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电视谈话类节目正逐渐成为与受众深入沟通的重要样态.并深刻地影响着受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谈话类节目这种通过开辟人际交流空间、吸引和调动受众参与其中的新形式,无疑对主持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在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与参与者,尤其是与节目邀请的嘉宾是一种近距离的面对面接触.节目能否取得成功,主持人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在电视节目不断推陈出新的进程中,服务类节目以丰富的资讯.具体的服务.实用的信息日益影响着受众的日常生活。电视服务类节目要增强品牌竞争力。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加强与观众的联系.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努力捕捉服务类节目的“看点”.这里所说的“看点”就是把最吸引人、最实用、最突出的信息传达给受众,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服务需求。本篇论文从服务类节目的性质、受众等方面具体论述了服务性节目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3.
一,老年节目的新闻应该是深度报道 老年节目是对象类专题节目。对象类和专题类节目本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节目。对象类节目是以特定的人为对象的节目类型,它介入于其对象的生活环境,运用易于对象认同的手段为其服务。从而使媒体同人与社会的关系更为贴近,因而它具有介入性、层次性和贴近性:而专题类节目是具有特定内容范畴的节目形式,用于满足人  相似文献   

4.
社教类少儿节目主持人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红 《声屏世界》2011,(12):28-28
社教类节目是广播、电视节目中对受众进行社会教育、文化教育的一类节目样式。这类节目寓教育于娱乐.寓教化于服务,寓宣传于信息、文化知识的传播之中。它题材广泛、节目设置、编辑、播出手法灵活多样。是集中体现媒体特色和水准的一类节目。社教类节目往往设置固定的专栏和节目主持人.注重与观众的交流.吸引观众参与节目,调动各种艺术手段,进行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让观众在兴高采烈中陶冶性情,提升思想,  相似文献   

5.
张翠翠 《新闻世界》2011,(12):70-71
本文以国外优秀益智类节目《你比五年级生聪明吗》为例,阐述了该节目的特点与影响,总结了益智类节目的创作理念、表现方式与节目所体现的社会价值。我国益智类节目在汲取国外节目精髓的同时,也融入了本土特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益智类节目的模式,但随着人们需求的多样化,益智类节目仍要不断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以满足大众文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内地益智类节目在选秀节目退出黄金档的媒体环境下,以不同于以往的创作手法和科技化含量更高的视听风格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而老品牌节目以自身的经典理念与经历过市场考验的成功模式仍然拥有一定的收视份额。本文尝试从益智类节目的现状入手,抛出目前存在的问题,而后进入对益智类节目的本体研究,通过对该节目类型自身具备的特征与创作元素的分析,结合新变化产生的原因和老品牌成功的经验,印证传承与创新需并存的观点。在对本体进行透彻的研究之后,回到对目前问题的解决方式的探讨上。针对当前的现状,笔者将对益智类节目的提升空间进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将着重探讨益智类节目的提升空间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以期对内地益智类节目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关睿 《视听界》2006,(5):85-86
2006年初,国内最具新锐精神的杂志《新周刊》颁布了中国电视节目榜,将《交换空间》评为“2005年最佳生活类节目”。《交换空间》于2005年3月在央视经济频道开播,一年多时间,它以独特的创意,吸纳兼容多种节目类型的特质,以出色的资讯服务、生活体验、真人秀,成为2006年最具上升空间的电视节目。一、背景:社会文化与消费语境一种新的节目样式出现,并能够在短时期内迅速成长为受众指认的品牌,一定是同当下的社会文化与消费语境具有某种默契与勾连,进而进行成功的投影与反射。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消费市场和消费…  相似文献   

8.
曾经红火,在促进行风建设、服务民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行风热线类节目,由于种种原因,在新媒体时代遭遇生存困境,如何使行风类节目在新媒体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必须借力新媒体,创新外部保障与内部运作机制、节目形式与形态,进一步提升节目质量,增强节目对新老听众的吸引力。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传播,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重铸辉煌,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广大听众。  相似文献   

9.
从《交换空间》看服务类节目的受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卉子 《视听界》2008,(2):47-48
从1978年8月12日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栏目开播到现在,生活服务类节目已经走过了30年的岁月。服务类节目离不开“服务”的特性,如何去满足和尊重受众的需求,是我们对服务类节目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2006年,央视经济频道推出了一档房产家居类服务节目《交换空间》,受众定位于中等收入并受过中高等教育,对家居装修信息有一定需求或喜好的中青年观众。就受众的需要而言,主要分为信息需要、社会化需要和调节生活需要三类。  相似文献   

