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的老师     
魏巍 《中学教育》2006,(9):25-25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相似文献   

2.
袁卫星 《师道》2003,(10):14-14
记不得在哪张报纸上读过这样一段文字,说是一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面对记者关于“假如你是教育部长”的提问,赫然回答:“我要开除那些不会微笑的老师!”说来也巧,有一年我参加高考作文阅卷,但见一考生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题目下写有这样一段文字:“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移植蒙娜丽莎的微笑给我的班主任老师,让她铁板的脸上露出春意……”由此我想到魏巍笔下的老师蔡芸芝:“她从来也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平心而论,时下不会微笑的老师多矣!倒不是他们的脸…  相似文献   

3.
温暖的惩罚     
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自然要受惩罚. 给你一个教训,让你长个记性.这是我小学语文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听到这话,我们就很怕,怕他手上那根长长的教鞭.它会落下来,不轻不重地打在手掌上,痛倒算不上什么,丢人.谁谁谁又挨老师抽鞭子了,说出去,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 我没挨过语文老师的教鞭,因为成绩一向很好,背书、写作文都在班上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4.
温暖的惩罚     
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自然要受惩罚。给你一个教训,让你长个记性。这是我小学语文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听到这话,我们就很怕,怕他手上那根长长的教鞭。它会落下来,不轻不重地打在手掌上,痛倒算不上什么,丢人。谁谁谁又挨老师抽鞭子了,说出去,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我没挨过语文老师的教鞭,因为成绩一向很好,背书、写作文都在班上名列前茅。但有一次,我还是挨抽了。这里有个小插曲。  相似文献   

5.
巧炼动词     
要使文章生动,巧炼动词很重要。一篇文章动词用得好,笔下的人物就能活起来;描写的景物就能动起来,从而使全文生机勃勃,令人百读不厌。初中语文课本中提供了许多巧用动词的范例。就以初中语文第二册为例,可将如何巧用动词归纳如下:一、巧用动词表现人物的性格及精神品质。1.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表现了蔡芸芝先生温柔、慈爱的性格)  相似文献   

6.
当代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戏剧性的场面:"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长大后的魏巍之所以仍记得这个细节,是因为他从"惩罚"中体会到了老师的慈爱.相信类似的细节在我们不少人的成长历程中都有过,每到这个时候,我们回味的不是老师的严厉而是慈爱,内心涌起的不是对老师的怨恨而是无限感激.  相似文献   

7.
词语变换题是语言训练的一种常见题型。同学们往往答不得法而词不达意,这里介绍一点方法,供同学们答题时参考。词语变换题有两种形式,一是换词,二是去词,先介绍换词题的解答。例:『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  相似文献   

8.
老师的教鞭     
老师有一根长长的教鞭,这根教鞭可神了,它不仅会说话,而且还有一双雪亮的眼睛。当我们上课没有坐端正,教鞭立刻就会轻轻地落在我们的桌子上,好像在说:“请你坐端正。”当我在做小动作时,教鞭就会皱紧眉头,在我面前直摇头,似乎在提醒我:“请注意了,不要做小动作。”老师告诉我们:“教鞭是你们的监督员。”同学们则说:“教鞭是我们的好帮手。”点评:这则童话形象地说明了教鞭起着监督员和好帮手的作用。想像丰富,而且合理,富有人情味。老师的教鞭$浙江省金华市江滨小学三(4)班@张蓉  相似文献   

9.
一根教鞭     
不知为什么,这学期讲台上的教鞭不见了。我看着老师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为我们上课,心里真不是滋味。我想:老师太辛苦了,我应该为她做一根教鞭。”双休日,我从家门口找来一根细细的小木棒,用小刀削平了丫枝,做了一根教鞭。星期一一早,我就把这根教鞭放在讲台上。班主任马老师一进门就发现了这根教鞭,她问大家:这是谁为老师做的教鞭呀?”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我自豪地举起了手,说:“是我做的!”老师说:谢谢你!你能发现这学期老师没有带教鞭,真了不起!这些天,老师是故意不带教鞭的,老师想和大家走得更近呢!不过,这根教鞭是圆圆亲手为我做的,我…  相似文献   

