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学(2)讲授隋唐五代文学和宋辽金文学,重点在于唐代文学和宋代文学。为了方便大家的复习,我们把学习和复习的重点再明确一下。  相似文献   

2.
八八级《中国古代文学》本学期所讲授的内容是隋唐五代文学和宋辽金文学两部分。其中唐代文学和宋代文学是复习的重点。 在唐代文学中,作为第一类重点的是李白、杜甫、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韩柳古文运动。对于这几部分内容,要求同学必须全面认真复习。 李白一章,重点要掌握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李白诗歌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对以  相似文献   

3.
周怀宇在《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安徽隋唐时期历史发展的特点》一文中指出,安徽古代有三个重大发展时期,即两汉,隋唐及明清,这三个发展时期中,隋唐五代发展尤其显著。隋唐五代时期安徽社会发展的特征和动因,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其一,安徽区域经历的隋代统一战争、隋末农民战争、唐代反击安史叛乱这三次战争,改造了安徽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4.
隋唐五代的社会发展,可分为三期:1.隋到唐初,还是世族地主壟断政权;2.唐代中期,新兴的地主渗入政治舞台;3.晚唐到五代,世族地主沒落,封建社会向君主专制阶段过渡。这种轉变,商品經济的发展,是起了巨大作用的。隋唐五代文化的发展,也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隋到初唐,是总結南北成果,滌除旧污的时期;第二期,唐代中期,文化全面发展;第三期,晚唐五代,文化方面某些部門萎縮,某些部門則突飞猛进,为下一阶段的文化发展打下基础。本文为篇幅听限,不能詳細涉及社会經济背景,仅就文化发展总的面貌,加以闡述。 (一)隋到初唐,总結成果滌除舊污  相似文献   

5.
引言 2001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了我博士论文的两个附录《隋唐五代教育名人小传;附隋唐五代教科文大事记年》,此后,余时读史,又集得相关人物史料涉及四十八人。因原书按姓氏拼音排序,故补遗亦遵旧制。能为隋唐五代教育史、思想史、文化史等研究的同行提供一点可以共享的心得和资料,吾心快矣。  相似文献   

6.
荣新江著《中国中古史研究十论》,已于2005年11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收录了作者有关中外关系史、西域史、隋唐史与敦煌学等四个方面的论文和书评15篇。其中中外关系史方面的论文有《汉唐中西关系史———对新旧史料的一个概观》、《20世纪的唐代中西关系史研究》等;西域史方面的论文有《西域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隋唐史方面的论文有《关于隋唐长安研究的几点思考》、《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新问题与新探索》等,敦煌学方面的论文和书评有《敦煌文献:新材料与新问题》、《中国敦煌学研究与国际视野》、《〈上海图书馆藏敦煌…  相似文献   

7.
唐代诗文作家考辨六则尹占华近来为编纂《中华大典》的《隋唐五代文学分典》,多方搜集资料,因而发现了不少文学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特作一些小考证,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一、两施肩吾施肩吾,两《唐书》无传。《新唐书·艺文志三》“施肩吾《辨疑论》一卷”下注:“...  相似文献   

8.
隋唐五代文学 隋代的文学,实际上是齐梁诗风的延续,所以这一阶段最有成就的是唐代文学。 一、唐代文学的概况和成就: (一)诗歌:唐代是古代诗歌空前繁荣的时代。 1.唐诗的分期:为了研究的方便,一般把唐诗分为初唐(618—713年)、盛唐(713年—766年)、中唐(766—836年)和晚唐(836年—907年)四期。 2.据康熙年间所编《全唐诗》统计,这时期有诗人二千二百多,诗歌四万八千九百余首。  相似文献   

