来研究语言,创建了一门新的接缘学科,标志着云南语言学研究在九十年代新的走向。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教会出版机构在中国翻译出版业中处于一统天下的垄断地位。作为这一时期西方教会出版机构的典型代表,墨海书馆发起了大量的翻译出版活动,如翻译出版西学书籍、创办报纸杂志等。虽然其动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宗教、传播教义,客观上却促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加速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现代出版业和报业的兴起。  相似文献   

12.
商务印书馆早年名声鹊起,效益奇丰。除教科书广为发行外,严复的汉译名著和林纾的翻译小说的出版,尤其是后者所带来的大规模品种,在商务印书馆的产业化运作下,获得了极大的收益。十几年间,在商务印书馆教科书之外的业务撑起了半边天,为商务印书馆品牌串红起到了功不可没之效。作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奠基人、最后的古文家,林纾依托商务印书馆,在张元济的推动下,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发出了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学的迅猛发展,出版产业正经历革命性的变化,进入了数字出版时代。在数字出版的内涵逐渐清晰和商业模式日趋成熟的条件下,过去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人才和区位优势得以发展壮大的大学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趋势这一不可逆转的态势下,既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也拥有诸多发展的优势。大学出版社唯有通过挖掘自身内涵,借助高新技术的发展,培养并依靠一批敢于开拓进取、善于创新的领军人才,才能在激烈的数字化浪潮中保持优势地位,继续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开发的学校动态网站即时新闻发布系统是建立在学校网络基础上,能提供一个新闻发布、浏览的平台,可以在线发布新闻、动态生成新闻网页,具有新闻搜索、查找功能、多媒体呈现方式、交互性和开放性等优点,是一个较完整的、可扩展的即时新闻发布系统。  相似文献   

15.
略论商务印书馆对近代中国教科书出版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最负盛名的民营书局,其出版的《最新教科书》使“教科书之形式方备”。商务印书馆在教科书出版中注意不断创新,领导着近代中国教科书出版的潮流,并长期处于教科书出版市场的“执牛耳”地位。同时,商务印书馆还为其他书局培养了大批教科书出版人才,为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堪称近代中国教科书出版的“母机”。  相似文献   

16.
周军 《高教论坛》2002,(2):108-109
本文讨论了提高编辑素质对出版社发展的重要性 ,必须认识到编辑角色多样化 ,提出了实现编辑角色转化的一些建议。为了做好编辑工作 ,信息技术必须得到充分运用。编辑人员应该成为具有现代出版意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作为旧中国最大的民营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曾影响了几代国人,潜移默化直至今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语)与历史教科书,以其创新和以学生为本的精神立足,以名人名家参与编撰而树其质量精品,而与时俱进的努力又使它能够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汲取各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彰显新的进步的价值观取向,向国民灌输崭新的国民意识,这使它在近代教科书出版市场常胜不衰。商务教科书所创立的出版原则、出版思想,包括教科书的内容选择,对我们今天的教科书编辑与出版都有相当的借鉴意义。而在屡遭劫难的近代中国,商务印书馆以民营出版家们的艰辛奋斗,努力为国人提供精神滋养,这样的精神也将对后人产生长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林纾是清末民初最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学家.《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旗下最为重要的综合性刊物,在它的早期刊发了林纾大量的译作和诗文,成为林纾作品发表的重要阵地.但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林纾与《东方杂志》都受到了陈独秀等激进派的严厉批判.林纾致力于译介西学,最终落得个“守旧”之名;《东方杂志》以理性之态度启导国民,介绍西学,也同样落得个不新不旧的“杂乱派”之恶名.  相似文献   

19.
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自1957年出版《新华字典》新1版以来,已经和《新华字典》携手走过了s5年的时间,出版了12个版次。2011年,商务印书馆推出《新华字典》修订第11版。商务印书馆在编辑出版《新华字典》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史料。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版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国内出版社开始了组建出版集团的探索和实践.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版社集团化进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介绍青海出版业现状的基础上,对青海出版业竞争环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集团化是青海出版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对集团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