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交情不错的眼科医生对我说:“你们新闻界能帮别人,也能坏事。”我问“此话咋讲?”他告诉我:“这几年,我成功地做了几例眼角膜移植手术,又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使几位双眼失明的人恢复了视力,报纸、广播先后作了报道,对我们医院、对人们求医治病很有益处。但是,有一家大报登的消息说我  相似文献   

2.
9岁那年春天,当美丽的戈里玛斯花开遍了落基山下那片印第安草原的时候,我却遭遇了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一场灾难.有一天早晨醒来,我突然感觉眼睛疼痛难忍,母亲带我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我的眼角膜被一种不明细菌严重感染了.经过抢救诊治,我的眼睛虽然没有失明,但视力已陡降到只能感觉一点点光的存在.我生命中的漫漫黑夜从此来临了.  相似文献   

3.
9岁那年春天,当美丽的戈里玛斯花开遍了落基山下那片印第安草原的时候,我却遭遇了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一场灾难。有一天早晨醒来,我突然感觉眼睛疼痛难忍,母亲带我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我的眼角膜被一种不明细菌严重感染了。经过抢救诊治,我的眼睛虽然没有失明,但视力已陡降到只能感觉一点点光的存在。我生命中的漫漫黑夜从此来临了。  相似文献   

4.
避免"残忍"     
有一位电视记者做了一条"为了一个美丽的心愿"的长篇报道,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得了绝症,她父母在痛苦之余,想到女儿的眼睛非常漂亮,决定将她的眼角膜捐赠出来.  相似文献   

5.
袁丽媛 《传媒》2012,(9):46-47
正2012年3月28日,网友"的子"发微博称,"同事老公的同事的孩子,前几天爷爷奶奶带着出去玩的时候丢了,几天后孩子又出现在小区门口,兜里装了6000块钱,眼睛直愣愣的,一查,眼角膜被摘了"。在该微博发出后的两个小时之内,转发量就超过4000条,评论超过2000条。与此同时,人们震惊、恐慌和不安的情绪也在网络上传递和强化。后经北京警方调查核实,该微博内容为谣言。而这并不是一起孤立的网络谣言事件,在"失踪小孩眼角膜被摘"发生之前的近一年里,耸人听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阿城市电视台年仅54岁的记闫阿红,离开了这个她恋恋不舍的世界,却留下她的一双角膜,给了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人重见光明的机会,也因此成了黑龙江省历史上第一位眼角膜捐献。  相似文献   

7.
2015年1月16日16时55分,青年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病逝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1分钟后,《深圳晚报》在其新浪官方微博发表名为“独家快讯:著名歌手姚贝娜病重不治天使去往天堂歌唱了”的消息,第一时间向公众传递了姚贝娜去世的消息。同日,19点26分深圳新闻网刊载题为“33岁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病逝眼科医生姚晓明撰文缅怀”的文章,详细报道了姚贝娜去世的消息和无偿捐献眼角膜的新闻。17日出版的《深圳晚报》分别在头版、 A02版、 A03版等版面刊登了题为“光明重生”、“向人道主义的伟大歌者姚贝娜致敬”、“把光明留给人间她是深圳的骄傲”等文章,对姚贝娜去世的消息和捐献眼角膜的善举进行详细报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协同作战,新闻事件得以多角度、深层次展示,社会正能量得到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8.
话中有画     
“活体肾,200万!” “5万元卖骨髓。” “出卖眼角膜。健康,视力1.5。真实,可靠。穷家为了穷孩子,紧急推出。” ——在中国个别知名互联网站的拍卖网页,赫然发布着这样的人体器官买卖信息。法律专家表示,现在没有一部法律明确规定禁止人体器官买卖,法律存在着灰色地带。《刑法》没有规定,《民法通则》也是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9.
5年前,安徽省长丰县“大义父亲”胡文传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同时落水,他先救下别人的孩子,而自己的独生子不幸遇难。去年3月份,他的女儿刚出生一个多月又不幸死于心脏病。他又将女儿的眼角膜捐献出来。此事一经我们报道,便在读者心中产生强烈震撼。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春寒料峭的沈城,一场由沈阳日报与沈阳市红十字会共同倡导发起的“免费为贫困先心病儿童做手术慈善募捐行动”(以下简称“救心行动”),随着开篇之作——《妈妈,让我们在“天堂”相聚》和《把我的眼角膜献给需要的人》两篇报道的推出,拉开了大幕。一时间,全市上下无不为之牵动和关注。市长李英杰看到当天的沈阳日报,心绪难平,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对这类问题要举一反三,认真解决。分管副市长王玲当即召开会议研究确定了解决措施。同日,沈阳市红十字会的热线电话几乎被打爆,一笔笔融注着浓浓爱意的善款从企业集团、机关、学校、社区、社…  相似文献   

11.
假如没有偷拍作为引子,也许这位成名自选秀节目、生前签署眼角膜捐献书的女歌手就能安静地离开。并非一二线明星的她因病香消玉殒,这样的消息并不会占据新闻头条太久;还是这个假设前提,没有偷拍的传言,也就没有公众的指责,没有不同新闻认知间的对峙,新闻界也就不会闹成一锅粥。  相似文献   