10.
我的老师魏巍美文赏读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她是我的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前一学期的教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大约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  相似文献   

11.
语言有感情色彩,词语有褒贬之分。“褒义词”用来表达“褒扬”之意,“贬义词”则用以表达“贬斥”之意。然而,语言是鲜活的,是千变万化,是在人们不断运用与创造中发展的。你看,有时在特定的语境中有意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往往使语言幽默含蓄,生动有趣,令人耳目一新,产生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效果! 魏巍《我的老师》情文并茂,韵味隽永,师生百读不厌。文中写道:“……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  相似文献   

12.
[美文放送]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人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百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拘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塞一点啊。  相似文献   

13.
敬礼,老师     
王剑 《良师》2004,(18)
犤美文放送犦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观察,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  相似文献   

14.
正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她朋友的家里。在她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  相似文献   

15.
一次语言课上,我讲看图说话,不小心将教鞭折断。第二天,我一进教室,发现讲桌上放着三支教鞭,两支比较精致、漂亮,一支比较粗糙、笨拙。我问小朋友,这些教鞭是谁带来的,两个小朋友很快指出了自己带来的教鞭,剩下的那支比较粗糙的教鞭没人吭声。经过调查,小朋友们都反映是冬冬带来的。可  相似文献   

16.
名著中的细节描写往往是独特而奇妙、新颖而深刻的。在小说鉴赏中 ,挖掘细节的点睛之笔 ,能进一步地认识作品的主题 ,深入地对人物性格进行审美。一个画龙点睛的细节 ,使人物性格富于生气 ,使情景描写添加光彩 ,令人难忘 ,让读者回味无穷。新颖独特的细节 ,虽然着墨不多 ,但是比千言万语的抽象叙述更能表现其深刻含义 ,使艺术感染力得到增强。《我的老师》中“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我用石板一迎 ,教鞭轻轻地敲在板边上”。作者把一个慈祥和蔼的女教师的形象放大在读者面前。“轻轻地敲”这一细节 ,既表现了蔡老师的个性 ,又包含了蔡老师爱…  相似文献   

17.
词语变换题是语言训练的一种常见题型。可同学们往往由于答不得法而言不达意,这里介绍一点方法,供同学们答题时参考。词语变换题有两种形式,一是换词,二是去词。先介绍换词题的解答。例:“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以我的老师》)句中“敲”能否换为“砸”?为什么?解答这类题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回答“能”或“不能”。第二步:区别两个词,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区别的标准。一般地是从词义的轻重、词语的范围和程度大小、词的感情(或语作)色彩、语气的强弱等方面考…  相似文献   

18.
<正>你会如何看待那些因为不具有社会情感能力,从而用“问题行为”来表达自己诉求的学生呢?刚接班时,我就听说小海总是“问题”百出:冲同学竖中指,将卫生纸沾满水扔到教室的天花板上,把标志筒从三楼扔到一楼……就像是在集体之外游离的个体。我不愿把这些行为看成问题,我相信在小海这些特殊行为的背后,一定有他的心理诉求。会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小学生中,普通存在着害怕作文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而目还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我对小学生作文心理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小学生作文心理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小学生作文时的心理困境 小学生在作文功的心理困填表面虽然不目相同,但对作文不减兴播是美其同的特成。我曾刘408学生激a调查,真中有208学生一挥作文就头疼,禹H7g师的指点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育108学生认为不写不得,因为不写完不成老师留的作业,警师要批评、家长要责骂,这实际上也尾不…  相似文献   

20.
郭宁 《家庭教育》2011,(4):34-35
男孩小杰的烦恼 对一个孩子来说,能否与同龄人正常交往,不仅仅是有没有人愿意跟他玩的问题。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交往能力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能否建立和保持与他人的和谐关系是衡量一个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某个孩子不能与同龄人正常交往,就会存在孤独、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若不及时消除,就会对其心理状况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