9.
宁可先生的隋唐五代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可先生的学术研究,从专题来说,主要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及敦煌学等;就断代而言,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代和隋唐五代,并延及宋代,乃至明和晚清(近承宁欣师姊相告,宁可先生正在撰写一部《六至十四世纪的中国社会生活》,则其断代研究已至宋元明)。宁可先生早年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史、农民战争史和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2000年3月,安阳发掘唐代墓室壁画。本文从占有的第一手资料对其中一组(3幅)花鸟画进行了研究。从具体艺术表现手法上分析,此壁画上承北齐,下启五代,是唐代绘画主流风格在中原地区特定文化背景中的特殊表现,为研究唐代花鸟画提供了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云仙杂记》是我国现存唐(宋)代众多笔记小说之一,其主要内容有一定文学价值,可称作一部丰富的文学描写辞典,为后世研究唐(宋)代文学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以令狐德芬、魏微为代表的初唐史家的学见解,表面看来,像是折衷调和,论其实质,则表现了对学发展规律的全面认识,较早、也较正确地为光辉灿烂的唐代学指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文学史上对唐太宗的评论有失公允。这里概括地论述唐太宗的文学思想 ,指出太宗主张文质并重 ,既重视文学的政教作用 ,又关注文学的艺术特点 ,主张“师古”、“劝诫”、“雅志”、“切直” ,倡导南方“清绮”与北方“贞刚”相融合的美学理想 ,对初唐文学产生积极的重要影响 ,应予以进一步的重视和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张说是唐诗由初入盛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诗人之一。一方面,他是初盛唐之际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以文坛领袖的远见卓识预示出盛唐诗歌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他身体力行,以诗歌创作实践沾溉、影响唐人,对盛唐诗歌有导夫先路的作用。同时,他延纳文学新人,对唐代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子昂思想体系复杂,融"道、墨、儒、纵横、阴阳"于一体,在唐前及唐初诗风绮艳浮靡的背景下对诗歌进行了革新,提出了"风骨"、"兴寄"的诗歌理论和"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对唐初诗风的变革及其后时期诗歌的健康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游仙题材在唐前沿着两条路径前行,经过秦汉的低伏,汉末魏晋的高涨,至东晋以后而渐趋边缘化.这既是文学现象,更是文化现象.游仙题材近千年的起伏及世俗化趋势跟我国思想史上理性精神的发展脉络有着某种对应关系.通过对游仙题材的历时性考查,再参照以理性精神在唐前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对各阶段作品的解析,可以理清这一文化现象的动因.  相似文献   

17.
以"唐诗宋词"代表"一代之文学",主要是元代以来边缘文人的观点,而正统文人多以"唐诗宋文"代表"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说只有限定于韵文系统内,文体自身历代纵向比较特别是与后代比较,才最具合理性.王国维、胡适以从西方引进的纯文学观念改造"唐诗宋词"说,使此说上升为现代主流学术观念,胡适更"误读"为"唐诗宋词"胜过同时代其他文体.事实上,"唐诗宋词"代表"一代之文学",是元代以后"追认"的,远离文学史原生态."唐诗宋词"并提,但不"等值",唐诗比宋词更有资格代表"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说对唐宋文学研究格局和撰写模式都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从特定的角度看,此说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不应当作"定论"接受.  相似文献   

18.
郡望指郡姓所出之地,兼具地缘、血缘属性,是构成家族门第的要素之一。唐世重门第,故俗重郡望,同时唐代亦崇文,尚郡望与尚文学的观念必然交互影响,彰显着唐代文学的士族化特征。重郡望观念对文学的影响不但体现在文本表达、文学思想等文学创作方面,也渗透到文人题名、文集编撰、文学集会、修谱立碑、干谒进文等各类文学活动中,在文人日常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唐代尽管出现过唐初重道、武后重佛、中唐儒佛对抗、晚唐排佛重道的此起彼伏的社会思潮,但三教在任何一个时期都并行存在、各自发展。唐代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包容性特征,直接促使唐人形成充满活力的艺术创造精神。这种艺术创造精神表现在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方面,则呈现出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喜人景象: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以韩愈为首的"文以载道"的古文运动和以白居易为首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新乐府运动,与初唐陈子昂高倡"汉魏风骨"、"风雅兴寄"的文学革新精神相呼应,共同构成了横贯全唐的现实主义诗学精神,有效发挥了"诗教"的社会功能;在道家文化的影响下,许多唐代士人在"兼济"无望的情况下,遂选择了"独善"的避世归隐之路,他们遁迹山林,神游云霞,其诗歌想象之丰富奇异,意象之瑰丽神妙,意境之凌虚飘渺,将浪漫主义的诗学精神推向了新的境界;在佛学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式的佛学——禅宗"即心即佛"、"无着无住"的随缘任运的思维形式与"当头棒喝"的"顿悟"意念,直接渗透到唐人诗歌的艺术中。  相似文献   

20.
越南汉语文学与中国汉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由中国传入的儒家思想、老庄哲学和佛教(尤其是禅宗),深刻地影响了越南文学创作者的思想与认知方式,而且,儒家和老庄的经典以及许多佛经,本身就是优美的文学作品,可以作为越南文学创作的蓝本。因此,在汉文化的浸润下,在越南汉语文学的作品中,找不到完全不受儒、佛、老庄思想影响的作品。当然,对于越南汉文小说影响最为直接的还是中国古代文学,相对说来,唐宋传奇和明清小说对越南汉文小说创作的影响较为明显,无论在内容取意,还是在体例技法乃至审美趣味上,都表现出与中国文学一脉相承的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