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红莉 《新闻世界》2008,(10):44-45
二十多年来,我国新闻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新闻研究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关于报纸副刊的研究却十分薄弱,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论著难得一见。这同我国当代报纸副刊丰富多彩、万紫干红的发展现状是非常不符的.学术研究远远落后于副刊实践。这里,笔者就报纸副刊的定位与走向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2.
2004年9月9日的《南方周末》刊登《纸上的风云:副刊时代的终结》,只是发出了对当代纸媒体传统副刊“没落了”(龙应台语)的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当代纸媒体副刊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精神炼狱:要么向大众化投降,要么在传统学精神高蹈中阵亡。与当代纸媒体的新闻版面强烈扩张相比,传统副刊版面被挤压到报纸的边缘,随时有可能被驱逐出境。面对这种困境,一些热爱副刊、对副刊抱着深厚感情的化人开始反思副刊地位,并从中寻找突围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李灿 《新闻知识》2001,(4):33-34
(一)仿如一夜之间,传统副刊的周围已衍生出一簇簇陌生的副刊种类来,呈现出摇曳多姿、生机勃发的态势。仔细阅读最近的一些报纸,便会发现有的报纸不仅新闻版办得十分出色,而且,副刊园地也万木峥嵘,蓬蓬勃勃。另有一些报纸则明显弱化了多少还有些掣肘的新闻版面的改革,而用尽全力于副刊上,针对这种做法笔者虽不敢苟同,但他们把副刊办得温温馨馨、多姿多彩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新闻版是“记者在说什么”的话,那么,副刊更多关注的是“读者在想什么,想要什么,想说什么”。因此,作为对变革时期读者需求的一种迎合或关怀,报纸…  相似文献   

4.
关于报纸副刊曾有一种说法:副刊不副。副刊由于其独具的内容特色,文图并茂,很为各阶层的读者喜爱,就受众而言,副刊的确“不副”。但长期以来,副刊的“不副”并没有在内容上发生质的变化,在信息传播上也没有发生量的延伸,也就是说,副刊的文化的新闻比重太轻,它一直生存在自己的“怪圈”里,因而显得那么纤弱,那么苍白。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报纸的一个特色,副刊的历史已逾百年。在媒介信息的爆炸式发展和中国报纸市场化运作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报纸副刊显现出五大发展态势:多元化、专版化、新闻化、本土化、互动化。只有把握住报纸副刊的发展走向,因势利导,才能使报纸副刊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内容上的升华与经营方式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精神家园,是我们曾经送给报纸副刊的美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副刊获得了更为广大的发展空间,编辑记者也有了更广大的用武之地;但是,如果听任低俗庸俗肆虐,萎靡之风迟早会吹垮这个传统的精神家园,这便是对社会的极端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7.
8.
我国近代中文报刊自19世纪初问世后,在1815年-1896年这八十年间,报纸上并没有副刊这一专版。1897年11月24日,上海《字林沪报》副刊日出一张的《消闲报》面世,副刊才第一次有了固定的刊名。自此之后,新闻、评论、副刊、广告这四个方面,组成了中国报纸的四大内容。副刊也就成了报纸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副刊是以刊登文艺作品为主的专版,新闻性和文艺性结合是副刊的一般要求。在过去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鲁迅一生利用报纸副刊进行政治和文化上反封建的斗争,在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于我们今天的报纸仍有启迪和借鉴作用。1921年12月,北京《晨报》将第7版发展成四开的半独立的《晨报副镌》。这时北方思想文化战线上的形势相当严峻。胡适进一步向右转,创办《努力周报》,宣传“好政府主义”,并附出《读书杂志》,号召“大家少说点空话,多读点好书”,公开提倡“整理国故”;学衡派的吴宓等在南京创办《学衡》杂志,宣传复古主义,提倡  相似文献   

10.
马丽 《新闻爱好者》2007,(12):38-38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闻引客,副刊留客。"报纸副刊的"留客",不仅仅体现在版面形式上的新潮时尚,也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应景文章,而是  相似文献   

11.
张恨水先生系安徽省潜山县岭头乡人,他是一位誉满中外的高产作家,又是主编报纸副刊的高手。他自1919年步入新闻界,在长达30年的新闻生涯中,先后主编过《皖江日报》副刊、《世界晚报》副刊、《世界日报》副刊以及北平《新民报》副刊等。张恨水主编报纸副刊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12.
李涛 《新闻知识》2002,(8):33-34
副刊是一张综合性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报纸上许多软调子新闻,各类趣味性、知识性的文章,都可以归结为副刊的范围。本文所指的副刊,是专指报纸的文艺副刊,即最具副刊特色的一个版块。  相似文献   

13.
话说报纸副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关元 《新闻记者》2003,(10):33-33
时下,人们对报纸的副刊缺乏孜孜以求刻意经营的精神。尤其是文史副刊,经营乏术,日趋衰落。然而回顾上世纪三十年代,我们一些左翼作家和老报人却深知个中三昧,是十分重视副刊潜在的人文熏陶作用的。 据悉,一些业外人士爱读行业报,甚至长期自费订阅,就因其副刊办得好,人们爱看它的副刊。因为副刊比正刊轻松活泼、有趣味性、可读性强,起着“味  相似文献   

14.
15.
曾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之一的袁鹰同志,最近回忆说:“胡乔木同志对报纸副刊似乎有特殊的感情和兴趣。” 在五六十年代,胡乔木为办好《人民日报》的副刊,的确付出了不少的心血。他经常通过电话、写信和亲自到文艺部座谈等方式,为副刊出主意,定题目,找作者,有时候还要亲自动手修改文稿。袁鹰说:“乔木同志对副刊工作的指导,常常贯彻于一篇文稿的始终,有时候比分工主管副刊的副总编辑还要细致具体的多。”  相似文献   

16.
立足“地方品牌”拓展地缘优势 正是由于公众对于信息的撷取和悦纳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因而,当各传媒以铺天盖地之势进人生活领域之际,地方性报纸立足于地缘优势,进一步采取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受众的姿态来争取读者,便是面对当前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以获取不败之地的首选方  相似文献   

17.
18.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报业发生了一个很大的飞跃。这不仅表现为报纸的信息量剧增,各报竞相扩版,报纸变得越来越厚,而且,作为报纸重要组成部分的副刊,也脱胎换骨,从传统的纯文艺性副刊模式中挣脱出来,蜕变成涵盖面很广的综合性副刊。到90年代中期,综合性副刊继尔裂变为版块式周刊,使得副刊的涵盖面更广更细。副刊的容量从来没有这样巨大,  相似文献   

19.
王超群 《青年记者》2008,(15):43-44
早在2004年,<南方周末>就发表了<纸上的风云:副刊时代的终结>一文,其中引用龙应台的话:"台湾报纸的副刊一个接一个消失……大陆的副刊在转型经济中面临同样的问题.关心副刊的文化人面有忧色:副刊没落了."副刊没落了!一语惊醒梦中人,中国新闻界开始了忧虑、反思和探索,副刊该怎样突破生存瓶颈,重获新生?笔者试从经济学与文学的双重视角,透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广义的范围来讲,当今的副刊正处于一个非常活跃的时期。之所以说广义,是副刊从过去单纯的艺副刊已经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家族,从周末版、社会纪实、大特写,到各种服务类知识类的专刊、金页,副刊在新闻纸上已占据了很大的地盘。而副刊在近十年来的这种高速发展,虽然声势浩大,战果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