12.
记者负责新闻现场的人性底线把关,更重要的是编辑部门在编发时进行明确的新闻伦理把关。前些天,歌手姚贝娜去世,深圳晚报记者拍摄捐眼角膜手术前医生向遗体鞠躬时的画面,引发了一场口水仗。事情后来几乎成了一次"打着新闻伦理旗号的网络水军攻击事件",远离了对新闻伦理的理性讨论。新闻伦理,源于人类基础的道德伦理。对遗体的尊重,对逝者家属的尊重,就是一个基本的道德伦理。这种道德伦  相似文献   

13.
赵学锋 《今传媒》2006,(12):60-61
2005年的夏天,山城重庆被一个叫张颖的女孩感动着。这个28岁身患绝症的女孩,因为要在别世前捐献眼角膜、为丈夫生个孩子、写生存日记,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成了《重庆时报》重要版面连续报道的对象。不仅如此,CCTV-新闻频道“共同关注”、CCTV-10“讲述”、“人与社会”及湖南  相似文献   

14.
魏志峰 《青年记者》2007,(10):38-39
“用爱心还你一个心愿” 21岁的党勇是在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社会福利院长大的,他在七八个月大时,因后腰长有一个核桃般大小的肉瘤而被父母遗弃,是福利院的叔叔阿姨将他捡回抚养,给他取名党勇,以党的生日作为他的生日。党勇成人后外出打工,2005年夏季不幸患上骨癌,无奈之下又回到了社会福利院。尽管送他去医院做了刮骨手术、多次化疗,但癌细胞还是扩散了。党勇经过慎重考虑,不想再拖累社会、拖累福利院了,坚决要求停止治疗,捐献眼角膜回报社会和好心人的恩情。  相似文献   

15.
人文关怀是什么?从词义上解释,人文关怀应当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毫无疑问,从人文关怀的本义出发,人文关怀理念的实践过程必须是全面的、积极的、健康的,要求始终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去把握。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新闻报道明显存在着人文关怀缺失的硬伤,从而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是缺乏报道艺术,无端伤害人的感情。今年3月上旬,有一张大报在报道一位七旬老人生前立下遗愿,去世后捐献眼角膜的新闻时,用《人走了,目光依然明亮》作…  相似文献   

16.
《新闻前哨》2015,(3):95-96
【事件回放】1月16日,知名女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在深圳病逝,姚贝娜病逝当晚,社交媒体上传出一篇文章称,某媒体三名记者跟随为姚贝娜进行眼角膜捐献手术的医生进入太平间,未经家属允许拍摄遗体。姚贝娜经纪人博宁在微博怒骂《深圳晚报》,华谊公司也声明将追究责任。一篇标题名为《记者们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死亡》的文章在姚贝娜逝世后几乎刷爆了朋友圈。随后,记者陈博的撰文《每人都有15分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阿城市电视台年仅;34岁的记闫阿红,离开了这个她多么恋恋不舍的世界,却留下她的一双角膜,给了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人重见光明的机会,也因此成了黑龙江省历史上第一位眼角膜捐献。据报道,她生前更是一名想方设法为百姓解决问题、为民生呐喊尽职的好记。因为她不仅仅只是为了工作去接触生活艰难的人们,而是真心实意地去帮助群众,用“心”去贴近百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好评。新闻界需要更多的将百姓放在心上的记……  相似文献   

18.
"寻找身边的感动"栏目何以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关键在于栏目稿件把好人写真实,把好事写感人了. 写何人? 平民+感人 平民英雄,凡人善举,这是栏目最初的定位,也决定了栏目报道人物的选择标准. 平民原则.在至今推出的60多篇报道中,所有人物均来自基层群众和普通市民.有在车祸现场勇救多人的曾经失足青年,有家中一贫如洗却被人称为"流动血库"的低保户,有一字不识却能在病重时决定捐献眼角膜的57岁农民,也有多年坚持为他人送温暖的残疾人……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是高官,不是富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芝麻绿豆小事"成为洋溢在人间的浓浓大爱.  相似文献   

19.
档案自述     
我是一艘远古的船,行驶在人类历史的海洋。历史有多久,我就有多长,山呼海啸,风云激荡,我藏着六合的风雨,列着千载的苍桑。我是一片朴实的叶,吮吸着大自然的营养。我的脉络如勾如画,我的颜色红绿紫黄。我从不雕琢,雕琢便不再是我,我只需要脚下这方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土壤和头顶这片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的阳光。我是一汪清澈的水,在四季实现时代的理想。春天,我如丝如织,润泽万物酣酣畅畅;冬日,我似玉似银,穿越时空洒洒扬扬。尽管我的外在千变万化,然而我不变的灵魂依然是那特定组合的氢与氧。我是唯一的,不是自诩,我胜过宝库里的稀有珍藏。我灵…  相似文献   

20.
天曦 《青年记者》2004,(11):9-9
我喜欢文学,因为文学是感性的。我是一个感性的人,觉得感性的文学适合我。做记者之前,我不懂一个感性的人是不适合做记者的。但是,我执意地要做一名记者,我觉得记者这个职业是那么神圣与光荣。只要有一天哪怕给我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也不会放弃。我就是抓着那百分之一的希望走上了记者的道路。在我开始自己的记者生涯时,我是一个多么感性的人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