10.
朱芹 《新闻传播》2009,(12):47-47
谈话类节目是以主持人为基础。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为核心,受众参与的一种节目形式,它广泛关注社会热点.以其灵活的形式、独特的视角,以对社会问题深刻的剖析而成为受众最喜爱的节目形式之一。由于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引导、控制作用,确定了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有人说.谈话节目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节目。谈话类节目是由互动交谈构成的,主持人只有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才能更好地和嘉宾、受众交流,使节目更生动更丰满.达到节目的既定目标。那么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应掌握哪些沟通技巧呢?  相似文献   

11.
电视服务类栏目的观众分析、定位及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在吸引观众方面除了新闻、影视剧、文艺娱乐这些节目外,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说,服务类的节目将成为上述节目的重要补充,这也是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我们对电视媒介的综合性认识越来越明确的必然结果,或者换句话说,电视不仅是一种新闻媒介,它也是娱乐工具、教育手段,同时也是服务窗口.那么什么是服务类节目呢?它是“为人与社会的日常具体的需要提供具体服务的一种节目形式”.其特点如有的同志所说的:内容的实用性和效用的直接性.以各家电视台来说,服务类节目很早就存在,但从来没有被重视过.所以服务类栏目在许多电视台都存…  相似文献   

12.
生活服务类节目是指除新闻类、娱乐类、体育类节目之外的所有关于社会与生活内容的节目,在产生初期被称为“社教”(社会教育)类节目,是中国特殊时期的产物.①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这类节目以及主持人也随之发生着改变.  相似文献   

13.
陈丽鸿 《新闻传播》2010,(6):172-172
主持人节目是一种发展很快的新兴节目形式.而且主持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节目的成功与否。广播电台服务类节目以其贴近性、实用性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本文将从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及专业素质三个方面论述服务类节目中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也是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实现知情权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地方台政风行风热线类节目多年运作经验切入,探讨在民生新闻节目"遍地开花"、网络媒体急速发展的情况下,这类节目如何在保持公信力的同时,增强灵活性、服务性,为广播节目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谷岩  胡哲 《新闻爱好者》2011,(4):122-123
婚恋交友节目能在沉寂十年后卷土重来,并得到受众的认可,除了社会的需求外,同样重要的是此类节目在节目理念、节目形式、节目内容上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与特点,这些创新与突破改变了婚恋节目以往较为传统与单一的面貌,牢牢吸引住了受众的眼球,同时也悄然将婚恋交友节目由生活服务类节目转变为一档娱乐节目。  相似文献   

16.
婚恋交友节目能在沉寂十年后卷土重来,并得到受众的认可,除了社会的需求外,同样重要的是此类节目在节目理念、节目形式、节目内容上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与特点,这些创新与突破改变了婚恋节目以往较为传统与单一的面貌,牢牢吸引住了受众的眼球,同时也悄然将婚恋交友节目由生活服务类节目转变为一档娱乐节目。  相似文献   

17.
婚恋交友节目能在沉寂十年后卷土重来,并得到受众的认可,除了社会的需求外,同样重要的是此类节目在节目理念、节目形式、节目内容上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与特点,这些创新与突破改变了婚恋节目以往较为传统与单一的面貌,牢牢吸引住了受众的眼球,同时也悄然将婚恋交友节目由生活服务类节目转变为一档娱乐节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服务类节目正在成为城市电视台等广播电视媒体要打造的重点节目。如何使城市电视台的经济服务类节目变得轻松有趣,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解决好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问题无疑是办好节目的关键之一。通过分析城市电视台经济服务类节目主持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地电视台基本上都以新闻类、娱乐类、法制类、服务类节目作为自办节目的主体,这些节目理所当然地占据着黄金播出时段,而文化类节目却大多数都处于节目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不佳、收视率低下的状况.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多数文化类节目走的都是精英化路线,以高品位、学术性作为自己的节目追求,而普通观众看电视的初衷往往是为了消遣和娱乐,这样在目标受众群上就淘汰了大部分观众,人为地造成了收视率偏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访谈类节目是目前最受欢迎的电视类节目之一,在电视媒体传播新闻、弘扬教育、文化娱乐以及信息服务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之上,更加突出社会性,反映社会民众真实的生活。因此访谈类节目更加要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在节目的制作上更加贴近社会民众的真实生活,反映节目嘉宾的心路历程。然而近年来由于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很多电视新闻媒体急功近利,过于重视访谈类节目的娱乐性而忽略了真实性,这样毫无疑问是违背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初衷。作为访谈类节目制作人员,要时刻谨记以弘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己任,拉近与社会民众的心理距离,发扬人文关怀精神,讲述社会民众真实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